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oo.gl/XTt6an
老街“卖的东西都一样”怎留游人心
2015-09-10 03:44:20 联合报
记者游文宝、林麒玮、连珮宇、王柔婷、赖佑维/连线报导
“几乎全台老街都卖一样的小吃及纪念品”,万能科技大学观光休闲系老师蔡孟桓说,各
地老街应各自有特色文化,但现很多游客已不特意挑某地的老街逛,“因为每条老街卖的
东西都一样”。
“传统价值消逝,小吃文化兴起。”新竹县文史工作者姜信淇指出,老街卖地方产品是好
事,但现在北埔老街上的东西绝大多数不是在地人经营,都是外地人为了商业利益,聚集
在此。
蔡孟桓表示,很多游客逛大溪老街“吃完就走”,顶多买一点大溪豆干,却不愿多停下脚
步,抬头看看老街上方的巴洛克古建筑。
“最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目光被种类繁多的小吃吸引住了。”蔡孟桓说,如果把这些老建
筑当作卖点,透过政府、民间的力量去推动及行销,相信可以拉回游客的目光。
相较许多老街“变脸”,莺歌、金山、三坑老街仍保留原貌。
莺歌老街是陶瓷业最早的聚集发迹之处,全长二百五十公尺老街,八成以上是陶瓷店、陶
艺家工作室,与手拉坯DIY体验;剩下两成为小吃店。
地方文史工作者何振源说,尽管日用陶瓷工厂大部分都外流到劳力低廉的东南亚和中国,
但莺歌陶瓷的技术仍是亚洲地区数一数二,莺歌陶瓷的釉料变化与彩绘特别受到中国客喜
爱,每年都有大陆商人到老街采购。
桃园市龙潭区的三坑老街多由在地人经营,阿香菜包、牛汶水凸显客家特色。文史工作者
张智宇说,三坑老街多能够保存传统文化的主因,在于居民的团结。
新北金山老街不到一公里长,但商家多半保留在地特色,广安宫前的手端鸭肉、卅年以上
的饼舖、面摊等老店人气不减;尤其早市仍保有传统赶集,在市集里可依不同产期买到当
地特有的红心地瓜、跳石芋头、赤壳箭竹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