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又惹议】发新闻稿推责任 Uber声明全遭打脸
2017/02/04 镜周刊
被交通部重罚三亿元,Uber宣布将暂停车辆分享服务,一副要退出台湾市场的姿态。本该
跟政府好好沟通的Uber,不但不沟通,竟然再次大动作发出官方回应,态度强硬地撇清“
纳管、纳保、纳税”的责任,反而把责任归诸于台湾政府没有制订相关法规,才导致Uber
无法遵从。不少网友以为Uber是要退出台湾,但其实只是暂停车辆分享服务,违法的Uber
Eats还在继续营业。
面对交通部要求Uber“纳管、纳保、纳税”的合法落地原则,Uber于2月3日再次发出官方
回应,强硬反击,并归诸于政府没有拟订相关法规,导致Uber无法可循。
“我们不是一家出租车公司,所以要我们登记为出租车公司是很荒谬的。”针对“纳管”
的问题,Uber辩称,它是一家运用手机上的App,媒合愿意分享车辆的驾驶和有交通需求
的乘客。
Uber表示,“如果先把Uber定位在出租车业,并强行要求套用符合该业者的所有规范,并
且没有任何弹性松绑空间。这就像是喝汤硬是要用筷子一样,这行不通的。”
然而,Uber虽然登记为资讯业,却行运输业之实,招揽无营业登记的自用小客车以兼差方
式营运,已违反公路法。Uber司机依行车时间、行车距离收费,本质上和出租车并无不同
,而且Uber司机所获总车资要缴20%费用给Uber,因此Uber早已逾越了单纯的资讯服务业
范畴。一位学者就批评,交通部曾经开了很多路给Uber走,但Uber都坚持不要。就连Uber
亚太区总经理来台,被问到Uber为何一定要坚持立新法?立的新法就一定比原来台湾的法
令好吗?他也丝毫说不出所以然。“相对于许多想来台落地给台湾政府管的中国OTT业者
,看到蔡政府对Uber的态度都羡慕死了。”该学者说。
主管机关交通部也反批,Uber如果不要申请为出租车业,也可登记为出租车服务业,因Ub
er而产生的交通运输行为是事实,尤其涉及消费者权益,纳管是必然,交通部筷子和汤匙
都有给,请Uber多加善用。
至于“纳保”问题,Uber表示,“每一趟在Uber平台上媒合的搭乘服务,都会受到保障”
,并且已找了在地保险伙伴制定了额外的保障。不过,Uber却推托,要等待台湾政府愿意
为车辆分享营运模式制定合宜的法规规范,他们的保险合作伙伴富邦产险需要政府放行才
可开始承保。
金融业人士指出,Uber不见得一定要在台湾买保险,如果有诚意要解决纳保问题,可以先
在国外购买相关保险、让台湾用户得到保障,就像旅客出国前购买的意外险,在国外同样
可以得到保障。
关于最大的争议,也就是“纳税”问题,Uber自言,“从4年前我们在台湾落地开始,我
们就超明白,我们要缴纳所有适用于Uber车辆分享营运模式的税。”甚至自诩为“协助推
动跨境电商税法案之一的公司”,却因台湾还没有相关的税法,以致Uber无从缴税。
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副教授叶家兴指出,一般出租车定价考虑到登记、维修、驾驶人和车
辆保险、以及税收等费用,然而,Uber却完全不需考虑这些营业费用和税赋。叶家兴认为
,在分享经济脱颖而出、引领不少理念突破的Uber,如今已像是成年人一样,应该有成年
人的规范与责任,不能再以“科技公司”、“资讯平台”的借口卸责。
然而,从Uber洋洋洒洒近千字的官方回应,除了把责任归诸于政府未有制订相关法规、并
向总统蔡英文喊话之外,却始终未见解决“纳管、纳保、纳税”等合法落地的具体做法。
另外,Uber透过强硬声明反击政府,让不少网友以为Uber退出台湾市场,但实际上,他只
是暂停车辆分享服务而己,违法的UberEats却还在继续营业,也让不少业内人士嘲笑,Ub
er整篇新闻稿不但没帮上忙,反而被更多人看穿只会唬烂与卸责的手脚。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0204fin001/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