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星期专访》台大电机系教授林宗男:IC设

楼主: LeBronJame23 (LeBron James 23号)   2015-10-26 21:59:40
1.媒体来源:
自由时报
2.完整新闻标题:
《星期专访》台大电机系教授林宗男 :IC设计 不能开放中资投资
3.完整新闻内文:
记者郑琪芳/专访
经济部研议开放中资投资IC设计业,引发争议。台大电机系教授林宗男表示,IC设计是技
术密集产业,不应开放中资,中国政府的策略就是壮大自己的供应链来取代台湾电子业,
不可能因为有中资入股就和平共处;中国已经大量挖人、挖技术,若开放中资入股,技术
及人才会流失得更快,政府不要看不清现况,有人要求就傻傻地开放。
林宗男认为,红色供应链的崛起,主要来自中国政府大量资金补贴,能够撑多久仍有待观
察。但台湾产业若只靠降低成本,很容易被取代,必须加速转型、升级,跟上全球产业趋
势,并开拓其他市场,不要“锁在中国”。他举例,台积电长期投入研发,其技术成果在
这次iPhone 6s处理器事件就为全球所赞叹。
问:如何看待中国红色供应链的崛起?
答:红色供应链的崛起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我们政府政策不当,导致“台湾接单、海外
生产”,很多公司跑去中国设厂,技术、制造外移,造成产业空洞化,而对方学会营运模
式后就取代。一是中国政府策略性地扶植自己的供应链,以壮大经济,并可取代台湾最主
要的电子业,台湾的电子业若被取代,国力当然弱化。
红色供应链 还待时间观察
中国经济在官方指定下高成长,但红色供应链到底会不会成气候,还要一段时间观察。
红色供应链的崛起,主要来自中国政府大量的资金补贴,就像当初太阳能光电板,中国每
个地方政府都大量成立光电厂,给了钱、买了机台,就可生产;这些资本密集的东西,
可能玩不过他们,但这些公司有赚钱吗?能够持续多久?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后,面临经济下行的问题,因此近一年来多次降息、降准,或许
从中国官方得不到真正的经济数据,但从国际原物料价格大跌,就可以看出中国经济不好
,导致原物料需求大减。
中国擅用反垄断向外商讨钱
问:经济部研议开放中资投资IC设计,此举能够抗衡红色供应链吗?或有“引狼入室”之
虞?
答:二○一二年联发科宣布收购晨星,当时中国政府以有垄断疑虑为由拖延审查,最后以
“附带条件”方式核准,要求三年内两家公司须独立运作。当初联发科的技术跑在前面,
并购晨星的综效可将中国竞争对手抛在更后面,所以中国政府以此削减合并综效。另外,
因为3G、4G都是美国高通的专利,中国企业付了很多专利费,二○一三年中国也对高通进
行反垄断调查,并于今年二月祭出其反垄断史上最高罚金九.七五亿美元。
可见,中国政府是有策略的,从中国市场赚太多钱的外国公司,就祭出反垄断调查;联发
科跑得太前面,也被以反垄断为由拖延合并时程。中国政府的策略就是壮大自己的公司来
取代台湾的IC产业,因此以合作之名来学台湾的技术及经营方式。
以夷制夷 技术、人才流失更快
联发科希望开放中资入股,让我联想到当年国民党的“联俄容共”策略,或是中国古代的
“以夷制夷”,现在叫做“以红制红”;但从过去历史来看,“以夷制夷”成功的案例很
少。
联发科的技术跑在前面,但主要市场在中国,希望巩固中国市场。但联发科让中资入股有
什么好处?中国紫光一直并购,因为合并后更有竞争力,商场如战场,既然要取代你、
打倒你,怎么可能因为你有十%的中资就跟你和平共处,这是不合逻辑的。
政府也要聪明一点,去了解联发科的处境,也许联发科是希望政府出面表示不准开放,
这样对中国政府就有挡箭牌。政府不要看不清楚现况,来要求开放就傻傻地开放,就像当
初服贸协议开放二类电信,也是对方塞进来的,政府都不做一点功课,就被唬弄过去。
IC产业是技术密集产业,不适合开放中资,中国有策略性地扶植产业,为了取代台湾的IC
产业,中国已经大量挖人、挖技术,若开放让中资入股,会让技术及人才流失得更快。
经济部考虑开放中资投资IC设计,同时限制中资不得具控制力。但这类控管机制根本没用
,就像最近远传并购中嘉,外界质疑可能有中资,但根本查不到,因为背后的资金层层藏
起来;既然查不到,所谓的控管机制就没有用,现在很多中国公司已在新竹那边,依法令
是没有开放的,但政府还是查不到,控管机制只是表面安慰剂。
台积电苹果芯片 全球赞叹
问:面对红色供应链崛起,台湾电子产业应如何因应?
