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那么多场年金改革会议,政府的诉求很清楚,国家财政困难,不好意思动财团
因为无法开源所以只能节流,要大家共体时艰!
军公教的立场很简单,最好能不被砍,但若真不行,希望抗争一下能减弱被砍的幅度。
劳工的立场是最奇妙也最被忽视的一群,甚至连PTT这么U质的地方都很少人在谈。
之前偶然在晚上转到政论节目时看谈到年金改革议题,来希哥大战群吱的风采我就
不多描述,那部分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可以战的天荒地老、海枯石烂;但就该节目几次
请来的劳工朋友,尤其是年轻的一辈,他们不愿陷入去砍军公教年金的陷阱,而是
条理分明的去说他们的诉求!
年金改革委员会摊开出来劳工退休平均月领一万六到两万之间,而政府告诉我们
一个老人老年生活要有尊严的活着是每月开销三万一。
劳工朋友的诉求是那样的简单明了,政府应该保障每一个人的老年生活,而这份保障
是不该分职业高低贵贱,因为那是一个身为人最低且最卑微的诉求。
年轻的提的诉求是很宏观,且满多是参考欧洲福利国家的概念,因此提出了
基础年金的概念,事实上,如果基础年金做的好,蔡总统的长照政策就落实大半,口袋
有了基础年金难道不会自己找长照中心?
前头有说,以目前台湾的物价指数来看,基础年金打底是3万1起跳,职业年金则是
依据各自职业不同另外再去加保。
基础年金的好处是标准齐一、不复杂,麻烦的地方是以台湾65岁以上的老年
人约300万去算,一年的支出预算约一兆,尽管可从劳保、劳退中雇主负担部分转换过去
,政府也要编列6000亿预算,而我国年度可支配预算约两兆,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如果能
把基础年金弄成功,长照政策我就算蔡政府过关。
基础年金的概念其实跟欧洲许多国家在推的全民基本收入很像,只是因为考量到
我国财政能力只能先照顾好老年生活,而无法将每一个人从年幼到老年都一并照顾到。
全民基本收入的概念在欧洲讨论了很多年,尤其是现在工业4.0,人工智能取代传统
人力的时代。老一辈的大概很难接受无所事事却还能拿钱的生活,但年轻点的大概能够
懂其中的内涵,人力将会慢慢被取代,摆脱活着就是为了工作的奴隶思维是新一代人的
哲学课题。
一个大有为的政府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百姓活的有品质有尊严,而不是为了一口饭,
争扎在低薪的漩涡中,却对着毫无希望的未来,一片茫茫然,缩减工时、提高基本工资、
全民基础年金,这些是我们这一代人可以留给下一代的贡献,
讲到这里有些感慨,但还是回归原先想问的问题,年金改革委员会中,劳工争取的
大概就是我上述提到的三个,缩减工时、提高基本工资、引进基础年金,这也是他们最近
不断的诉求,但十分让人好奇的是,所有的舆论、媒体似乎在压制这些言论,不让这些
言论浮出台面,有没有劳工的诉求都不被重视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