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samia (samia)
2017-01-21 13:04:26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91321/
上下游
义无反顾撩落去 青农夫妇磨专业 最怕缺工没未来
by 上下游记者郭琇真
2017 年 01 月 17 日 in 种好田
农业风险大,得与天搏斗,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却能让一对没钱、没地、也没经验的“
啥拢呒(三无)”青农夫妇—吴睿娟、杨忠锦—义无反顾地撩落去,农业究竟有什么魅力
?直爽的他们说:“我们相信农业若好好经营是可以赚钱、传承下去的。”但缺工也让这
对青农夫妇对未来不敢乐观,杨忠锦说,缺工状况再严重下去,变相限缩农民只能经营小
规模餬口,不敢放受增加面积,不只是个人的损失,也将换来产业的萎靡。
“务农是要赚钱的” 两人看农业很务实
吴睿娟和杨忠锦两人都不是出自农家,但所学和农业相关,吴睿娟先是念嘉义大学园艺学
系,后继续深造在台大园艺所念了两年,杨忠锦则毕业自东海大学畜产系,随后跑去卖鞋
材、当了4年业务。
吴睿娟在研究所时期便一心想务农,“当时做实验曾和一位种百合花的农民接触,发现他
的大型农机、冷藏设备都自己买,不靠政府补助,很脚踏实地在经营农业,还赚了不少钱
,这个态度因此影响到我。”
吴睿娟和杨忠锦看待农业的角度很务实,“我觉得台湾的农业被过度包装了,许多人只看
成功的故事行销就下来运作,例如种小番茄一分地可赚一百万,却没看到背后的隐藏成本
,像农民自己的工钱、温网室折旧摊提费等都没有算入,许多人不懂就贸然投入,容易碰
的一鼻子灰。”
四年前,两人真正投入设施农业前,吴睿娟曾随着杨忠锦一家卖水果卖了四年。彼时,他
们白天在云林县的元长市场、黄昏时到马光市场卖水果,杨忠锦说,宅配逐渐兴起,自产
自销的农民越来越多,那些年来他到行口批货发现,有时有钱也批不到好货,因此觉得投
入农业,以自产自销为目标或许是可行的。
洋桔梗成本高、小番茄缺工 两人创业遇瓶颈
有了对产业的基础认知后,这对“啥拢呒”的青农夫妇,决定盖温室种花卉和水果,来降
低天气风险,在几乎没有资金的状态下,杨忠锦的母亲赌上了自己的房子,作为申请银行
贷款的担保品,前后共借了550万元,用来购买土地、兴建温室。
吴睿娟和杨忠锦的馥郁温室蔬果屋座落在云林县元长乡的洋桔梗专区,务农头一年,两人
因此决定种洋桔梗为主、玉女小番茄为辅,3.8分的温室面积,有3分地是种洋桔梗、0.7
分地种小番茄。
种了一年,两人发现洋桔梗的成本很高,光种苗钱一分地将近10万元,在栽培过程完全无
耗损的前提下,约占收入的1/4,杨忠锦说,“我们计算过现有3分地的收入只能勉强打平
生活,但无法偿还贷款,若想赚钱,至少得种到6、7分地才有可能,但我们初期根本没有
资金,盖这么多的温室。”
于此同时,另外一栋0.7分地的小番茄温室碰上缺工的问题。吴睿娟说,小番茄很费工,
无论整枝、采果、分级、包装等都很需要人力帮忙,但工人难找,尤其采小番茄是需要技
术的,以一个无经验者来说,常常得训练一个月才能上手,因此如何在缺工时间找到适合
的人,非常重要。
杨忠锦解释,采果困难在于每个人的辨色能力不同,就像每个人对糖度的认知有差异一样
,同样要求采红色番茄,上来的颜色会有渐层差异,光这点训练就得花很多时间。
此外,为了在现有的面积下追求最大收益,两人温室小番茄的整枝模式是“打斜”的,和
一般小番茄直接“夹直”、摘去顶芽的状况不同,杨忠锦说,打斜的小番茄,整季下来枝
干可长达7公尺,以他的速度,花费的时间约是夹直的6、7倍,非常耗工。
面对这些窘境,杨忠锦和吴睿娟挣扎了两年,透过不断进修,去年开始试种省工但需有高
