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想太少
※ 引述《ryan0714123 (Ryan)》之铭言:
: 每次在重大社会案件之后,死刑论争总是成为热门话题
: 但事实上,根本不是论争,而是鸡同鸭讲
: 因为“正反两方的讨论往往不在相同的层次”
: 死刑论者基于情绪(气愤)、安全需求(不与犯罪者共存于社会)、传统观念
: (杀人者死)等观念
还有一个一般预防理论,结果被废死的脏手掏空
变成法的威信无存。
依照废除通奸与犯罪者学的角度,不如干脆废除杀人罪,如何?
: 其实这些废死论者都理解,也会有这些念头
: 但是
: 废死论者更认知到何谓“死刑的恶害”
: 首先,死刑属于生命刑,无回复可能
: 然而司法系统并无法保证100%的准确率
: 过去已证实的冤假错案多有
: 若是错判,不仅杀害无辜性命且无可赔偿,对体制公信亦是沈重伤害
懒叫啦,现在的判死,哪个是随随便便判的?
在上有考绩、强制上诉、刑庭决议、法务部长阴德考量
下有废死团体点名、外国人权团体为台湾打分数、自己沉重案件数
谁没事写一个多半会被更审的东西自找苦吃?
另外
所谓的当年,还是有许多唯一死刑、政治力干涉、无DNA鉴定、没监视器的年代
现在?
: 第二,死刑的本质
: 死刑的本意在于永久隔离犯罪人于社会
: 您若是认知到第一点的恶害
: 不妨思考终生监禁不得假释方案的替代可能
: 一方面可把犯罪人永久隔离于社会
: 另一方面,冤狱者也可用一生的时间争取清白
现在还有冤狱质疑的,纵多就是到底是要一枪解决他的主犯、故意、神智清醒
与还是改用无期徒刑关他就好的从犯、过失、无自觉
之间的纠葛
啥时候还有没干过事情的人被纵关?
真要论此,以现在要枪毙人至少也要十年左右,若真没做过还找无人
为了谋出名免费帮他打官司,那这人还真是....
: 第三,死刑的执行
: 死刑的执行取决于执政者
: 我国死刑需要法务部长的签核始得执行
: 然而,签核“时机”与“意图”大有文章,屡屡遭人非议,却能得到大众叫好
: 当执政者把犯罪者生命作为引导民意的工具时
: 意念是邪恶的,与犯罪者何异?
你这种主关恣意论断的,就如同你所谴责的无良法官一样
未审先有心证
这是....邪恶互干?
: 最后,我想说明
: 人的生命,不管恶人好人,都有其人性尊严
: 生命的重量更不该因为为数不多的成本因素而消失(死刑犯的关押成
: 本相比财政浪费微乎其微)
: 不会在犯罪后就可以任意受人凌辱
: 如果你心中希望有一个更和谐的社会
: 除了消弭暴戾之气,多多关心社会结构因素吧
结构因素是吧?
1.期望回归教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