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联合
2.完整新闻标题:
是谁逼大学生变成“妈宝”的?
3.完整新闻内文:
●让大学生变成妈宝的,是升学制度和家庭经济环境的改变?
●孩子其实也不想妈宝,但为了孝顺、让父母不寂寞而不得不当?
●妈宝若是“家庭幸福”的象征,“适度”的妈宝不可以吗?
每到大学开学,“妈宝”就成了热门议题,大学教授不时在媒体上感叹“妈宝”学生越来
越多、令人头痛。
但成为妈宝,真的都是大学生的错吗?
我们甚至想问:妈宝错了吗?
有没有可能,“妈宝”反而是一种反映家庭幸福的“指标”?
在解释我们的论述前,还是先简单定义一下何谓“妈宝”吧!
什么是妈宝?
“妈宝”(或“爹宝”),泛指无法独立的人,凡事依靠爸妈,无法做决定,也不能负责
任,天大事都由爹娘来扛。
照理说,学生进入大学就代表是成年人了,应该要独立生活,但许多学生却表现出脱离不
了爸妈的“戒断症状”,且看台大学务长陈聪富、教育部长吴思华当政大校长时的观察:
1. 新生搬宿舍,爸妈满头大汗提行李、打扫宿舍、铺床,学生却低头玩手机。
2. 新生座谈会,家长提问有无洗衣机、几点熄灯,或宿舍有没有热水等生活琐事。
3. 家长打电话替学生请假,或学生要被当了,爸妈跟教授求情。
4. 学生暑假要到新疆交流,有家长想跟着一起去。
5. 学校办活动,家长也想当志工。
6. 学生不会用洗衣机,将衣服寄回家或带回家给妈妈洗。
但是什么造就妈宝呢?
都是孩子的问题?
一般来说,媒体习惯将妈宝问题指向孩子太懒散、不愿独立;若先从“孩子的问题”的角
度来观察,妈宝问题也许可归咎于“升学制度”和“家庭环境”。
1. 升学制度
现在的升学制度让不少孩子从国小起不断补习,一直拼到高中,就为了上好大学;爸妈为
了孩子前途,只希望他们尽量把握时间、好好读书即可,别花时间做家事、上下学由父母
接送以省时间。
结果,孩子上大学前,多只关注课业,却无暇顾及生活上的琐事,或练习做人处事,生活
经验狭隘单薄;当进大学后开始要一切靠自己,他们的“生活失能”情况就原形毕露,需
要继续仰赖父母的支援照顾。
2. 少子化和经济优渥
几十年前,台湾经济尚未起飞,加上大部分家庭兄弟姐妹都很多,孩子根本没机会当“妈
宝”。
彼时爸妈忙着打拼赚钱,没时间照顾孩子,而家中身为兄姐的孩子们,可能国中毕业之后
,就要出去打工以支付家庭支出(许多人甚至牺牲自己的学业,就为了让弟妹读高中或上
大学),很早便得学会独立。
现在则不然,不少家庭经济状况很不错,使父母有余裕把心思、重心放在小孩身上,加上
少子化,多数家庭只生一到两个,因此孩子更“集宠爱于一身”,且越来越被保护、和父
母分不开,变得“妈宝”起来。
台科大学务长王朝正、北科大校长姚立德都曾指出,毕业自高职的学生“妈宝”比高中毕
业生少,因为技职体系出身的学生,家境多半没那么优渥、经济也较弱势,所以早早开始
接触职场、协助家计或赚学杂费,个性独立、难当“妈宝”。
“逼”孩子变成妈宝的其实是父母?
谈到这里,你可以发现我们用了“被”字。
是的,我们认为孩子“妈宝化”有部分是被动的,而主动“逼”他们变成妈宝的,正是父
母。
为何父母要“逼”孩子当妈宝,可能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1.东方父母习惯“孩子是我的”
东吴大学社会系副教授吴明烨曾指出,东西方对教养孩子的方式与观念大不同。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发展”,父母的角色像是教练一般,他们习惯从孩子小时,便开始培
养孩子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例如给孩子独立的房间、空间,要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
。
但中华文化“以家庭为中心”,强调家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吴明烨指出,在华人“管教”
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仅要求孩子、也自我牺牲奉献,恩威并重地传达对子女的感情。
东方父母较不习惯放手,总觉得孩子不论到了几岁都“还是孩子”,而且“是我的东西”
,从找工作到结婚生子,大小事都要管,即使孩子早长大了仍放不下心,老要“抓紧紧”
。
2.孩子独立,父母“被需要”的需要怎么办?
