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FB:https://www.facebook.com/MaYingjeou
民国34年(1945年)9月2日,
日本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向同盟国递交无条件投降的《降书》。
70年后的同一天,我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及庆祝104年军人节活动,
并颁发“抗战胜利纪念章”给在场多位参与过抗战的先进们。
近年来,“谁领导抗战”的争议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我必须严正地指出,民国26年至34年(1937-1945年)间,
中华民国抗日战争的领导者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
十年前,抗战胜利60周年时,中共曾经肯定国军领导“正面战场”,
但强调共军在“敌后战场”的领导,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事实上,随着大量史实公开,我们可以清楚看见,
抗战期间不论“正面”或“敌后”,国民政府始终居于领导地位,
中共也不是“中流砥柱”。
1. 在22次会战中,中共唯一参与的所谓“正面作战”,
是民国26年的“平型关战斗”,歼灭日军500余人的辎重部队。
此后,中共就转往敌后从事游击战,采取尽量避免与日军正面交锋的策略,以保存实力,
并吞地方部队,甚至攻击国军,扩大自身地盘。
2. 抗战8年268位殉国将领中,仅有1位前八路军的少将副参谋长左权属于共产党,
其余267位均不是共军。抗战过程中,国军伤亡人数超过320万余人,
共军伤亡为20万余人。
3. 1941年我国对日本宣战,加入同盟国,蒋中正出任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
1945年,日军无条件投降,
出席9月2日东京湾盟军受降典礼的中华民国代表是军令部长徐永昌,不是中共代表;
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典礼,由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将军,
以中国战区全权代表身分,接受日本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签署的降书,
也不是中共代表出面。
当时全中国大陆分为15个区受降,15位受降主官都是国军代表,没有中共代表。
以上史实再再显示,二战期间领导全国军民抗战者为中华民国政府,不是中共。
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抗战是国民政府蒋中正委员长领导全国军民艰苦奋斗的结果。
这是客观的“史实”问题,不是主观的“史观”问题。没有抗战胜利,
就没有台湾光复,中华民国就没有现在的和平与繁荣。
长期以来,中共自称其领导抗战,共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忽视国民政府领导全国军民对日抗战的事实,令人十分遗憾。
八年抗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规模最大、死伤最多、影响最深远的民族保卫战。
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同为炎黄子孙,都应该忠于抗战史实,永志不忘。
大陆当局已经不是70年前延安时代的格局了,应该有完全不同的高度与胸襟,
大陆当局应以“面对历史,实事求是;面对老兵,将心比心”的态度,
公开表示“八年抗战是由国民政府领导、中共参与辅助”,既符合事实,也展现高度,
才能获得海内外华人的肯定。
此外,近来国内对台湾人的抗日与抗战有一些讨论。
我绝对尊重不同族群的历史记忆,也明白人民面对时代与命运,
有许多无奈与感伤。但是台湾人反日与抗日,要比大陆人民至早少30年。
许多前辈,为了反侵略与反殖民前仆后继,付出心血乃至生命。
例如新竹的姜绍祖、吴汤兴、徐骧,台中的林朝栋、
“抗日三猛”林少猫、简大狮、柯铁虎;台南“?吧年事件”的余清芳;
雾社事件的莫那鲁道。
推动非武装抗日,争取设立议会、自治民主的林献堂、蒋渭水、廖进平等人。
这些史实都证明台湾当时虽然为日本的殖民地,但他们效忠的祖国并不是日本,
这个事实,不容任何人“选择性遗忘”。
于右任先生的名诗句:“不容青史尽成灰”,就是我的基本信念,
也是中华民国面对国史应有的态度。庆祝抗战胜利,不是要挑起仇恨,
而是要谴责侵略;不是要炫耀胜利,而是为追求和平。
出席“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104年军人节表扬大会”
谈话全文连结:http://goo.gl/S3YK5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