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想了一些论点想跟众版友讨论。
大家觉得国民党的课纲内容有去台湾化 中国化的暗示
是的 敏感上来说 可能是有的。
因为国民党有它的目的和动机,但我觉得在这边牵扯到统独有点太复杂,在这我目前没
看到直接相关,所以我觉得可以姑且理解成 国民党想要增强他们在台湾的政治地位或是
希望抬升人民对国民党的良好形象。
但每个政党都有其动机,我觉得今天若交给民进党来编写课纲,难道就不会发生这种问题
吗? 民进党就不会夸大他们在争取解严的内容或是添加丑化国民党的历史描述。
其实我很怀疑,真的能编出所谓的中性语义的历史描述,又真的能找出所谓的专业不带有
立场的专业历史学家来编写吗? 以我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每个单词对于每个人民的观感
是不同的,每个人对于某些描述或事件都有个人的看法或理解,就像是一个半杯的水,
会有人觉得"完了,只剩半杯的水",但也会有人觉得"还好,还有半杯的水"。所以每个人
对于描述或一段文字的叙述会有其不同的看法或解释,我觉得这是必然存在且会发生的。
而不带有立场的历史专家又要怎么去挑选?怎么去评断?每个人会因为它的生活背景、理念
价值、学术思想、家庭环境等各方面而形成不同的人格,那每个人都有其角度和立场,
我们又要怎么觉得专业的历史专家是不带有立场的呢?当我们觉得这些人不带有立场,
某方面来说,我们这些人已经对他贴了标签、下了评断呢?而专业的历史学者又怎么摆脱
他自己的主观思维、摆脱他身为人所拥有的角度和立场,而以宏观全面客观的角度对历史
事件做描述呢? 我觉得很难。
另外,网络上了也出现一些声音,觉得说这些增添删减的内容看起来没有太大的争议,
但实际上暗涛汹涌、危机四伏。恩,我在这边先说我的结论好了,可能会和很多版友想法
不同,我觉得可能会影响,但我觉得这些影响是假的,也就是说,对于真正思考台湾未来
或热爱台湾的人来说,删减几个字或增添所谓的不是这么中性的字眼这些是假议题。
的确,我们曾受到课本上的误导,学到过不正确的史实。像是孙中山跟武昌革命其实一
点关系也没有,在我们以前的课本上,我们会觉得孙中山是个革命11次的伟大国父。
但现在我们发现这一切可能并非当初课本上所描述的情况。可是现在的我们确知道了真相
。在我看来,现实是无法掩盖所有的痕迹,尤其是我们现在这个便捷的世代。
什么争议、什么内容现在来说几乎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正反两面
的说法,看到两方的申论推论过程,看着这些内容,最后自己做出了判断,内化成我们
自己所拥有的知识。
就像是我们是当初念著国家编译馆所编撰的书籍,但我们最后有因此失去了判断是非、盲
目相信书本上的一切、被修改过的事实吗?不会,我们会发现那些被遮掩的事实,会发现
那些被构筑的谎言里有破绽,有了破绽、有了疑问,就会引发我们想探讨的好奇心,最后
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那今天如果未来热爱台湾或关心台湾的下一个世代,他们就不能
从书本中产生疑问?从生活中发生矛盾?而去网络上找寻更多相关的资料。如果这些热爱
台湾的年轻世代,会因为几个增减字,觉得台湾的核心价值就这样失去了吗?
会觉得台湾的这片土地的人事物就被抹去了吗?
我觉得不会,对于我来说,台湾就是我热爱的土地,我喜欢的故乡。并不会因为增添删去
某些敏感字而扭曲或影响我对台湾的印象。我心中的台湾就是一个长得像番薯的小岛,
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起共同努力打拼所拥有的美好世界,拥有着开放的言论自由和
满满的人情味。
最后,我想说我的结论:
我也觉得这次的微调课纲有很多争议,也支持反课纲的诉求,或支持新旧课纲并存的想法
。但我想说的是,很多时候大家在讨论议题时,都会扯到政党操弄、政治计算或参杂许
多政治分化。我觉得如果我们台湾人能在理性点,能把注意力关注在我们所应关注的议
题上,那会能让问题明朗化,但若大家只想挑起纷争、为反而反,用情绪处理问题,只会
让蓝绿两党觉得他们的招式是有效的,他们的分化政策是有用的。若想脱离这些政治恶沼
,我觉得我们台湾人一定要更理性,要更谦卑,要更能以平和的语气把想传达的话语传给
对方,做出有效的沟通。
P.S.因为想睡,可能打得有点混乱,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