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movie 看板 #1NWLuEGg ]
作者: octobird (云烟) 看板: movie
标题: [讨论] 台湾变成中国电影的廉价代工基地了
时间: Sun Jul 10 04:26:51 2016
刚刚在脸书上看到的文章
郭台强买下中影后
除了《赛德克巴莱》这部明显大亏之外
还有哪几部也亏这么惨?
亏到变成廉价代工@@"
https://goo.gl/n7nsYD
Julien Ashina 新增了 2 张相片。
7 月 7 日 0:46 ·
台湾电影的现实
为了支援一部电影的拍摄,我的咖啡店休息一个月,将整栋屋子租借给这个电影当成了主
场景。这是关于一对单亲父女的温馨故事,父亲是一个开设卤味店,患有小儿麻痹症的爸
爸,而女儿是一个教小朋友画画的画家。也许是天意,整栋咖啡店刚好就符合了这部电影
的剧情安排。于是在一个月前,这位来自大陆的导演与剧组前来淡水堪景时,一眼就看中
了咖啡店,在经过他们不断的拜托与协商之后,我和我太太决定停业一个月来支援他们,
同时我们俩终于也能趁机休息了。
于是咖啡店在经过了半个月的大迁移,改装潢,重布置之后,今天终于正式开拍了。今天
是一个台风之前,阳光大好,但是炎热异常的日子,光线非常干净,质感与透明度都极好
,极为适合在镜头下呈现出电影所要的浪漫氛围。
这真是个拍电影的好日子。
这部电影虽说是陆台合作,但其实资金是来自大陆,而且主要的核心如导演,副导,总监
,美术,与主角演员都是来自大陆,只有一切的器材与技术人员,包含机器,灯光,收音
,道具,施工等才是台湾人员。而拍摄资金据工作人员透露,大约是两百万人民币,也就
是一千万台币的制作费用。
我在这些日子仔细观察了他们的运作,我看出这部电影虽然只有台币一千万的制作经费,
但整体拍摄规模却很庞大,我估计约有两三千万的规模,为何如此?我一开始有些纳闷,
以这样的规模在台湾拍摄,岂不是要预算超支很多?于是我在慢慢和前来施工布置的台湾
技术人员熟悉之后,我向他们询问这个原因。
而答案却大出我的意料之外。因为现场的技术工作人员都是台籍,我比较容易和他们说话
,他们就跟我说,近来大陆导演很喜欢来台湾拍电影。我原本心里很高兴,以为这是因为
台湾的风景与人文都很美,所以很适合拍摄电影。于是我问为何大陆导演不远千里来台湾
拍片,这不是很花钱吗?真有那么值得吗?结果那位说话很直接的台湾技术统筹,他用台
语跟我说,那是因为台湾拍片很‘便宜’,比在大陆找人拍电影省很多钱。
这答案真叫我大吃一惊,我实在无法相信这是事实,于是我追问到底:难道台湾的工资会
比大陆便宜?这不太可能。
于是这位资深的台湾电影人跟我说,当年台湾的电影雄狮的‘中影’,这几年在接连几部
电影都卖座凄惨之后,已经赔钱赔到没钱拍电影了,如今‘中影’只能转型成为器材与人
员租借中心!
他们说现在台湾的电影人员,几乎都成了对岸来台拍片时租用的技术人员。因为我们自己
没资金拍片,只好当人家的雇员。
我听了真想哭,这真叫人难过!
如今的台湾,竟然让台湾的电影人才成了对岸电影的劳工了。关于在台湾拍片很便宜的说
法,台湾这位资深的电影人说:这部电影资金才一千万,但是台湾这里却是以两千万的制
作规模出班出机,那是很廉价的出班费了,但是没办法,他们在台湾接不到其他案子了,
电视剧的制作经费又低到跟狗一样卑贱,他们为了要生存。只能低价竞争,廉价出班。
而这是现实,明明有技术,却成了廉价劳工。
大哥说:台湾一年拍摄不到 20 部,根本养活不了台湾的电影人员,于是只能接大陆电影
的案子撑下去。
他问我:你一年看几部台湾电影呢?应该不到五部吧?
我哑口无言。
他接着说:台湾拍的电影有三分之二赔钱,只有两三部‘怀旧小品’算是卖座。但这不是
观众的错,是台湾电影自己不争气,老是拍些小家子烂片,观众都倒了胃囗,几部电影卖
钱却又后继无力,主要原因是没有好剧本,一堆大咖却只会去搞笑搞 KUSO,台湾是被自
己的意识形态锁死了,题材只敢用怀旧小品来搞笑,却不敢有大的企图心。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台湾观众没有面对真实的勇气,只想吃容易消化的垃圾食物,想看毫无真实内涵的
电影,对于历史与人性的真实,只愿意用造神的方式去理解,一但剖开造神的外衣,想去
拍摄内在的真实,就会被当成是对于英雄的‘诋毁’或‘不敬’,更会犯了‘不爱台’的
大罪。
试问,若是有人愿意拍摄‘郑南榕’,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用心拍摄的电影题材,但却不
该是用拍摄‘大稻埕’那种投机的方式,呈现出那位呆板又毫无生气,甚至可笑搞笑的‘
蒋渭水’,若是想拍出一位也有内心懦弱,也有性格弱点,甚至也有人性阴暗面,但依然
选择自己理想道路的郑南榕。我想,这部电影一定会被骂到死,甚至被冠上大帽子,指责
这电影是对于‘台湾英雄’的污蔑。就是我们这样的‘偏狭’认知,结果我们看到了‘十
日围城’里犹如木偶般可笑的孙中山,‘总铺师’里根本只是想吹捧自己的‘吴念真’,
以及两个可爱到爆表的‘坏人’。这就是我们对于电影的品味!没人敢拍出真实的‘人性
’。
少数勇于拍出真实鄙陋人性的导演,卖座却又奇差,惨不忍睹。
结果是,电影导演都怕被戴帽子。因为我们这社会虽然任何主张都有,但是却结果又都不
能理直气壮!
于是拍起电影来缩头缩尾,左支右绌!成就了今日的小丑模样!
于是大家就只能小确幸,只拍些怀旧搞笑的小品卖钱,而市场越来越小,题材越来越烂,
最后沦为了劳工!
这样的说法,也许不全是如此,但大体上却是这样了。
我们该怎么办呢?不知道。
只是我今天看到了一个在台湾淡水拍摄的大陆电影,原本是台湾人文风格的‘咖啡店’,
在电影美术重整之后,如今成了换上简体字路标与看版,整体充满北京味的‘京片子’,
而一应的主要人物都是说著北京腔的口音时,为数众多的台湾人,却只是在一旁忙碌跑步
,出力搬运器材的‘技术人员’时,内心实在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却又不知该如何排遣
。只能发文一吐心情。
*上图是工作人员正在帮男主角补妆,
*下图是经过改换成简体字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