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苹果
2.完整新闻标题:挨轰装死 和信医师:预备好了,但病人没送来
3.完整新闻内文:
2015年06月30日12:33
八仙尘爆伤患众多,邻近新北市八里区的和信医院未收治患者挨轰“装死”。院方出面解
释为癌症专科医院后仍止不住砲火。
和信医院血液肿瘤科总医师宋孟达今天在脸书发表超过2千字的长文抒发个人意见,指出
“当时有电话询问我们能不能帮忙,我们是说可以,人员也有所预备,但最后病人没有送
过来。”
他在文章中表示,“我想EOC(紧急医疗应变中心)没将我们列在急救责任医院中,因此
没有送病人过来,也是合理。对于敝院到底能不能处理大范围烧伤,我想大多数整外医师
也会认为不可行。这不是有没有整外/ICU的问题,我们的工作人员几乎没有人有处理过大
范围烧烫伤的经验,经验甚至比一般的医院还少。”
宋孟达还说,“回头去看,我们是不是可以更积极一点,主动去分担一些轻度烧烫伤?像
有学长提到的,做为一个中介站?我想是可以的,这是我们没做好的地方。”(突发中心
/台北报导)
和信医院血液肿瘤科总医师宋孟达脸书全文:
我是和信血液肿瘤科总医师,我想出来说几句话。我想谢教授说的话,不管内容如何,很
少医界的人会信服。我还是出来说一下自己的心声好了,这不代表和信的立场。
我在实习的时候待过北荣,PGY待过林长,去年急诊训练也到过新光,网上诸多留言串中
的多半是老师、同学、同事、学长姐学弟妹,在临床上也都让我受益良多。
这两天,看到八仙的意外,我感到十分难过,这么多年轻的生命面临生命危险,谁能够不
难过?不过这件意外事件,瞬间使得敝院成为众所矢的,也是始料未及的。网络上的讨论
串,看到众多熟悉面孔文中激烈的抨击,心中更是难受。
大家常说的“双圣”是我们的原罪,他们有他们的坚持,但也有很多不合时宜的说法(ex:
过劳死),更多大家无法忍受的打高空唱高调。这对我们基层工作的人 有时也是相当不快
。我们有些长处和坚持,但正如吴元宏学长所说的:这些理想,不该是藉著贬低其他人来
凸显,我相当同意。我慢是一种障碍,我想我没有办法否 认高层的问题。每次遇到调侃(
特别是走急重症的朋友),我总是得尴尬的向他们表达歉意。
回到事件本身,这件事像滚雪球一样越演越烈,“见死不救”、“贵族医院”、“利益取
向”等等的词语都出来了,我们的基层人员也被安上“为虎做伥”等等的骂名,我可以理
解众多医护人员的情绪,也非常尊敬大家的辛劳,但我觉得还是得出来说明一下。
我想这整件事件可以分成几个层面来谈:
第一个层面是,我们到底有没有拒接病人?当时有电话询问我们能不能帮忙,我们是说可
以,人员也有所预备,但最后病人没有送过来。
我想EOC没将我们列在急救责任医院中,因此没有送病人过来,也是合理。对于敝院到底
能不能处理大范围烧伤,我想大多数整外医师也会认为不可行。这不是有没有整外/ICU的
问题,我们的工作人员几乎没有人有处理过大范围烧烫伤的经验,经验甚至比一般的医院
还少。
但回头去看,我们是不是可以更积极一点,主动去分担一些轻度烧烫伤?像有学长提到的
,做为一个中介站?我想是可以的,这是我们没做好的地方。
第二个层面牵涉到敝院的制度面,评鉴怎么过的?急诊怎么会这样?床位为什么要自费?
这身为一个体系中的小螺丝钉,我真的不知道,也无法辩解。但说“贵族医院”、VIP,
也太沉重,大多数病人也是得为费用困扰,我们也和台湾绝大多数的医疗人员一样,兢兢
业业的希望能用最少的资源让病人得到充分的治疗。有病人 会跑来我们医院寻求后续治
疗,我们也有病人会跑走,这是台湾医疗难以改变的常态。
第三个层面牵涉到过去院内长辈的言论,特别是关于急诊、过劳死和工时的言论,我想是
非常不恰当的,院内也没有人支持他偏颇的言论,然而这是我们的“原罪”,不管我们
赞不赞成,这位长辈都是代表敝院。而另外一位长辈,对于医疗的问题其实了然于心,可
惜他讲话的方式,常常让辛苦的一线人员觉得他是在无理批评。有些事讲得有道理,有
些事说来脱节,我想大家心中自有一把尺。其中言论让人气愤,我完全可以理解。在新光
急诊和很多师长学习时,我更是深有体会:在一个有巨大缺陷的系统下,人往往身不由
己,要谴责、要改变的是系统而不是在其中的人。医劳盟张志华医师曾到过敝院演讲,他
为医疗劳动、整个医疗系统所做的努力,没有人不敬佩的。
我可以理解诸多对于敝院长辈与医院的批评,但我觉得情绪化的言语是不必要的,若和信
(或是黄谢)贬低别人让自己显得高尚令人不齿,那贬低了和信也不会让自己变得更高尚。
第四个层面牵涉到整个系统 Yehan Wang 学长说得好:
“急救体系现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大不大? 紧急医疗备援量(包括人力物力)够不够?
各院库存物资的调配有没有问题? 健保资源面对突发灾害时的拨付问题(大家也都知道
这次一阵忙乱后,三个月后搞不好总额不变,点值稀释,踢退加乘)甚至搞不好还有后续
医疗纠纷的问题。这些制度面的修正与改革都是可以趁这次机会,民气可用时,逼政府
作出回应,甚至改变的,难道都比不上炮轰和信医院?网络上发酸文抒发一下平时的不满
很ok,但占据了舆论版面,不觉得太浪费也太可惜了吗?
柯文哲常说发生问题不是要找羔半献祭,而是要改正系统、重建系统,那请问那些自以为
在网络上是医界领袖的人,发脸书给苹果抄新闻的人,现在在做的是什么? 如果你认为
和信没有急诊一事是重要的,那应该问的问题是台湾是否容许部分医院不设有急诊?又台
湾是否应该有专科医院的存在?而这些(当然现在只有一个)没 有急诊的专科医院在大
量伤患出现时,在紧急医疗网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如果向来内斗内行的医界,无法
把讨论格局放大,只流于情绪抒发,跟借题发挥,那我一点也看不到系统性改革的可能
性。”
台湾遇到这么巨大的公共事故,我们每个人一定或多或少都跟那些受苦的人有联系(六个
人的小世界),看到一幕幕悲惨的画面,每个人一定都大为震惊与愤怒。我明白敝院在这
件事故上,应该能更积极的参予,而不是被动的等病人。而有些制度设计,或许应该受到
检视。
但是就算让和信医院从世界上消失,也不会憾动这整个系统。我们的敌人是绵密,精细无
所不在的的系统:救灾系统、物资传送、官僚系统、医护过劳、责怪的文化、让人心冷的
医病关系。医界、媒体、网友中这么多有识之士,相信都会辨识出来。
希望台湾能从这个灾难中顺利走出,这需要的不是什么“天佑台湾”,而是一个一个愿意
思考愿意行动的人。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630/638448/
5.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