※ 引述《AhGai (我有收钱我没放水)》之铭言:
: FB卦点说明:(正体中文 20 个字)
: 见闻广大的中坜记者
: 罕见的分享了一篇三年多前的今周刊文
: 来表达对于台湾年轻人的担忧
: (真的觉得很怪...对于这类记者
: 这种文 怎么可能现在才第一次看...
: 现在才大有感触的分享心得 真的觉得怪怪的)
: FB连结:
: https://tinyurl.com/k5h58wo
: FB内容:
: 现在这种时刻,在台湾分享这种文章,大概只会有两种下场:
: 1、被骂翻。
: 2、什么废文?
: 但我看了文章,心有所感。
: 这个陈老师,出生于台南,热爱着台湾。台湾已经明显落后了,能不着急?
: 暐瀚 2017-4-16 de 台北
: 暐瀚分享的今周文
: 放狗出来,台湾年轻人也会跳墙
: 放狗出来,台湾年轻人也会跳墙
: 放狗出来,台湾年轻人也会跳墙
: 放狗出来,台湾年轻人也会跳墙
: 撰文 / 施禔盈;出处 / 今周刊872期 (2013/09/05)
: 关键字: 投资, 经济, 金融, 银行, 竞争, 赚钱, 职场, 872期, 872, 封面故事
: 两岸年轻人的竞争力到底差多大?北京清华大学20年来极少数被评价特优的师长陈嫦芬,
: 目前在两岸最高学府教书,对于两边实力有第一手观察,她深深忧虑:台湾人才的培育已
: 经来不及了。
: 陈嫦芬,曾任元大金控执行长暨总经理、瑞士银行投资银行集团亚太区副董事长暨台湾区
: 总裁、荷兰荷兴霸菱证券集团亚太区董事……。国际金融圈的扎实训练及投资银行的完整
: 资历,让她受邀至对岸一流学府北京清华大学任教。
: 陈嫦芬在北京清华经济管理学院MBA开设“职场素养与领导力”课程,两年的讲授,她
: 成为清华二十年来极少数被评价特优的师长。卓越成绩在中国快速传播,“北京清大的陈
: 老师”名声愈来愈响亮;然而,她其实比较想当“台大的陈老师”,于是向台大财金系毛
: 遂自荐,返母校台大教书;现阶段在两岸最高学府同时任教,站在第一线接触两岸顶尖年
: 轻人,她有哪些深刻体会?
: 面对台大的学生,我满心着急;面对北京清大的学生,我则有一种“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 的满足。两样情,有点悲哀。我是台南清贫家庭出身的孩子,道道地地的台湾人,何尝不
: 希望这样的感受能够倒转过来?但我还是要很坦白地说,台湾已被边缘化,人才的培育来
: 不及了。
让我想起过去八年那些教授的理论
中国大学生都是各地方的菁英
所以程度比台湾大学生强势一定的
我也不反对这套说法
可是
台湾的一个副教授
在中国却可以是
清华二十年来极少数被评价特优的师长
这逻辑性???????????????????
: 在清华,我曾在课堂上发问,“没有当过状元的人请站起来。”结果,只有不到二○%的
: 学生起立,村的也好、乡的也罢!几乎人人都当过状元,说是万中选一不为过,当然拔尖
: 优秀。而他们的优秀不仅表现在课业上,好学、进取的态度更让人折服。
: 只提一次笔记本规格 陆生下堂课已全部更换
: 有一次,我和同学分享在国际投资银行工作的实况,提到我们习惯使用的笔记本规格,以
: 及怎么做笔记。没想到,第二堂课再见到这群学生,他们所使用的笔记本,几乎全部已更
: 换成国际投行会使用的标准规格。
最优秀的人自己有自己的笔记方式
会一个副教授说就"全部"改掉
是全部都智障吧
都没有设计出自己最好的学习方式
: 所有的事情讲一次、纠正一次,他们极少错第二次。一再的验证下,我发现陆生有个特色
: ,那就是只要他们认同你讲的原理,那么明天大家都会“自发”去做对的事情。
: 至于他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那更是没话说,爱问、会问,重点是他们能精准地问,
: 各个口条清晰,能言善道。我也观察到,他们在课堂上的提问,课前就记录在笔记本上,
: 并不是临时起意。当然,上课没人缺席、没人迟到,就连下了课都精采万分,每次四小时
: 的课堂结束后,我都还要被同学团团围住,黏着问问题,根本没人想放过老师。
理论上菁英应该自己看就知道答案
而且就算有问题也马上会去找答案
不会把问题留着第二天才解决
更不可能前一天就把问题想好
会去问老师应该是上课解释的跟自己想的有所矛盾
或是老师有提到更高明的见解
: 经常上演的还有,我与这群年轻人不过是吃吃饭、闲聊天,但回去后我马上收到email,
: 信上同学告诉我,从今天的谈话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再清楚列示数个重点,还缺什么,打
: 算看完几本书且列出书单,再与我相约一个月后碰面报告。
: 所以我才说,在清华教书,是当老师最高的喜悦。只是,面对他们的渴望、积极、进取,
: 回过头来看台湾年轻人的“不贪心”、浸淫在“小确幸”的状态中,我的焦虑感因此愈来
: 愈深。
: 台生软件团队赚到钱就好 不打算变谷歌
: 最近我就碰到一个“无言”的状况,某机构请我担任几位年轻人的顾问,他们所设计的软
: 体被国外公司相中,在决定卖与不卖间,我提出建议,希望他们以此做根基,先想办法寻
: 求培训,把公司体质强化,再把公司推上国际舞台。
: 没想到,这些年轻人告诉我:“这样做已经赚很多了,我们‘不贪心’、我们并没有打算
: 变成Google(谷歌)……。”最后,他们决定用数百万元把公司卖掉。我不禁感叹:台湾
: 的年轻人,目光如芝麻吗?
