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大件事:美国工业生产成本低得和中国差不多

楼主: Sparkle001 (Sparkle)   2015-07-01 21:16:06
→ w3160828: 也好 不想再看到MIC了 尤其是MIC假MIX的歪国货 07/01 14:31
→ watashiD: 好啦~台商终于准备要西进了^_^老子跟上 07/01 14:31
台积电, 富士康早就跑到美国了
台商离开中国鲑鱼回流台湾
大多都是在中国成本太高不能再呆下去, 才跑回台湾cost down
甚至生意收起来, 回台湾买房地产
台湾中小企收起中国的生意跑美国经营的不会多
※ 引述《Sparkle001 (Sparkle)》之铭言:
: ※ [本文转录自 CrossStrait 看板 #1LauZ8op ]
: 作者: Sparkle001 (Sparkle) 站内: CrossStrait
: 标题: [讨论]大件事:美国工业生产成本低得和中国差不多
: 时间: Wed Jul 1 14:29:20 2015
: 大件事:美国工业生产成本低得和中国差不多
: 中国经济的前景不乐观,“世界工厂”地位更难以保持。
: ╮(﹀_﹀")╭
: 《Fortune》杂志近日刊出文章,题为〈大件事:美国工业生产成本低得和中国差不多〉
: http://fortune.com/2015/06/26/fracking-manufacturing-costs/
: 《Fortune》杂志近日刊出一篇文章,题为〈大件事:美国工业生产成本低得和中
: 国差不多〉,当中有两个数据值得留意:今年大陆工业生产平均直接成本,只比美国低5%
: ;到了2018年则美国反而要比大陆低2%至3%。
: 练乙铮坦言,美国的工业生产成本急降,主要原因是生产力提升得很快速,而国内能源平
: 均价格则一直急跌。再者,虽然现在中国还比美国便宜5%,但他认为,那是微不足道,因
: 为如果减省掉长程运费、时间、罢工风险等间接成本,在美国消费的东西在美国生产,就
: 反为划算。如此,这部分产品,尤其是高技术、高增值、低污染的那些,可能就会由中国
: 生产转移回归美国本土。
: 至于档次稍低一点的,生产可能从中国转移到邻近的墨西哥,那里的直接成本现时比中国
: 低5%,人口比越南还多20%,而且十分年轻;余下低技术、低增值、高污染产品,也不一
: 定留在大陆,因为其他开始工业化的国家如越南、印度、印尼等的工业生产成本都较中国
: 低。
: 如此一来,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订单将会不断被分薄,“世界工厂”的地位难保。
: 《信报》特约评论员练乙铮今日在该报撰文,重申中国经济的前景不乐观,“世界工厂”
: 地位更难以保持。
: 他首先重提外国传媒日前报道,由汇丰银行赞助、5年来每月发布的两种HSBC PMI(制造
: 业、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将在本月底后“消失”。背后原因很简单:这两个指数,
: 一般先于大陆官方数据好几天发放,而数值则常常比后者为差,甚至有时官方数字显示经
: 济活动总量膨胀了,HSBC PMI却显示收缩,北京因而“不高兴”;汇丰大概是不想影响大
: 陆生意,于是停止赞助。
: 练乙铮提醒读者,量度工业环节景气的指标“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也是已经一连39
: 个月出现负值,最近更每个月掉四五个百分点,不知何时才会见底。
: 练乙铮:HSBC政治经济学.Hi-tech世界工厂.“47大限”快到了
: 一、拜拜HSBC PMI
: 上周五的《澳洲金融评论》(AFR)刊登了一则消息,大概会令所有长期留意中国大陆经
: 济状况的人士感到惘然:汇丰银行赞助、5年来每月都可在新闻里读到的两种HSBC PMI(
: 制造业、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将在本月底后“消失”【注1】。
: 上述以汇丰名义发放的指数,其实是一所国际商业研究机构Markit的资讯产品;汇丰出
: 钱赞助,得到的好处是HSBC这个招牌按时按候随着指数不胫而走走遍全球,十分醒目,广
: 告/公关效用巨大。不过,AFR的文章相当明确地暗示了汇丰割爱的背后原因:这两个指数
: ,一般先于大陆官方数据好几天发放,而数值则常常比后者低,甚至有时官方数字显示有
: 关的经济活动总量膨胀了,HSBC PMI却显示收缩,北京因而“不高兴”;汇丰大概是为了
: 不影响在大陆的市场开发,于是停止赞助。Markit表示,已经找到另外的赞助机构,也是
: 国际大户,不过不是金融业的。
: 北京“不高兴”有双重原因:经济情况已非常不妙,不容得一些外国机构不断“唱衰”
: 。AFR暗指,除了最近汇丰因发放政治不正确的PMI遇到麻烦,还有其他几个类似的事例。
: 其实,大陆对数据的管制一向非常严厉;几年前美帝驻北京大使馆网站发放该市的空气污
: 染PM2.5数值,竟遭中国外交部严词指摘,几乎酿成一场外交风波。不过,美帝有本钱企
: 硬,汇丰却因为要替股东赚钱,却不得不避吃眼前亏。
: 的确,大陆实体经济的增长,好几年来大体上都是下行,除了好几次因各级政府和央行
: 强力催谷,PMI才稍微高于50的荣枯线;有些具体数据,如量度工业环节景气的一个月度
: 指标──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已经一连39个月出现负值,最近更每个月掉四
: 五个巴仙,不知何时才会见底【注2】。
: 二、美国是下一个“新兴”世界工厂?
