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aroyan (Malcolm)
2015-11-30 22:49:02原文恕删~~
其实文化考古跟营造工程本身是一个非常大的冲突
嘘 joinwu: 没有苏花改,最好会知道那边有遗址,还不是坑夫挖到往上通 11/29 11:59
→ joinwu: 报,最好考古队神成那样,以姓刘那个汉本遗址来说是谷风隧 11/29 11:59
→ joinwu: 道南口南下线发现的当初是知道有个土地庙,南下线开挖土地 11/29 12:00
→ joinwu: 庙下方才发现那些东西,你考古团队有本事就到处去拆庙找遗 11/29 12:00
→ joinwu: 址啊 11/29 12:01
嘘 joinwu: 光是南口南下线就停工半年以上,你叫那些坑夫工人东北季风 11/29 12:08
→ joinwu: 吗 11/29 12:08
→ joinwu: 苏花坑夫24不停工每天轮进,隧道不是外面那种工地随便做到 11/29 12:12
→ joinwu: 哪都能停,洞口那批人朝九晚五,早上我进洞时没看到人,晚 11/29 12:12
→ joinwu: 上看开挖面时又下班了,啊不就好棒棒 11/29 12:12
看到joinwu大会这么愤慨我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我本身工作就是做政府的营造工程的 而本鲁的女友又刚好是考古的工作者
我想我应该可以相对中立一些的去讲这件事情
考古的文史工作者一般都不喜欢这些无视珍贵资产的文盲厂商
反过来承揽工程的厂商也很讨厌这些挖死人骨头的文史工作者
(原谅我用比较粗俗的字眼形容,但双方实际上差不多都是用这种态度面对对方)
这一切 其实政府要负最大责任
俗话说 砍头的生意有人做;赔钱的生意没人做
大家出来混都只是为了讨口饭吃
而目前根据文化资产保存法的规定
不管你是做什么工程 只要有挖到文物相关东西就是要通报给主管机关
然后主管机关去决定看是要变更设计闪掉还是要做文物的抢救
如果是后者通常就是再发一包考古的去做抢救这样
而这整个过程短则数月,长则数年 这段时间工程都只能停工或先施作其他部位
那如果你是承包工程的厂商你会怎么做?
干我当然是装死装不知道啊! 不然整间公司可能因为挖到个遗址就直接GG了
挖到遗址是赔爆的事情! 挖到遗址是赔爆的事情! 挖到遗址是赔爆的事情!
很重要所以我说三次!!!
原因有几个:
1.通常承包工程的厂商财务杠杆都很大 标到一个案子就是先贷款再说
工期被拖延 贷款要不要利息? 工程款要不要给材料商和下包?
要啊~ 公司本不够粗的还不出钱就直接GG了
2.包商投标时都要缴纳押标金、履约保证金之类的给业主
这笔钱通常是占工程款总额一定比例 换句话说 越大的案子越贵
但是这笔钱是 没 有 利 息! 的 如果工程拖越久 你等于损失越多
3.材料、设备、人员等等的折损才是最可怕的 比方说一个桥梁工程你订购了一堆钢筋
都运到工地了 钱都给厂商了 现在突然说挖到遗址
干那这些东西我要怎么办啊 放太久生锈就全部都不能用了啊~~
难不成要像柯P说得拿去卖破铜烂铁喔?!
请来进驻的员工 协力厂商 机具设备等 都只能叫他们喝西北风了...
4.政府发给承包商的工程契约通常都没有相关的补偿办法
她们会做的就是 喔! 挖到啦 停工吧! 然后就等处理完再继续进行工程
啥补偿都没有
所以包商一般遇到文化遗址 一律都是先装死在说
一个案子这么大金额 光拖时间就够赔死你了
如果你是包商的人还去通报的话那一定是你不想干了!
更何况文化资产保存法的相关规定 罚责都罚不多
相关规定最高就50万或100万而已
对于一个数以亿计为工程款的厂商来说只是零头而已
当然宁愿冒被罚款的风险
目前小弟经手过的案子就有过几案挖到东西都没人讲的事情
(拜托不要查我水表 )
不能怪他们 因为一讲的话可能真的会被盖布袋 隔天便成工地一隅的混凝土结构物
政府的相关文史工作者和一些民间"有心人士"当然也知道这种状况
所以一有大型开发工程通常会派人在那边顾
观察厂商施工过程有没有挖到什么有价值的文物
他们通常很低调 都装作路人甲在工地晃来晃去
因为被知道身分的话很容易遭来施工厂商白眼
夸张的还会给你鞭数十驱之别院
如果真的发现什么文物的话就是一则以喜 一则以忧了
忧的是工程厂商上面已经提过就不赘述
喜的就是那些文史工作者 有珍贵资产被发现当然值得高兴
更何况政府如果再发一包考古的标案又可以赚钱
目前台湾考古几乎可以说是孤门独市的生意 没什么竞争
除了中研院、台大等官方机构外 民营目前我知道的也只有两家
而每家能够承接的能量也有限 所以价格上真的比起高度竞争的营造工程好太多了
通常他们最高成本的地方都在仓管没错 数以万计的标本要归类归档 加上恒温恒湿
每个月空调电费就爆炸了 但还好通常标案单价都不错 这通常都不是问题
所以以最近新闻的刘研究员来说 他愿意代表中研院把大饼分给别人吃
干这是慈善事业啊!! 怎么会有人扣他为了赚钱的大帽子哩...
