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从来就不是血汗工厂, 而是控股公司
常看乡民说血汗, 其实是外行
简单说, 是利用购料与交货之间 payment term的时间差, 取得资金部位
举例花了100亿购买原料, 却只卖 103亿, 看似毛利 3%
但购料是六个月后付款, 交货却是三个月收款
于是就有 100亿现金停泊在手上
此时再去找技术可以, 但业绩不好的公司, 进行并购
并购后, 再把手上的购料需求订单灌进去, 被并购的公司业绩成长, 股票就上涨
过程间就有套利空间, 如此循环下去...
但值得观察的就是什么样的公司, 需要在短时间内大举并购大型公司?
其背后可能潜在的问题是终端需求动能衰减
导致成长不在, 需要靠并购增加金流与自己动手创造终端需求
这些财报都看得到, 会看的就会看
没问题就没问题, 有隐忧就要小心
※ 引述《catwalk456 (巴黎草莓)》之铭言:
: 郭董又要出手了!
: 他今天表示,他“很有诚意”要买东芝。
: 然后夏普预计明年就可以重新回到东京股市主板了。
: 第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