: 再举个例,今天如果一个台湾大学生在脸书上写到:“我被陈老师骂。”接下来的二十则
: 留言会是什么?“我也有被她骂过、你最棒了、你不要难受啦、没关系……”请问,这些
: “温暖”的留言,能引领你检讨的动能吗?能重建你追求卓越的精神吗?
: 面对两岸的消长,尤其是我在大陆清华教书的冲击,有一阵子我常问自己:“陈嫦芬,妳
: 在搞什么?妳究竟是中国还是台湾的老师?”只是“着急”终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一股
: 强烈的动力把我拉回台湾教书,这是我在台大财金系开课的主因,是一种强烈的“急迫感
: ”。开课前,我举办了一场说明会,告诉学生,我在北京碰到了什么,如果你要玩真的才
: 来,否则别来。
: 其实台湾顶尖的年轻人服气你了,表现还是令人欣慰;班上五十位学生,整学期下来缺席
: 率是“零”,只有两个学生曾经迟到。
: 谁说,台湾的学生只想在大学玩四年?寒假期间,这群学生整天都跟着我,过年也不回家
: ,他们有很大的渴望变成更好、更棒的人。过程中,虽然我很少肯定他们,但学期结束后
: ,我告诉他们,“你们很接近达到我要的标准。”于是我发现,台湾的学生绝对有潜力,
: 说得白一点,只要你放狗出来,他们还是会想办法跳墙。
: 那么,问题出在哪?我曾经问清华的学生:父母对你们最大的期望是什么?大概七成人的
: 答案不脱:“为广大的人民服务、在你的领域里做一个拔尖的人、赚钱要回馈家乡。”同
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 样的问题问台大学生,得到的却是:“快快乐乐、平平安安就好,幸福过一生,做自己喜
: 欢的事。”
比尔盖兹 巴菲特不是这样?
: 台湾的爸妈有错吗?没有,但这些是我现在这个年纪在追求的事情。我常问年轻人,如果
: 把人生拉成一条二十五到六十五岁的线,然后要把“追求卓越”这道课题放进去,你认为
: 应该摆在哪个阶段呢?我想答案呼之欲出。
: 虽然台湾的年轻人有潜力,我仍要公开讲,北京清华学生平均而言,比台大学生优秀;我
同第一段中国学生比台湾优秀
教授呢??
: 不怕有人骂我,只想陈述一个事实。
: 清华交换学生 让台大人输惨惨
: 当清华学生围着我说:“老师,这是我系统化的学习,我开出的书单,您有何建议?”“
: 老师,您认为我论述的能力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之处?”“老师,请您点评我独立思考
: 的深度。”台大的学生,则是对于和朋友分享哪家餐厅不错、哪边好玩的讯息,有更浓厚
: 的兴趣。我还是要强调,这没有对错,只是时间点错置了。
: 再讲到达标的企图心,台湾人会图一个相对舒服的方法去做到,问题是,追求卓越不可能
: 会舒服。程度有别,竞争力立见高下。
这段纯嘴砲不太想嘴砲回去
: 说个小故事,我在台大原本只收五十位学生,但有一位来自北京清华大学的交换生,因为
: 错过我在清华的课程,因此要求加入,他是典型的成就动机很强、求知若渴的清大人。他
: 在台湾时,台大这群学生,没人讨论他;他离开后,大家面面相觑。是的,大家都有一个
: 相同的感觉,我们,输尬ㄊㄧㄢㄊㄧㄢ(台语,输很惨)!
哪个科系哪个学生
说出来让大家知道一下
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五十位台大生
还是那堂课的出来自首
: 所以,我想对全台湾的父母与师长呐喊:父母要“教”、要“育”,才是“爱”。为师者
: ,在“授业”之外,多投入心力,实践“传道”与“解惑”的天职,才不辜负为师之道。
所以贾伯斯比尔盖兹是被教出来的?
: 陈嫦芬
: 现职:新竹清大科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清大经济管理学院特聘主讲教师、台大管理学
: 院财金系实务讲师
: 学历:美国史丹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访问学者、台湾大学法律学士
: 狼性啊~
整段看下来我只看到一个公式化的说词
30年前的台湾小学生
常常有些督学会说
xx学校的学生
各个有礼貌
知书达理
认真读书
见到师长会问好
上课会认真发问的场景
你们这里....以下同此篇...
作者: maboa (我没有暱称) 2017-04-17 09:47:00
在外商多年,当你做笔记资料都跟别人标准化的时候,就是你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