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ynmeow (喵卡莉 )》之铭言:
: 当然有一部分是社会风气跟以前的KMT殖民有关系
: 但让俺这个8X年生的年轻幼女回一下
: 其实俺那年代国小课纲就开始上一堆台湾史 还有台语课
: 要说政府打压是不太有 (就算还是有本篇也不讨论
: 但有些时候小孩子就是很现实
: 平常大家在讲国语 有些爱讲台语就自然会被归类
: 而很遗憾也很现实的
: 大都是可能家庭较不富裕的 像是父母做粗工 或是隔代教养
: 自然社会地位较低 所以就会得出原原PO的结论
: 想当年俺小学时也说过 "讲台语以后会比较穷"
: 然后被我爸打巴掌 XDDD
: 没办法咩 就像乡民想到八尬囧会直觉想到混混一样
: 话说这年头其实已经不一样惹 讲国语台语都站两边
: 全民CCR
: 讲英文的最潮
恕我直接引用管仁健大大的文章
请大家参考一下
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7-20/62423
条仔姊为什么要用台语演讲
新头壳newtalk 文/管仁健
发布 2015.07.20 | 01:02 PM | 更新 2015.07.20 | 01:03 PM
管仁健认为,政客在选举期间秀出几句台语拉票,这不等同于有包容心看待异文化。图:
新头壳资料照片
闹了几个月,《条仔姊选总统》的闹剧总算演完了Part1。7月19日上午,国民党正式提名
条仔姊参选2016年总统,而她也发表演说,强调若当选一定恪遵宪法,依循国民党政纲,
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坚持台湾优先、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下午又以“勇敢承担、疼惜台湾
”为题发表演说。
当然,对条仔姊前半部用标准国语重复小时候演讲比赛的台词,乡民们当作放屁即可,该
凑热闹的是条仔姊后半部刻意用台语说的这些:
“各位乡亲朋友,我阿柱是艰苦人出身,自小家境不好,我的爸爸从绿岛关回来40年没头
路。但是我不怨天、不怨叹命运,也无怨恨的心,咱台湾人说番薯落土不惊烂,一枝草一
点露,我相信只要咱们认真打拼,人在世间就有希望!阿柱和大家同款,拢是靠自己打拼
,一步一脚印。我过去是老师,我了解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我吃过苦,我知道基层百姓赚
钱顾三顿的辛苦。我的妈妈做过女工,我也了解做工人的艰苦。如果阿柱若当选总统,我
一定是一位最了解基层、最了解老百姓、最重视公平和正义的总统。”
在乡民的刻板印象里,2009年条仔姊在立法院,还提案删除4,000万元首度试办的闽南语
认证考试预算,2月28日遭到多个本土民间社团,在立院前以“228母语屠杀”抗议。2015
年6月,她被媒体问到要如何获得南部选民认同时,就用台语回应:“南部人要搏感情,
很好相处,多走走,就知道阿柱是什么款的人。”如今外省籍又是“蓝统北”的条仔姊,
真的用了台语演讲的必杀技,感觉上台语是比本省籍的蔡英文更“轮转”,部分乡民就紧
张起来了。
但这也就是部分乡民的盲点,真正的高级外省人如马英九、宋楚瑜、郝龙斌之流的官二代
,从小脚不用踏在肮脏的土地上,因此,今日即使为他们准备了台语演讲稿,说得依然
2266。可是在底层社会里的外省人,台语即使无法像叫卖哥、猪哥亮那么流畅;不过要沟
通也不成问题。
因此,乡民要关注的不该两党候选人的省籍,也不是她们2人台语的流畅度或腔调问题,
而是要观察条仔姊对于台语所代表的台湾文化意涵,是否能有文明人的包容(无须提升到
“认同”的程度)?