答:很多电子业面临的问题是,原本只靠降低成本,后来因台湾工资上涨,就外移到中国
;但中国厂商更会降低成本,所以造成红色供应链崛起。因此,台湾产业最应该反省的是
,除了降低成本,还有没有其他内涵?有没有独特的技术?如果只是降低成本,被取代是
非常自然的事。
以台积电为例,因为长期投入研发,其技术成果在这次iPhone 6s的处理器事件为全球所赞
叹,因为基本功扎得稳。苹果对于零组件供应商,会同时扶植两家以上,让他们互相竞争
以压低成本;当初苹果要求台积电降低报价,台积电可以不甩,就是因为产品好。
另外,中国是很大的市场,但印度人口已经跟中国差不多,联合国估计,二○二二年印度
人口将超过中国;世界银行则预估,二○一七年印度经济成长率将超过中国。现在台湾电
子业在中国面临的困局,危机也是转机,不应将所有的市场锁在中国,中国市场不需要放
弃,但也要看看其他地方,例如印度、东协等。
台湾产业必须思考,过去降低成本的模式也许经营不下去了,应该转型、技术升级,并跟
上全球的趋势。当初台湾电子业能够成功,因为刚好搭上全球电子业的发展趋势,技术成
熟需要大量生产;但现在是网络、云端时代,以创意为主,须思考如何因应新趋势,如果
仍将大量资源投入过去成功的模式,忽略未来新的成功模式,台湾的困境就不会有解决之
道。
资源错置轻研发 怪象需导正
问:政府应如何协助产业对抗红色供应链?
答:台湾因为倾中等错误政策,导致国力退化,如果这几年没有将基本问题解决的话,
向下沉沦的趋势不会改变。现在台湾面临一些挑战,如果政府能够提出正确方案,能够对
症下药就会有进步,问题是很多方案都没有对症下药。
经济部负责产业政策,过去八年来投入那么多预算,却提不出成绩单,资源错置是一个很
大的问题。前阵子有一则新闻,教育部编列七千多万元委托制作抗战胜利的教学影片,
七千万可以拍一部电影了,结果教育部网站却放上中国制作的影片;就像当初“梦想家”
两个晚上烧掉两亿多元,我也很怀疑怎么报帐。政府有很多资源,但很多都浪费掉了。
台湾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科技公司努力创造技术,像台积电的利润率是四十%,
但有线电视系统台的利润率也是四十%,靠着垄断就可以享受像台积电这种世界级公司的
利润率,如果有钱的话,要傻傻地埋头苦干进行技术研发吗?去炒房、去做垄断的生意不
是赚更多?这种不合理的情况若不导正,谁要辛苦地做技术研发?
台大电机系教授林宗男小档案
现职:台湾大学电机工程系及电信工程研究所教授、台湾大学计算机及资讯网络中心资讯
网络组组长
学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电机工程博士
研究领域:网络通讯、分布式多媒体系统、视讯影像处理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m.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926908
5.备注:
有点长
作者: tasogare (tasogare)   2015-10-26 22:00:00
名字听起来就是民进党的
作者: watashiD (watashiD)   2015-10-26 22:00:00
现在就是两种看法,有人认为开放中资多少能撑一下
作者: FannWong (AJ~1985)   2015-10-26 22:00:00
男哥 跨行喔 厉害
作者: chej   2015-10-26 22:01:00
打球的 表情一直很认真 但很会失误
作者: bulcas (神火)   2015-10-26 22:03:00
可是哥,台湾 IC 设计龙头叫政府要开放中资入股欸
作者: sinon2mayday (公馆金城武)   2015-10-26 22:03:00
内野工具人了不起喔
作者: randolph80 (S4PPH1R3)   2015-10-26 22:13:00
锁在中国不就是kmt最爱的事吗?
作者: ntuEECS5566 (快枪侠)   2015-10-26 22:17:00
看到男哥先嘘,我男过
作者: FMANT (OE)   2015-10-26 22:20:00
他是ICS的吗???
作者: cm87 (Happy~)   2015-10-26 22:32:00
教授有点恼残.哈哈.不了解状况人家不用投资.靠华伟就赢你了
作者: vincentkuo (甜瓜)   2015-10-26 22:33:00
讲的很直接
作者: cm87 (Happy~)   2015-10-26 22:34:00
对面是中共.这里是国民党. 国共内战输了一次.这次一样~~
作者: CrackedVoice (做條下輩子狗吧!)   2015-10-26 22:35:00
男哥不打棒球了?
作者: Dethklok (deathclock)   2015-10-26 22:40:00
推推
作者: bobogei81123 (bobogei)   2015-10-26 22:45:00
我nan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