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为啥台湾数奥得主没人拿费尔兹数学奖

楼主: bsd44lite (无心插柳柳橙汁)   2015-09-02 01:24:53
※ 引述《benjamin0126 (台湾健儿加油)》之铭言:
: 台湾人很迷奥林匹亚竞赛
: 金牌都不知道拿几座了
: 但还是没人拿费尔兹数学奖
: 相较之下欧美的数奥得主
: 在研究上的成就也都很亮眼
: 算是能够兼顾考试、比赛和研究品质的
: 像陶哲轩是数奥金牌,同时也拿下费尔兹数学奖
: 究竟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 难道国外学者比较聪明吗
: 还是有其他原因
以指为月的奥林匹亚症候群
学生以竞赛数学来判断自己有无数学能力,但数学竞赛和成为数学家是两回事。
撰文/翁秉仁
近来接触一些向往数学的高中生,惊讶的发现很多学生是靠竞赛书籍、科普书或维基百科来加强数学。奇怪的是想读数学为何不直接学习微积分或线性代数,这是从前热爱数学的学生都采用且显然合理的方式。
其中尤其是竞赛书籍,俨然取代课本成为“正确”学习数学的路径,这种认知已经存在一段时间,被整个教育环境给强化了。我认为这和1992年台湾开始加入国际数学奥林匹亚竞赛(以下简称奥赛)所引发的热潮,有着莫大的关系,姑且称之为奥林匹亚症候群。
奥赛和运动竞赛很相似,可以锻炼、切磋、认识朋友。在不同文化里,奥赛和运动竞赛的社会效应也差不多,反映不同文化的特色。不过两者有一个显著差异,运动就是运动,但数学奥赛和成为数学家似乎是两回事。
奥赛名人与数学大奖费尔兹奖得主陶哲轩和高尔斯都曾经讨论两者的差异。他们认为数学研究需要的人格特质与研究策略都大不同于奥赛,而奥赛常用的初等数学更和现代数学大相迳庭。高尔斯就说:“天才绝非充分也非必要……数学的重要贡献都来自乌龟而非兔子。”(要慢不要快)宗师级的俄罗斯数学家盖尔芬德更开玩笑说:“只有抓跳蚤才要快。”
这些观察可以用数据来检验。若以数学大奖做指标并假设奥赛高手具有年轻的冲劲,我们选择鼓励年轻人的费尔兹奖(40岁以下)与欧洲数学奖(35岁以下),而且只考虑奥赛开办之后的资料,发现这两个奖项得主只有约30%在奥赛得过奖,高达七成与奥赛无关。
换个角度,只考虑奥赛成就较高者(至少两金一铜),1995年之前达阵的“天才”绝大部分(35位)留在数学界,表现普通,只有匈牙利数学家罗瓦兹获得沃尔夫奖(与他四年同期同队也获得三金一银的培立康,则投入奥赛培训)。1995年后的奥赛“天才”因年资尚浅暂且不论,有趣的新现象是其中许多人转入电脑、经济、金融领域,或者直接就业当财务顾问。
费尔兹奖得主佘斯顿说:“数学竞赛强化‘数学基因’的刻板印象。强调快,却付出深与思的代价。”他特别指出“这让许多比较慢,练习不够多的人很受挫。”这种效应具普遍性,一旦教育环境过度强调奥赛就会发生反挫,这与台湾奥林匹亚症候群的现象若合符节。
作者: reverie1996 (daydreaming maker)   2015-09-02 01:30:00
重复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