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史课纲争议中其中一项最被讨论的地方,就是当年的国语政策,
不但没有像皇民化国语运动用奖励的方式,鼓励台湾民众多学习统一性语言(日语),
反倒用限缩各民族母语(含日语)的手段,伴以惩罚性措施(如挂狗牌),
只能让台湾民众独尊汉语。
虽然当年的国语政策到后来饱受批评,却意外的以这个统一性的语言,
变成了台湾各民族的沟通桥梁;吊诡的是,当年被强制推广的注音符号和正体中文,
反而变成了台湾人对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来文化入侵的标记(如注音文),
藉以凸显台湾人和中国人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发音和拼写等差异性。
另外台湾曾有所谓的“通事”这种专门的翻译行业,如果台湾当年没有强推国语政策,
那么各种母语的翻译,如台客双语、中台双语、中客双语等翻译会蓬勃发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