所以我在猜应该是包商和当地民代的压力很大
毕竟通车了马上就有选票 挖一堆考古文物则没有任何帮助...
站在第三者立场去思考
这些遗址如果被破坏了真的非常非常可惜
整个东南亚南岛族群来说 我们台湾的遗址真的是非常丰富且重要的
甚至有很多迹象显示我们台湾可以说是起源地 (Taiwan NO.1)
我只能说希望政府尽快修改采购法等相关法规
给工程承包商因为文化遗址的损失能有适当的补偿
目前我们看到的是有被通报的 没有被通报的不知道还有多少被破坏掉了
真的非常非常可惜....
作者:
mocca000 (优质妹文制造机)
2015-11-30 22:51:00有卦推 不过我CD 等等回来推优质文
作者:
jetalpha (月迷風影)
2015-11-30 22:53:00有卦有推
作者:
apple7685 (applelion)
2015-11-30 22:54:00文化还是该保存...政府该补助工程包商才是两全
考古真的好赚早就一堆民间公司出来做了,哪轮的到学术机构台湾考古挖掘的数量非常之少,一年几十件就了不起日本一年要挖一万件左右,整个重视的态度就不一样
作者:
liaomy (挪威的森林)
2015-11-30 22:56:00我如果是包商,就要求解除契约,赔偿损失,上法院去通常法官是同情包商的
台湾是转包又转包,下游包商没有解约的权利上游包商哪管下游去死
作者:
liaomy (挪威的森林)
2015-11-30 22:58:00反正用政府的钱赔 法官也没压力
作者:
JJLi 2015-11-30 22:59:00借转 road? 感谢。
作者:
liaomy (挪威的森林)
2015-11-30 22:59:00你有看过承包商跟分包商之间的契约吗?
作者:
regeirk ( )
2015-11-30 23:00:00文化一定要保存
作者:
creepy (左招财 右纳福)
2015-11-30 23:00:00没错啊 厂商还跟承办说 你现在没做的减帐 让我退场好吗
作者:
liaomy (挪威的森林)
2015-11-30 23:00:00因为这种事情不可归责厂商,打官司天经地义
作者:
creepy (左招财 右纳福)
2015-11-30 23:01:00要不然一个案子做10年 人耗在那边干嘛公务人员最会放大绝 那些狗官会跟你说 谁叫你要来标 标书
作者: ch5227535 (机掰才是重点) 2015-11-30 23:02:00
推
作者:
creepy (左招财 右纳福)
2015-11-30 23:02:00都写得很清楚了~
作者:
liaomy (挪威的森林)
2015-11-30 23:02:00中研院承揽的案子 跟学术单位一样主持人领固定主持费
作者:
creepy (左招财 右纳福)
2015-11-30 23:03:00包商里面最爽的只有顾问标 顶多等你复工我再来 XD
作者:
liaomy (挪威的森林)
2015-11-30 23:03:00你如果去看工程会的制式契约 其实对甲乙双方都算很公平要终止契约都有相关规定 至于损害赔偿 就去法院诉讼了
唉~要从制式范本里面去着手修改“挖到古迹” 应该没人
作者:
liaomy (挪威的森林)
2015-11-30 23:06:00中研院标到案子(很多是被拜托去标的) 会抽一些管理费
作者:
liaomy (挪威的森林)
2015-11-30 23:07:00剩下的就是主持人可运用的 前提是 要检据核销
作者:
vespar (布蓝宝125)
2015-11-30 23:08:00天啊 有卦有推 长知识推 感谢你的分享!!!!!!
作者:
liaomy (挪威的森林)
2015-11-30 23:08:00都进行诉讼了 法院判决啦
作者:
liaomy (挪威的森林)
2015-11-30 23:15:00中研院还要用政府采购法
作者:
jkspike (出自岫谷的云)
2015-11-30 23:16:00推
作者:
liaomy (挪威的森林)
2015-11-30 23:17:00小弟看过委托挖掘契约书 里面编的费用 绝大部份是人工
作者:
popgsct (超级喜欢捡石头)
2015-11-30 23:18:00推 这篇讲得很清楚
作者: cwjing (cwjing) 2015-11-30 23:19:00
推
作者:
liaomy (挪威的森林)
2015-11-30 23:19:00挖到古蹟是不可抗力之事由致工程无法进行
作者:
Wangdy (蒙古人)
2015-11-30 23:19:00推!
