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转录] 台湾囝仔的北美卡车人生 浪迹天涯追梦人

楼主: yamatobar (747-8I)   2016-12-02 10:05:27
※ [本文转录自 car 看板 #1OGDMsQQ ]
作者: yamatobar (747-8I) 看板: car
标题: [转录] 台湾囝仔的北美卡车人生 浪迹天涯追梦人
时间: Fri Dec 2 10:00:18 2016
http://www.channel-auto.com/ai_6_14062.html
你的梦想是什么?这个从幼稚园被问到大的问题,看似简单,但真要认真回答起来,才发
现竟然比〝今天午餐要吃什么?〞还要来得更困难。有的人努力工作,终其一生就为了实
现梦想;有的人则为了追寻梦想,宁可抛下了一切,不达成目标誓不罢休;当然也有人庸
庸碌碌,却到老都无法理解自己的〝梦想〞所谓何物。为了将自己的梦想与工作结合,毅
然决然前往北美寻梦。一起来听听看我的故事吧!
大概从高中时开始接触History频道“Ice Road Trucker”以及Discovery频道”Swamp
Logger”等实境记录节目开始,驾驶有着长鼻子、大卧铺美式卡车环游全美国的梦想,就
深植在我心中,大概也是这看似不切实际的梦,让我在不知不觉间成了汽车同好中少见的
北美卡车迷,而随着这特殊的嗜好在Channel Auto Facebook社团中发酵,也间接吸引到
我身在加拿大的雇主,经过近半年的规划与准备后,终于将多年来几近不可能的梦想化成
现实。
说真的,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可以到国外从事那么有趣的工作,说不紧张不忐忑绝对是骗
人的,所以实际碰到梦中大到吓人的拖车之前,心里的疑惑与紧张程度相信大家都能体会
,而在一年多训练到出师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也是首次在出国后感到紧张不安的
状况,就是北美公家机关恐怖的办事效率,由于是以外劳身份申考商用车驾照,在考驾照
前得先经过当地交通机关(ICBC)驾驶纪录审核,而身为第一个提出这项申请的台湾人,
当地监理所对于该收取哪些文件也是丈二金刚摸不著头脑,经过一来一往的缺件、补件、
电话询问进度(让人恼火的经验,因为每次询问都被敷衍)等两个半月的漫长等待后,让
我等到望眼欲穿的审核结果才总算批准下来,面对这对“下班”与“休假”异常执著且办
事一板一眼完全不讲人情的世界,可真的是大开眼界了。
另外,北美的驾驶训练不同于台湾的场内练考,新手从第一次碰车就是实际在道路上执行
,面对超长车头、53呎长轴货柜、从未接触过的异步变速箱、和台湾截然不同的驾驶习
惯以及交通法规,我与北美卡车的首次接触,可说是在教练(后来的雇主)和我都极度紧
张的情绪下展开序幕,让人意外的是,不同于台湾卡车的COE前悬设计(Cab Over Engine)
,北美车头与小车相似的尖鼻子(Conventional cab)外型,在操作时特别容易上手,极高
的视野、超大后照镜以及宽敞舒适的驾驶舱,虽然与想像中稍有不同,还是让我在初体验
后不到半小时就爱上了这有如驾驶超大SUV般的奇妙感受,至于考到驾照后正式载货横越
北美洲的乐趣,又是另一段让我话匣子停不下来的故事了。
在漫长的训练过程中,我常被朋友问到,先前的想像与现实到底有多大落差?我想......