: “见底”是个周期概念,见底之后回升,升了又跌,周而复始。不过,大陆的制造业失
: 速下行,很可能是“大时代”里的新常态,伴随而来的是“世界工厂” 美誉的褪色。上
: 周五的《财星》(Fortune)刊出一篇文章,题为“大件事:美国工业生产成本低得和中
: 国差不多”,主旨并不新鲜,却有两个数据值得留 意:今年大陆工业生产平均直接成本
: 只比美国低5%;到了2018年则美国反而要比大陆低2%至3%【注3】。
: 数据出自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一份最新报告。BCG是继麦肯锡(McKinsey &
: Company)之后世界排名第二的顾问公司,研究实力强劲。早在2011年,当美国经济依然
: 泥足深陷于次按危机带来的“大衰退”之际,BCG就大胆预言:美国制造业将再次兴起;
: 大陆的最强卖点“低成本”则会在5年后基本上消失。今年再看数据,所说果然不差【注4
: 】!
: 美国的工业生产成本急降,主要原因是生产力提升得很快速,而美国国内能源平均价格
: 则一直急跌:2005年至今,西德州原油价格指数(WTI)基本持 平,天然气平均价格则跌
: 了75%。这个价格现象后面的原因主要就是美国的采能技术出现突破,业界普遍掌握了最
: 先进的页岩油气层水力压裂法(hydraulic fracturing,简称fracking)。过去10年,一
: 些国家用了这种技术采集油气,所钻的井的数目依次是:美国(101117)、加拿大(
: 16930)……中国(258)……。美国的工业用天然气价格目前是大陆的三分之一【注5】
: 。
: 中美之间那百分之五的直接生产成本差异其实微不足道,因为从美国生产商和当地消费
: 市场的角度看,如果减省掉长程运费、时间、罢工风险等间接成本,在 美国消费的东西
: 在美国生产,就反为划算。如此,这部分产品,尤其是高技术、高增值、低污染的那些,
: 过去在中国生产的话,马上就要回归美国本土生产;档次稍次一点的,生产可能从中国转
: 移到邻近的墨西哥,那里的直接成本现时比中国低5%,人口比越南还多20%,而且十分年
: 轻,年龄中位数是27岁,比中国大陆低 10岁。
: 那么,余下的美国市场所需的低技术、低增值、 高污染产品,是不是就都留在大陆生产
: 呢?也不一定,因为大陆的生产成本不仅直追美国,还迅速抛离其他已经开始工业化的国
: 家如越南、印度、印尼、孟加拉、菲律宾等国;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成本平均比中国大陆
: 低10%至15%,已经对大陆造成压力。
: 由此可见,10年之后的“新兴”低成本“世界工厂”,除了美国,还有好几个,当中技术
: 最高的当然是美国;技术中等的有墨西哥、泰国(泰国已经是日本 汽车供应除美、中的
: 海外市场的最大生产基地);处于技术低端的则有越南、印度、印尼、孟加拉等好几个,
: 古巴恐怕到时也会是一个竞争者。这些国家已经开始蚕 食、瓜分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订
: 单。如此,试问下行了相当时日的大陆各种工业生产指数,又怎么能忽然很快有转机呢?
