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ota (llll)》之铭言:
: 老实说,
: 呆顽选手抗压性都太差
: 刚刚的台球比赛,
: 一堆局末点拿不下来,
: 刚刚的女单更夸张, 赢了五球, 被追到 deuce
: 这种抗压性到争冠, 几乎都会败下阵来,
: 有没有呆顽运动心里很弱的八卦?
: ps: 我不知道呆顽的教练给那么大的压力干嘛
以前我也跟你一样,以为台湾选手的抗压性很低。
渐渐的,我改变看法,其实是台湾人的压力都很大,大到比自己认知的
还高很多。
最近奥运,运动大厂都开始狂打广告。nike也有新的作品,很有意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EX7KhIA3bU
网络上我只找得到英文版的,但频道上是中文的,大家自己看电视。内
容很简单,各种运动项目的参与者,旁白很担忧的说“可以吗”,看起来
弱势的参与者都很自信的跃跃欲试。“I got this”。
这就是文化本质的差别。
基本的压力,所有人都一样,运动员都有谋生的问题,但是在台湾,体
育从来不受重视,所以从培育期到职业运动员的阶段,他们受到的环境压
力,已经比一般求学生要来得庞大。都是唸书长大的我们,肯定知道他们
在主流意识下被歧视的事实现况。更不用说政府或成人社会怎么看待非升
学管道的孩子,甚至是运动员。
然后,在儒教的升学主义里,使用的意识是限制,减法教育。
所以不论任何管道,所有人都听过这种的长辈训话。“别小看ooxx(职
业、竞赛、考试),那是很专业的。”“凭你?那不是给你玩的。门外汉
滚开。”
问题在于,我们被别人那样反驳的时候,我们难道不知道那些事很难吗
?其实都知道。但那些长辈、前辈、社会保守意识,看你是后辈,直接认
为你不行,但也不是鼓励你,而是直接否定你的整个价值。
儒教的减法教育,一直都是压抑你的创意、勇气,让你服从于现在的体
制,你才会是容易服从的人。
这样教育长大的我们,很容易会觉得,我好像不太行。我们都会习惯需
要很多很多的努力,才能得到资格去作一件事。这种思维也表现在考试里
。我们不习惯有较弱的科目,而用力去发展比较强的科目。我们反而会因
为有比较弱的科目而被体罚,所以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社会意识,你永远都
在跟别人比较而不够完美,而因为那些比不上别人的不完美,你的能力永
远都不足以与人竞争,你必需去强化再强化,才有资格去想那些事。
这和欧美的强调个人特质,完全是不一样的。
日本也是儒教社会,他们也是非常压抑。只是他们对职业的尊重很深,
所以变成不同的现象。但台湾非常糟糕的是会嘲笑作黑手的,丑化流汗的
,运动员是不会唸书的人才会去作的,运动员被丑化得很厉害,运动员被
逼到去作黑的,反过来强化运动员没几个好家伙的社会歧视。嘴上说要重
视运动员,但现在看奥运时就可以发现,很多人还是用奖牌的数目在评断
运动的价值,心态跟党国心态的官员没两样,你没有得牌,你的运动项目
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这种教育本质,让我们学到最深的,是歧视许多事,
否定自己与别人,只崇拜成功的人,奖牌才叫成功,官位才叫成功。
不会得牌,或很难得牌的运动,台湾需不需要扶持?如果是用这种命题
去思考,那任何运动都不用想了,因为要得牌才有用,这才是沾光思想的
问题所在。运动重要的是风气的建立,不是用奖牌决定风气。
所以运动员的抗性压不够吗?错了,是压力太大了。
现实条件已经不用讲了。也不用说运动员好赚,这是笑话。
心态上,我们就是这种否定自己的主流意识下所成长的。我们都被灌输
任何事都很难,所以我们要作什么都要很努力很努力。这跟台湾国际现实
没什么关系,小孩子不需要被灌输国家主义,小孩需要学习的是自重自爱
进而自信。但我们的小孩是被灌输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你什么都不行所以你
该认真读书不能有任何的智育弱点,至于智育以外的东西都是不重要的。
我们都是被这种教育灌输长大的,甚至我们的长辈,现在的40、50岁以
上的人也是这样长大的,所以他们的脑海中很自卑,他们逼着我们唸书,
不要跟他们一样,他们常常用否定自己生存价值的态度,却成为我们家庭
教育的一部份,对我们形成一种习惯性贬低自己的心态。
什么都很难,所以我们不行。
这就是台湾运动员长久以来的问题,有爆发力,但没有持续性。压抑久
了都会爆发,但这种爆发只是一下下,很快就会消退,教育本质里的“我
不行”在热情退一点点之后,很“务实”的又把自卑带回来。
给你那么多钱,还拿不到奖牌!抗压性真差!
我们的社会充满各种歧视,不是吗?这是抗压性差,还是压力太大,看
不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