既然已经爱上了这种开着巨大卡车到处跑的乐趣,不论想像与现实的差距多大,这股热情
绝对能驱使我再继续奔跑几百、几千万英里,而且,能有机会以不同于观光旅游的角度,
在不同的季节气候畅游这世界第一大国(和他北方的邻居),已让圆了一大半我多年的期
望,看着纪录片想像驰车到处游历的日子已经结束了,现在的我已经开始驾着卡车寻幽探
访了
数月寒窗苦读书绝望怒敲含豆鲁
虽然在前往温哥华前就已做好心理准备,在温哥华准备考驾照的过程还是费了我九牛二虎
之力,从厚重的法规与基础驾驶课本就可知道,这里对于职业驾驶的安全观念与驾驶习惯
均有极高的规范与要求,而除了要熟悉法规与驾驶技巧之外,商务车驾驶还必须具备基础
机械常识,并熟练繁复的行前检查流程,除了读课本自修之外,还必须到专门的驾驶学校
参加16小时气压煞车理论专门课程,为的就是让一天驾驶13个钟头(加拿大法律规定最高
驾驶时数)的职业驾驶能在最安全的环境下顺利完成一天的工作,所以可想而知……为了
获得加拿大职业驾驶资格,没花两个月的寒窗苦读是无法顺利过关的。
不过话说回来,在训练过程中真正让我头大的不是上述那些法规与技术观念,而是让我学
到差点绝望的异步手排变速箱,面对这种首次接触、必须踩双离合、以车速配对引擎转
速入档的手排系统,对还未熟悉庞大车身的新手驾驶来说,简直是如噩梦般的过程,常常
不是忘了已换到几档就是不知当下该踩煞车还是油门,而在忙着思考该如何换档的当下,
道路的尽头已经迫在眉睫,现在回想,我的初体验可说是将手忙脚乱的境界发挥到极致,
两个小时的练习时间里,不但无法成功升降档,还让我气到敲方向盘泄愤,虽然练了一个
多月后总算开窍,初体验当下的挫折感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当时敲方向盘的手,没骗你
,如今想到还是会隐隐作痛的。
累归累、痛归痛,该遇到的挫折,可能会犯的错误在我训练过程中几乎全被我遇上了,这
种克服语言差异、挑战迥异文化的学习过程,虽然辛苦,却真能让我接下来的职业生涯受
用无穷,套句曾指导过我开车的老教练的话:“这里的考试不是纯粹让你通过制式的考题
,而是要你真的清楚理解自己在做什么,在训练时被教练骂,总比出师后出意外好吧?”
因此虽然不材的我考了三次路试才总算拿到驾照,每次测验都让我的开车技巧与观念更上
一层楼,所以你说难吗?一点也不,还有趣得很咧!
驾照到手还不够每天都是新的考验
在北美学车开车的日子,真的不只是油门一拜、方向盘庆菜的技术活,面对严苛的限重与
工作时数法规、横越美加的海关与DOT(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盘查以及时常
数百英里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州际公路,如何谨慎规划每天的工作时程、与货主协调货物
配重、灵活应对执法单位的挑惕质询并随机应变不预期的故障与意外,可说是北美职业驾
驶每天都必须处理的现实问题,因此新手驾驶在考到驾照后若没经过有经验的司机指导,
想直接上路可说是寸步难行。
新手训练期间没薪水拿,还必须完全包办正职司机的大部分工作,却可说是我最开心的时
刻,边开车边和教练闲聊他经历过的大小事,边找送货地点边欣赏从未见过的异国风景,
偶尔跟加油站遇见的老司机天南地北闲聊,偶尔面对车辆故障的紧张与思考解决办法,对
于什么都不懂的新手来说,这不算短的实习阶段可说是如海绵吸水,每天都能遇见新鲜事
,另外美西到美东所囊括的艳阳、暴雨、大雪、冰雹、黑冰与狂风等特殊气候与各种地形
,在受训的三、四个月中也让我体验了个十足十,课本中的各种理论、教练在耳旁的各种
谆谆教诲,正好在此时用行动来印证,其中应对误闯高速公路的野生动物,也就是英语俗
称Road Kill的处理办法,可说是直接证明实作胜过理论的最佳教材,在我撞过一头鹿、
一只臭鼬、一尾兔子、一只老鹰、一只鸽子与无数昆虫之后,不用课本与教练提醒,就知
道为什么不能闪避野生动物,那真的是在想扯动方向盘当下就马上意识到极度危险的恐怖
行为啊!
也许是我运气好(或是相反),在我短暂一年多的驾驶生涯中,小从Road Kill、大致差
点被海关Officer拖下车上手铐的经历几乎是接连不断,这种苦笑参半的经验,有些在教
练陪伴时安稳解决,更有许多是出师后自己用忐忑不安的心情紧张度过,除了让我的职业
驾驶经验值暴增,也不断地提醒我,新的考验随时在等着我去面对,就如老教练常说的:
“开了四十几年货车,至今我还依然不断地在学习更安全、更稳当的驾驶方式”,所以…
…我在北美开车的故事还没结束喔,未来还有更精彩的历程等著跟大家分享呢!
作者: drivenick   2016-12-02 10:08:00
推推推~我也超喜欢美式卡车头的
作者: Sadan (Danny)   2016-12-02 10:11:00
借问ㄧ下,你那车上有装 Omnitracs吗?
作者: Galm (水牛)   2016-12-02 10:12:00
推 美式卡车头的样子真的经典 我是因为柯博文才喜欢上的XD
作者: ts05593818 (Bakaka)   2016-12-02 10:13:00
感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