栽培技术的阿露斯网纹洋香瓜,本就有栽培理论基础的吴睿娟,不断向改良场请益,第二
季就把洋香瓜的育成率从3成拉至8成,随着技术提升,今年两人大幅缩减洋桔梗面积,温
室转型以玉女小番茄为主、阿露斯洋香瓜为辅。
找呒工 农民垫高薪水互抢工
熬了三年,两人本该为终于寻找到最适栽培模式感到开心,但日前农委会公布缺工解决方
案,试图用农事服务团、外役监、假日农夫等解决缺工问题,遭来不少农民痛批,而两人
更在《上下游》撰文抨击,获得不少回响。
吴睿娟表示,这几年农村越来越难找工人,好的劳工,雇主大多不愿放人,因此前来应征
者有不少是再轻松的工作都嫌累,很难要求工作品质,为了找寻合适人选,许多农民就得
垫高薪水、甚至提供住宿来“抢其他农场的工人”。
目前馥郁温室蔬果屋共雇请两个全职采果工、两个兼职人员,全职薪水一个月有3万,兼
职因经验差异,时薪在126至150元不等,再加上租房子供工人住宿等开销,杨忠锦坦言,
压力很大,如果未来农工越来越难找,他们就很难再扩大面积,做一个有经济规模的农民
。
吴睿娟表示,农村缺工如此严重,很难想像为何政府还不愿开放外劳,为农业的发展解套
,“现在的状况很像在打大魔王,我们已经陆续打倒种花难赚钱、转作瓜果的技术提升等
问题,却在缺工这块被卡住,而那个魔王就是国家。”
“其实如果只为了餬口,现有的面积和模式足够让我们生存。”杨忠锦说,但农业不该仅
是如此,农业是个可经营的产业,专业的农民可透过年年赚取的利润,投资更多的设备与
人力,让自己的事业能走下、甚至可以传承给后代,“我们认为这是对一个行业的尊重,
”但现况却不是,台湾的农业政策长期仰赖补贴支撑,是被弱化的。
青农:缺工不解决 农业会萎靡
吴睿娟说,在这过程中,许多农民有能力透过技术和品质提升利润,却迟迟无法扩大面积
,就是因为卡在缺工;杨忠锦说,缺工状况再严重下去,变相限缩农民只能经营小规模,
再加上这些年政府不断鼓励青年返乡务农,却没有努力扩展外销市场,如此一来,除非返
乡者有能力自产自销,否则当生产端量过多,又只能卖到批发市场时,小番茄就会开始像
高丽菜、火龙果等品项一样,出现崩盘的状况,价格卖不好,或任由供需或天灾决定时,
“未来要以全职务农来生活就会很困难。”
吴睿娟表示,许多人认为开放农业外劳,农民会不断扩大经营面积,导致生产过剩价格崩
盘,但农业是商业行为,有人因赚钱投入、因亏本离开很正常。
她提醒,政府应多信任具有专业知识的新农民以及改良场等一线从业人员,台湾有许多具
备外销潜力农产品,像凤梨释迦等,却因缺工导致农民不敢放手增加面积、贸易商不愿轻
易投入,政府能做的是帮农产品以国与国的对话打开通路,尤其是检疫方面的沟通,而不
是一直限制产业自然发展,限制到最后,只会换来产业的萎靡。
by 上下游记者郭琇真
喜爱土地与底层人民散发出来的纯朴与踏实,时时提醒自己放下对于一事物或人物的成见
,做一个能倾听、找寻沟通契机,让对话成为可能的记者。
作者: taimu (?) 2017-01-21 13:05:00
只要工钱涨...绝对不用怕缺工
作者: wowpoqwow (克贝尔) 2017-01-21 13:14:00
台湾救星 外劳
台湾现在农业很多都只能打平 整体收入比22K还少民众想要便宜农产品,政府又带头打压农作物价格
作者:
NTULioner (LionsHeart)
2017-01-21 13:28:00打平xdd 说笑话
人事成本涨,价格就会涨,请政府放手让价格涨连澳洲政府本来要对打工族抽重税都喊卡了缺工价格又不能上涨的话,结果就是减产,绝对不是加薪
作者:
pooznn (我~~~是来被打脸滴!!!)
2017-01-21 13:38:00找小英要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