: 三、2047已经望得见
: 人口学通常是这样给“世代的长度”(generation time)下定义的:所有女性诞下她们
: 的第一胎女婴时年龄的平均(对不起,人口学是十分“女性中心”的;男士请勿见怪)。
: 在女性教育程度比较高、结婚一般 比较迟的后工业社会里,根据这个定义,一代人大概
: 就是30年左右。按此可知,明年、后年出生的港女生下港孙女的时候,香港便到了2047的
: 大限。
: 我们(像笔者)这一代人以前习惯讲的是“97大限”,不过,拜当时的世界秩序和当年
: 大陆经济羽翼未丰等因素所赐,那个“大限”其实不是什么真的大限;反而,由于当时中
: 共碍于内外形势,要落足嘴头哄骗港人接受回归,给出各种诸如“一国两制”、“高度自
: 治”、“港人治港”、“五十年不变”、“民主普 选”等白纸黑字好条件,乃有97之后
: 10多年里的言论、出版、结社、集会等基本自由,其中有些方面存在的限制比港英时代还
: 要宽松。这无疑是一个奇蹟。
: 当然,97之后至今(?)的这种非常可贵的事实上宽松,百分之百是港人不断警觉、不
: 懈捍衞的结果,绝对不是京港当权派、专制者的欣然赏赐、核心价 值。可以这样说:97
: 之前说的“大限”给推迟了,成为“47大限”;而由现在起到2047年,之间的“中限”、
: “小限”,眼看会愈来愈多。如此,还可以寄 望港人靠自己的力量,在“病夫”已经变
: 成“强国”(假设“强国”不会变回“病夫”)的形势下,为2047及后出生的那一世代再
: 创一个奇蹟吗?
: 这个远观问题,是笔者在去年的占领运动场地里,在年轻人当中第一次听到热烈讨论的
: ,是他们的切身问题。我们这一代,年龄所囿,当时最常见的情绪不过 是“希望……在
: 有生之年……争取得到真民主”,因为我们当中活得过2047的恐怕没多少个,故2047之后
: 的问题不会想太多。这是一个深刻的世代差异,或 会直接影响今后香港社运的内容和形
: 态。
: 于是,政府的“政改”议案遭否决之后,民主派政党的领导马上提出“回到原点,重启
: ‘五部曲’,重开政改谈判”;而年轻人当中,却有黄之锋的一篇题为 “政改否决了,
: 然后呢?正视2047年的香港前途问题”的文章,文章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五十年不变,
: 然后呢?”那句。之前的一句这样说:“对我来说,香 港未来最核心的问题不是政改争
: 议”。这显然与政党要求的重开政改谈判,有截然不同的先后排次。
: 对“五十年不变,然后呢?”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很多种;黄之锋给出的是“港人必
: 须认清目标,准备争取在2030年以后实践‘香港前途 公投自决’,透过全民投票决定香
: 港未来,促使2047年后不管出路如何,也能得到香港人的民意认受,所以民主运动在后政
: 改时代理应超越普选与否框架……方可阻止威权政府由上而下地在2047年后把香港置于‘
: 一国一制’的死局下。”【注6】
: 当然,港人区区要求在普选一个特首的时候能够“公民提名”,也难似登天,那么,对
: 整个香港的前途进行公投,能够实现吗?如果大家认为不可能,就要想想到时极有可能出
: 现的情况:特府提请人大释法,把《基本法》第5条里说的“五十年不变”解释为“五十
: 年之后可变”,再把“可”字(“参照”梁爱诗说法)解 释为“须”;然后由人大决定
: 取消《基本法》,提出、通过香港实施完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产党要那么办
: ,到时那一代的香港人可拿它怎么办?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民主派要正确地决定今天、2015年要做什么、怎样做,得借用动
: 态博弈论里的“逆向归纳法”(backward induction)帮助思考:先问问2047年的时候要
: 争取到什么,然后回过头一步一步地逆向推理,得出2046、2045、2044、……2017、
: 2016,最后是2015年即今年必须做什么。除了这样想,还可以怎样呢?