政客在选举期间秀出几句台语拉票,这不等同于有包容心看待异文化。乡民们应该听说过
国民党曾打压台语,1973年3月15日中午,黄俊雄以台语播出的布袋戏《云州大儒侠》,
因为“妨害农工正常作息”,被迫播出史艳文到灵空寺落发出家的“完结篇”。但当时还
是小学生的我,一开始跟大多数同学一样,也不相信布袋戏是被“禁播”。
因为在此之前的3年,台视每天中午都是播布袋戏,《云州大儒侠》为了与另一出《六合
三侠传》轮播,也播出过类似的完结篇,但几个月后又“复播”,史艳文又活了;所以我
们这些小鬼,完全不相信史艳文这次是真的“死”了。
直到为了配合政策,4月8日下午起,黄俊雄制作的第一出国语布袋戏《新济公传》,每周
日在台视播演出半小时,但收视率不佳,没多就停播,从此,无论台语、国语,电视布袋
戏的时代都告终结。到这时我们这些小鬼才相信,史艳文真的“死”了。
国民党究竟是要禁布袋戏吗?还是要禁黄俊雄?其实都不是,否则同样是黄俊雄制作的国
语布袋戏《新济公传》,不会立刻在台视接档。那么就此推论国民党是要禁台语吗?也不
全然是。简单说黄俊雄的台语布袋戏会被禁,关键在於戏里使用东洋或西洋流行音乐。国
民党不会笨到要全面禁台语,否则怎么会有台语播出的《今日农村》《农村曲》或农渔业
气象?
1972年暑假,台视推出了一部出充满青春气息的台语连续剧《青春鼓王》。包容一点的说
,这是复古台客版的《海角七号》;客观一点的说,这就是混合山寨版的《温泉乡的吉他
》。剧名是抄香港邵氏1967年出品,由陈鸿烈、何莉莉主演的《青春鼓王》,男主角造型
则参考《养子不教谁之过》的詹姆士狄恩,剧情则参考小林旭的《流浪之歌》,男主角名
字则来自柯俊雄的《再见阿郎》。
在当年物资贫困的台湾,这种集合国、台、港、日、美共5大元素的台语电视剧,比今天
自称本土的那些电视台,歹戏拖棚的长寿剧好看几百倍。无奈国民党当时对台语的政策就
是:台语剧若是低俗,只能吸引乡下的、年长的、工农阶层的观众就没关系。但若是有了
新元素,会让都市人、年轻人、中产阶级者喜欢,就一定要想尽各种方法查禁。黄俊雄布
袋戏《云州大儒侠》如此,《青春鼓王》也是如此。
男主角江浪星运不顺,本来是台语片时代的红星,台语片没落后消沉落寞许久,直到31岁
才在该剧中演一个生性沉郁,能文能武的卖唱者,一夕爆红后,台视统计收到4856封女性
观众的“情书”。
但江浪在剧中年轻叛逆与时髦率性的造型,却直接用台语发音,终于触怒了国民党。1972
年8月21日,松山分局在尚未警告的情况下,就直接派员到台视,会同节目部副主任李圣
文,把江浪的头发给剪了,并以违警罚法告发罚了他120元。
但被剪去长发还是小事,那年代秦汉,刘家昌、孙情、刘文正、高凌风等,只要叫得出名
号的男星,都被警方代“剪”过头发,唯独江浪最惨。根据1972年11月29日《联合报》第
7版报导:“台北市警局王鲁翘局长表示,关于男演员、男歌星留长发,警方也在取缔,
例如电视连续剧《青春鼓王》男主角,就是因为头发太长被剪过,还拘留了2天。”
一样是长发男星,省籍不同,处分竟然也不同;江浪比起那些外省男星,竟多了2天的牢
狱之灾,实在够倒楣了。
回头来看,今天条仔姊为什么会用台语演讲?关键就在于国民党的掌权者,那些高级外省
人对台语的认知,仍与40年前一样。就是原则上绝不用台语,但以下3种情况则鼓励多用
台语:
一是要用粗话骂人时。
二是代表说话人是反派时。
三是形容很苦、很穷、很倒楣时。
条仔姊演讲时,为了用悲情诉求,必须描述自己童年时是如何的“苦穷绥”,符合电视剧
中使用台语的第3要件,所以她用了台语。
当然,戒严时代电视里的“台语使用3要件”,如今也不该只用来检验条仔姊,对于民进
党的参选人,甚至对于所有电视台(无分蓝绿),播出的戏剧与谈话性节目,也都逐一检
验,自然就能破解国民党从戒严时代至今一脉相传的“魔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