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电磁引擎 陆抢先美上太空
大陆太空科技一飞冲天,11月3日20时43分,火箭长征五号从文昌航天
发射场点火升空。
违背物理定律的“电磁引擎”原先被全球物理界认为“不可能”,但自美
国NASA2014年承认已完成实验后,物理界正视其存在的可能,大陆则在日前透
露,已制造出样机并送上太空,于天宫二号太空站试验中。此新闻震惊国际,
人类航太科技推进一大步。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导,在美国NASA鹰工厂实验室2014年发表论文,
证明已成功开发出电磁驱动引擎(EmDrive)技术后,这种革命性的无燃料引擎
技术再次引发争议。如果这种不符合物理学常识的概念成为现实,可让航空器的
速度加快又不担心燃料问题,甚至可能达到超光速,这违反所有的物理定律,也
违反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定理。
违反牛顿第三定律
根据电磁驱动理论,电磁引擎核心零件只是一个特殊形状的微波共振腔体
,里面不断运动的微波给太空船提供推力,用太阳能就足以提供电力维持微波
的运动。若能成功,人类可在4个小时抵达月球、10周内到达火星。
发想电磁引擎的罗杰.萧耶称其为“没有排气装置的火箭引擎”。违反的
是牛顿第三定律:“当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施加于对方的力,其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力势必成双结对出现,一道称为‘作用力’,另一道力则称为
‘反作用力’。”
2010年,大陆西北大学教授杨涓开始研究电磁引擎。2013年,她的团队
率先制作出EmDrive原型机,公布测试结果:2.5千瓦的电量产生720毫牛
(约72克)的推进力。
2013年8月,NASA专门研究推进装置的鹰工厂(Eagleworks),在詹森
太空中心对两台实验机进行8天实验,2014年6月发表实验结果,在28瓦的电力
的刺激下,产生了30至50微牛(1毫牛=1000微牛)的推力。
2015年7月,德国德勒斯登工业大学教授马丁在一场论坛展示对电磁引擎
更加精密的实验结果,证明确能产生推进力。
《国际财经日报》英国版报导,今年12月在北京的一场记者会上,中国空
间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证实,从2010年起一直在资助这项技术的研究,并已
研制出一台设备,“正在近地轨道上进行测试”。这是电磁引擎首度被送上太
空。
登上天宫二号测试
匿名消息人士告诉《国际财经日报》,电磁驱动引擎测试正在天宫二号上
进行。天宫二号是今年9月才升空的大陆第二个空间实验站,携带甚多的实验设备。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总设计师李峰在记者会上表示:“这
项技术目前处在原理论证阶段的后期,目标是使该技术能够尽快地用于卫星工
程。尽管做到这一点很困难,但是我们有信心取得成功。”
电磁引擎
英国发明家罗杰.萧耶在2000年提出“电磁推进装置”想法。利用太阳能
在密闭空间制造出多重微波,通过微波的来回移动产生推力。理论上除非故障
或磨损,这样的装置无需火箭燃料而能够永远保持运转。
不过,这种设想违背了牛顿定律的“动量守恒”原理,当时被视为“不可
能的引擎”,只是理论上或可行而已。
然而,美国NASA在2014年表示,相信这个设想可行,也正在实验中。德国
德勒斯登工学院教授马丁.塔杰马尔也有相关实验证实,这能产生推力,只是
尚很微弱。
按照罗杰.萧耶的设想,这种装置能产生比标准光子火箭大数千倍的推力
,航空器的速度因此可突破光速,让人类设想的星际旅行变得可行。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228000820-2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