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原po的观点和下大雨就可以排放有毒废水,
或是与之前某教授说毒不死所以吃一两口无妨有什么不同?
究竟下雨的规则是突然10000g的雨水冲刷下来,
还是前五分钟会析出足够毒性杀死周遭植被,之后的9000g才开始稀释毒性?
用单纯化学实验的方式看待环境毒物,
强酸强碱或许与过量的水混和后毒性下降,但是传递错误的态度,
未来面对多环芳香烃、HF、多氯联苯、金属盐,还有许多PPB级就能造成长远损害的药物,
就会造成难以估算的环境破坏甚至是生命的影响
※ 引述《shamanlin (点藏必须死)》之铭言:
: 后面无止尽跳针
: 简单举例来说
: 虽然大家都知道氢氧化钠是强碱,但1g的氢氧化钠丢到100g的水中
: 以及1g的氢氧化钠丢到10000g的水中,测量出来的pH值是不一样的
: 所以影响大不大,这终究要看溶出情况
: 但这立委大概以为不管多少水只要一碰到有加炉碴的建材,立刻就会变成强酸强碱了
: 而废弃物虽然可用设定好的方式去测量出定量水溶液的pH值
: 但这跟被雨冲刷后所得到的水溶液根本就不一样,岂能相提并论
: 看完全文
: 昨晚在那边跳针固体有pH值,跟用NIEA母法努力帮立委护航的人
: .......................有没有觉得脸痛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