“一想到女儿长大,以后不能再接送她,她也不再需要我了,就觉得好寂寞、好失落…”
一名女儿才读国小的妈妈担心道。
五、六年级的父母孩子生得越来越晚。根据主计处的统计资料,民国70年时,30岁以上才
当妈妈的比率是28.8%,但民国89年,30岁以上才当妈妈的比率却升为35.5%。
换句话说,近年大学新鲜人18岁离家时,许多父母(特别是妈妈们)也正逢觉得不安、怀
疑自我价值的更年期和中年危机(女性约50岁上下)。
孩子不在身边,作为父母的“存在价值”,也就是长期奉献、付出的对象突然消失,没被
人依赖,就易觉得空虚难耐;若平时没有其他生活重心,多把注意力摆在孩子身上的爸妈
,更会感到自我被否定而受不了。
所以,才会出现父母跟孩子到学校“干预”选课、到宿舍帮忙打扫的怪象,表面上是父母
放心不下孩子,实际上却可能是父母想“黏”小孩,以延续自己“被需要”的感觉,只是
他们没有自觉而已。
孩子扮妈宝:不想伤爸妈的心
因而成为“妈宝”的孩子,则是出于孝顺和不想让爸妈伤心,所以默默、善良地“配合演
出”。
黄姓大学生说,其实自己可以把生活打理地很好,但每次妈妈来宿舍看他,他都还是要刻
意留一些“家事”给妈妈做,不然妈妈找不到可以帮忙的地方,就会一脸失望,让他很不
忍。
已出社会一段时间的林小姐,则是每天都要推掉和同事朋友的饭局、回家吃晚饭,“要不
然做饭的爸爸会难过。”
在社群网络出现后,父母在对孩子的情感依赖有了新的、具体的出口可以传达。
然而即使电信广告要我们大声说爱,爸妈们可能还未习惯,不善表达的、不习惯对孩子撒
娇的,就只好把“我很想你”改成“我要对你好”。
其实有点像在追男女朋友时,不小心变成工具人一样。
于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在孩子谈及生活琐事或小小抱怨时,转化为“我去帮你打扫啦”、
“衣服拿回来我们帮你洗就好”,仿佛这样和孩子的连结就能重新建立起来,而不是和孩
子一起讨论解决方法,或是缓解、处理情绪。
大学顾虑出钱的家长、宠坏学生的爸妈
再回到大学生要“转大人”脱离“妈宝”行列的问题,其实大学扮演关键角色。
吊诡的是,台湾的大学一方面希望爸妈放手,让孩子独立,一方面却又顾虑付学费爸妈有
意见,事事都让家长参与。
例如几次采访各大学入学典礼时,记者发现许多学校会邀请家长观礼,或举办亲师家长座
谈,有高中老师不以为然表示,高中入学典礼并没有让爸妈参加,“为什么大学要邀请家
长?且连台大等顶大都这样!”
而学生成绩不好快被二一时,学校怕开除学生、家长会抗议,也会马上通知家长,结果太
照顾家长的安全感、宠坏他们,且造成学生无法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难怪“妈宝”多
多。
大学在给予学术教育之余,要培养出怎么样的大学生?或许该好好“知行合一”一下。
是亲子也是朋友,相伴却被贴标签
不过,“妈宝”真的就这么不堪、该被骂被取笑,不能存在吗?
近年亲子关系改善,不再彼此刻意疏远以保敬意,也开始敢开口大声说爱,爸妈跟孩子间
,既是亲子、也是朋友关系。
但跟爸妈关系好被归为“宝妈”一事,让不少子女颇有微词,他们认为,儿女跟爸妈像朋
友、很有话讲,也是一种孝顺,为什么要被苛责?
访问数位大学生或毕业后进入职场者发现,他们虽生活独立,却因跟常贴心陪伴爸妈,结
果也被周遭人当成“妈宝”,觉得很有压力,且很介意。
例如有受访者的母亲因关心孩子,主动表示要陪进入职场的女儿找房子,女儿却很担心因
此被房东视为“妈宝”、不放心租屋给她,因此挣扎要不要让妈妈跟。
甚至有小学生也受媒体舆论影响,因为担心被贴上“妈宝”的标签,不敢让妈妈牵手,让
妈妈相当错愕。
男妈宝,社会生存压力大
且不得不提一下,虽然两性平权,但男“妈宝”和女“妈宝”境遇大不同。女生若跟妈妈
关系好,即使被朋友称为“妈宝”,不少人仍可一笑置之。
但男生就不同了,若女生发现男友跟妈妈关系很好,很黏妈妈、非常听妈妈的话,则女生
会很担心交到一个“妈宝”,甚至可能因此放弃这段关系,让男生压力不小。
其实,只要爸妈对儿女的关心得当,孩子别是那种到了30岁还要被爸妈逼去考公务员,事
事被爸妈牵着走的“重度”妈宝,象征家庭幸福的“适度”妈宝,有何不可?
联合报/陈智华、陈皓嬿、杨政勋、新媒体部吕绍齐 制作
图/报系资料照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a.udn.com/focus/2015/10/10/13283/index.html
5.备注:
妈宝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