作者:
moneygg (moneygg)
2015-11-30 23:20:00长知识推
作者: jackdawliu (CucKoo) 2015-11-30 23:20:00
下次妳家祖产被列为古蹟不得买卖改建还要开放观光导
作者:
ldwang (地瓜)
2015-11-30 23:21:00!
作者:
liaomy (挪威的森林)
2015-11-30 23:21:00本来单位再想要用人力外包(采购法) 或是直接雇用后来他们直接雇用挖掘的工人
作者:
sisn (Shrinst)
2015-11-30 23:23:00感觉好惨,这部份不修法的话有谁挖到遗迹敢说出来啊…
作者:
liaomy (挪威的森林)
2015-11-30 23:23:00很可惜,我家祖上的三合院不够久不够气派 早就拆调重划了其实早就知道有遗址了 这种大工程 事先有调查
作者: ben7692 (局外人) 2015-11-30 23:26:00
帮高调
作者:
liaomy (挪威的森林)
2015-11-30 23:28:00所以可能会预到遗址,就公路局或文化部或文史工作者来说会盯的很紧
作者:
liaomy (挪威的森林)
2015-11-30 23:30:00工程界重人情??厂商都要倒了 还重人情 上法院讨损失再说下次再成立新公司来标就好了,价低者得
作者:
sz (宅)
2015-11-30 23:31:00推~
作者:
liaomy (挪威的森林)
2015-11-30 23:33:00制式契约因不可抗力因诉素停工3个月或累计停工6个月就可以终止契约 至于赔偿 公务部门谁会主动提
作者: eve28x (吾实彼娘之非思为) 2015-11-30 23:34:00
优文推
作者:
liaomy (挪威的森林)
2015-11-30 23:34:00当然去法院打官司囉我决的是举证问题
作者:
patato2 (㊣裁判杀手熊㊣)
2015-11-30 23:35:00好文
应该修法,让营造厂有诱因主动通报"挖到古蹟"小赚!!
作者:
liaomy (挪威的森林)
2015-11-30 23:36:00小弟在公门 也跟厂商打过官司 虽然不是这种官司
作者:
AirLee (不屑鸡鸡队)
2015-11-30 23:36:00又是法令的问题了
作者:
liaomy (挪威的森林)
2015-11-30 23:37:00但感决是 没有必胜或必败的官司
作者:
liaomy (挪威的森林)
2015-11-30 23:38:00不可能赚啦 但是要拉国家分担损失
作者:
charlly (风塔的高度)
2015-11-30 23:38:00帮推 政府一万年都不会注意到
擅长煽动民间对立的政府啊 明明能三赢 现实仍是开发至上
作者: susy88kent (Kant) 2015-11-30 23:44:00
公部门不知民间营运疾苦,在所多有
作者:
Drizzle (相信自己)
2015-11-30 23:46:00推
作者: just5566 (就是56) 2015-11-30 23:49:00
之前看就想说会有厂商那么老实说我挖到惹吗?
作者:
Touble (不做死就不会死)
2015-11-30 23:56:00有挂 给推
作者:
s0022 (还有点2)
2015-11-30 23:58:00能被通报真的是相当幸运的事情
作者:
dian9 (点点)
2015-11-30 23:59:00作者:
dian9 (点点)
2015-12-01 00:00:00[整个汉本遗址发现,却是监看人员在买水时,意外在非监看区
作者: ben91lin (一条毫无反应的鲁蛇) 2015-12-01 00:00:00
推
作者:
dian9 (点点)
2015-12-01 00:01:00发现文化层,而如此意外的发现却是凸显环评时的大意]
作者:
zerohsu (艾锐克零)
2015-12-01 00:02:00给推
作者:
dian9 (点点)
2015-12-01 00:03:00百年前的日本人都比现在的台湾人还知道要保存国民党几十年教化下来 也没啥好意外
作者:
scarfman (大天使卯月的笑容最棒了)
2015-12-01 00:08:00推专业
作者:
dian9 (点点)
2015-12-01 00:09:00作者:
luckyBF (科科)
2015-12-01 00:11:00推
作者:
dian9 (点点)
2015-12-01 00:11:00[地球公民基金会早在 2011 年底指出公路总局只做工程以西的踏查,要求公路总局针对可能有文化遗址的区域做全面补充调查,然而公部门坚持"环评严谨",
作者:
dian9 (点点)
2015-12-01 00:12:00因此只派随行考古人员现场监看部分工程点位,
作者: cat5672 (尾行) 2015-12-01 00:14:00
"修法"好像不是政府的是吧...
作者:
dian9 (点点)
2015-12-01 00:15:00作者:
dian9 (点点)
2015-12-01 00:16:00监看人员在附近的商店买水时- 发现,而这位监看人员是来自花莲太巴塱的阿美族人,他跟随中央研究院的研究员刘益昌老师学习考古十多年。抢救汉本遗趾团队,超过一半是原民族人]
作者:
perlone (无名小卒一个)
2015-12-01 00:18:00TAIWAN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