: 提议年纪大一点的朋友拿黄之锋的文章来看看。
: 【注1】该份AFR本月26日的关于HSBC PMI的报道见
: http://www.afr.com/markets/market-data/hsbc-dumps-china-pmi-as-
: beijing-tightens-information-flows-20150626-ghwa1o。
: 【注2】大陆5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数字见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
: 150609/20150609103520076596510.shtml。
: 【注3】《财星》文章见https://fortune.com/2015/06/26/fracking-manufacturing-
: costs/;所引述的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最新成本数据在
: https://www.bcgperspectives.com/content/interactive
: /lean_manufacturing_globalization_bcg_global_manufacturing_cost_competitiveness_index
: /。
: 【注4】波士顿咨询公司(BCG)2011年那份报告全文在
: https://www.bcg.com/documents/file84471.pdf。
: 【注5】见2015年哈佛商学院Michael Porter与BCG合作的研究America's
: Unconventional Energy Opportunity,全文在
: http://www.hbs.edu/competitiveness/Documents/america-
: unconventional-energy-opportunity.pdf;各国钻井数目在p.18。
: 【注6】黄之锋文章全文在http://hkdash.com/post/12833;笔者提及的关键部分在这里
: :https://www.facebook.com/joshuawongchifung/posts/859493100809866。
: 《Fortune》杂志近日刊出一篇文章
: 题为〈大件事:美国工业生产成本低得和中国差不多〉
: 原文:
: U.S. Manufacturing costs are almost as low as China’s, and that’s a very
: big deal
: by Brian Dumaine
: June 26, 2015, 2:00 PM EDT
: https://fortunedotcom.files.wordpress.com/2015/06/gettyimages-472767502.jpg
: You don’t need to a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to know that the fracking
: revolution has been good for the U.S. What’s not so well known is just how
: competitive cheap oil and gas has made American manufacturing. BCG, the
: Boston consultancy, estimates the average cost to manufacture goods in the
: U.S. is now only 5% higher than in China and is actually 10% to 20% lower
: than in major European economies. Even more striking: BCG projects that by
: 2018 it will be 2% to 3% cheaper to make stuff here than in China.
: https://fortunedotcom.files.wordpress.com/2015/06/bri-07-01-15.jpg
: Part of the reason for the narrowing gap is that wages have been rising in
: China. And American companies have been boosting their productivity faster
: than many of their international competitors. But perhaps the single largest
: factor is that fracking has helped dramatically drive down the price of oil
: and gas that’s being used in energy intensive industries such as steel,
: aluminum, paper and petrochemicals. BCG calculates that U.S. industrial
: electricity prices are now 30% to 50% lower than those of other major
: exporters.
: “A 5% price discrepancy in manufacturing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doesn’t
: amount to much,” says BCG’s David Gee, “when you consider that US
: manufacturers face the risks of delay when shipping from China, the threat of
: port strikes, and the local investments and partnerships that Beijing often
: requires of foreign companies doing business there.”
: Lower energy prices can also open up new opportunities such as a using
: natural gas to power fleet vehicles and trucks, which would reduce American
: dependence on foreign oil and cut greenhouse gases. Natural gas can also be
: converted into hydrogen to power fuel cells like the ones in Toyota’s ( TM
: 0.98% ) Mirai passenger car. (The Japanese car giant will start taking
: orders for the Mirai in California this summer.)
: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cheap energy has encouraged players in various
: industries to earmark $138 billion for new U.S.-based investments. This
: spring, for example, the petrochemical giant Sasol ( SSL 2.92% ) started
: construction on an $8.1 billion ethane cracker at Lake Charles, La. And
: energy companies like Cheniere ( LNG 1.12% ) are building multi-billion LNG
: terminals on the Gulf of Mexico to export overseas, where natural gas can be
: three to four times more expensive than it is in the U.S.
: How long will America’s advantage last? Harvard Business School’s Michael
: Porter, who along with BCG issued a new report in June called “America’s
: Unconventional Energy Opportunity,” says that America has about a 15-year
: lead on other nations when it comes to fracking. The most telling number to
: make that point? The U.S. has 101,117 fracked wells, followed by Canada’s
: 16,990. By contrast China has 258.
: A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appears in the July 1, 2015 issue of Fortune
: magazine with the headline “Closing a Factory Gap, Thanks to Fracking.”
: http://fortune.com/2015/06/26/fracking-manufacturing-costs/
: http://www.post852.com/%E7%B7%B4%E4%B9%99%E9%8C%9A%EF%BC%9A%E4%B8%AD%E5%9C%8B%E5%90%B8%E5%BC%95%E5%8A%9B%E6%B8%9B%E3%80%80%E3%80%8C%E4%B8%96%E7%95%8C%E5%B7%A5%E5%BB%A0%E3%80%8D%E5%9C%B0%E4%BD%8D%E9%9B%A3%E4%BF%9D/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5-07-01 21:20:00
往东南亚的还是有,小型的资本不多,没人带是不会跟者走
作者: rainsmile (飘飘)   2015-07-01 21:3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