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教化判免死 “在监嘴脸毫无悔意”
2017-03-23
〔记者蔡彰盛、王俊忠、王捷/综合报导〕许多广受瞩目的社会重大命案,常因法官认定
被告“有教化可能”,就判决免死,备受人民诟病;针对所谓“教化”,新竹监狱副典狱
长郑秉先昨沉痛指出,很多杀人犯几乎都是“装出来的”,得知逃过一死后,在监狱仍是
那张嘴脸,毫无悔意,对社会或是对被害人家属来说,根本就是二度伤害。
竹监狱副典狱长:法院的标准不具公信力
郑秉先昨以他多年狱政经验观察,杀人犯抄经书、信教,然后告诉法官自己已经洗心革面
,实在太抽象,这种人的演技超好,一旦谈到赔偿被害人家属,就一定推托。
他建议,法官应以被告是否积极寻求被害人家属的原谅,来代替“有无教化可能”做为量
刑标准。他说,很多被害人家属的心情始终无法平复,是因许多杀人犯连一句道歉都没有
,更没有赔偿。
郑秉先说,法官对杀人犯的量刑,会依犯罪情节是否重大、有无教化可能,但其认定很主
观,杀人犯有无教化可能?也不是很有公信力,连第一线的狱政人员,都不敢说受刑人出
狱后“是否已经教化”,法官凭什么说他们“可以教化”?
他认为,很多原本被判无期徒刑的杀人犯,经过二审认为“有教化可能”,就获改判有期
徒刑,但很多被告几乎都是“装出来的”,他们逃过一死后,在监狱仍是那副嘴脸,完全
毫无悔意,这对社会或对被害人家属都是二度伤害。
受害家属、社会被二度伤害
郑秉先说,台湾并未废死,但枪决的死刑犯很少,“用一个不确定的东西(指是否可教化
)来判生或死,一点都不具公信力!”
判死不枪决 死囚也煎熬
郑秉先认为,等待执行死刑的受刑人,在监狱里的每一天都是煎熬,对狱方更是负担,有
的死刑犯认为,“反正要死了,何必遵守规定!”在狱中不甩管教,成为负面教材。
反废死后援会全国总召陈正育昨晚呼应“郑秉先说得好!”第一线最接近死刑犯的就是监
狱的管理员,如今连副典狱长都点破,那些被告的悔过态度是“装出来的”,台湾这群高
官、法官是否应该亲自接触一下死刑犯?才能有真正认识。
台南汤姆熊杀童案中,被害人的姑姑方珮绮认为,郑秉先说得很好,她认为曾文钦就是装
病才逃过死刑,很多犯人是为了逃过死刑才装病,有正义感的法官越来越少,法官“怕热
就不要进厨房”,建议法务部做近5年的民调,看看人民对判决的信任度,让法官走出象
牙塔,重拾正义感。
自由时报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1088194
判死刑后因可教化改判无期(有期)徒刑后假释,几乎是现在重大案件的标准SOP。
连酒驾四次的垃圾都可以酒驾第五次被抓,愤怒到不知该如何评论,对台湾的司
法已经失望透顶。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