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圈其实是最保守封闭的行业;人才断层是台湾整体社会的问题,不是演艺圈的特产。
而事出必有因,以病理的角度来看,这场病最远要朔及三四十年前台湾钱淹脚目的时代
。那个时代台湾钱太好赚,节目内容早已趋向单一,既然这些节目最容易吸引观众,干
嘛砸钱、浪费时间去想其他种类的戏剧与节目? 惰性思考之下上至老板,下至观众自然
没有求新求变的想法,电视机前的观众就像是被眷养的猪每天欢天喜地的吃著馊水还感
谢主人。
二十几年前,演艺圈染上流行性病毒,这个病毒叫做谈话性节目,这种节目的兴起是第
二个警讯。台湾经济已经出现明显的瓶颈,掌握资源的人变得更保守,自然会把钱投放
在容易回收的地方,而有什么比谈话性节目C/P更高的? 请几个大牌艺人,发几个通告艺
人谈谈自己的私处有多水嫩就完成了一集,嘻笑怒骂俨然成了创意的代名词;插嘴、抢
话、断章取义、消费少数族群早已成为常态。
因此某个谈话性节目能拨放多年,不是这个节目有多优质,是它够垃圾。
与日本漫画花了好几十年培养出一群固定观众、口味与剧情套路一样的道理,台湾现在
的综艺节目,正在收割过去喂养民众所产生的收视惯性。思想、美感都可以靠教育、文
化霸凌与疲劳轰炸培养了,你以为你所想看的东西是你所想看的?
时间回到现代。繁荣、兴盛的台湾早已走下坡,大老板们当然只会聘请已经有名声、老
牌的艺人来主持这些垃圾节目。B电视台看到A电视台的节目这么红自然会争相模仿,因
为“抄袭只是看你敢不敢”而已。于是节目类型走向单一,内容创意靠抄袭,整个环境
弥漫着相同的气氛下,有谁敢期望自己提出的创意会被接纳? 反观外国的某些节目与脱
口秀艺人,已从早年的耍憨扮蠢博君一笑,发展成用民众忽略或视而不见的社会议题为
题材的喜剧节目。
结果,理应最具创意的演艺圈成了台湾最保守的行业;内容应该因地小人稠而争相斗
艳、百花齐放的演艺界成了一摊死水。而相同的病毒早已在日本动漫界、美国好莱坞
等地传染,也早有先知提出警讯,只是没人鸟,因为他们忙着赚钱,谁管你什么远见
与未来。
没有远见、缺乏胆识、早已失去的转型契机、新人永远没有舞台与空间才是台湾整体
的病因,相同的病毒早已在台湾职场上肆虐多年了。
人才断层? 少自以为是了,演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