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创业门槛低,创业者水准不高外。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台湾消费者水准与需求和特性
(还有产业结构)
小气计较
不多元
跟风
以及鉴赏新东西的能力低。
新闻讲食物创业比例多少
也不看看台湾人花在食物上的比例多少。
买张3,400块的cd舍不得,
250吃个简餐也没在怕。
珍奶+鸡排一百多也没嫌贵。
吃的东西有人性本能欲望加持
会驱动人购买,也能评断是否好吃。
(话说台湾的味觉鉴赏力也不高,
重调味料>>食材与烹饪法)
食物之外,吃之外
大部分其他兴趣不多,不广泛
也不一定愿意花钱在上面。
并且
1,看重国外品牌,跟风
不论是衣服物件文化书电影。
人家衣服上有roots,有超级跩,有优衣裤
你想创业做自己品牌的衣服卖赢,难度很大。
(韩国衣服自有小牌就很多,还出口)
挂台湾牌人家第一就先要求你便宜。
挂外国的东西,连个烂特展都潮
2,喜欢便宜的东西,
自创东西品质好,用料好,创意好。
价钱不好,也很难卖。
如果又是非名牌的,啧啧
3,认为服务不用钱不用成本
所以假如今天年轻人想开纯服务类型的,
设计的,写app,文案,优化,创意,整合
也不一定好做。
人人心中都有惯老板
不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
当然会有人说台湾本土自创的东西很差,
我觉得不用这么武断
有的是差,有的是好但是做不大。
写的有点乱,都是自己个人意见
除了吃之外,最适合年轻人创业的恐怕就是
贸易(拿别人东西来卖赚差价)
类诈骗(用知识差,把不好的便宜货高价卖给不懂的人)
性方面(另一个欲望需求)
当然另外也牵扯到台湾产业结构的问题。
产业炼断裂,创业者很多只能单打独斗,靠自己生存)
举一个例子做总结
假如台湾两个艺术系的学生
设计出极度干燥这样的衣服,会大卖吗?
为什么?
例如台湾一些很有水准的乐团,像是后摇好了(比较没语言问题)
为何无法行销到更大市场?
补充一下
我举个创业的例子好了
国外有个年轻人跟传统衣服工厂合作
在网络上让大家自己投稿衣服图案设计
然后民众投票选喜欢的作品,
选中的就生产,设计者也有利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