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jkl029 (仙贝)
2015-06-16 17:45:07※ 引述《Hydrology (左冷禅)》之铭言:
: 刚刚考了某科期末考,
: 题目一发下来,挖赛!这根本要我默写课文阿。
: 这么难怎么写?
: 不作弊根本写不出来阿。
: 怎么会有人不作弊而答对呢?
: 那些考试不作弊的人到底是什么心态?
这是认知失调的一种。
*什么是认知失调?
一般而言,我们会认为自己的形象是正面的,
理性、聪明、有道德、富有正义感……等等,
很少有人会说自己就是个坏人。
举个例子,如果对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作问卷调查,
问他们觉得自己的成绩大概会落在哪里?
结果会有八成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成绩应该在班上前50%。
(剩下的两成若不是能对自己正确评价的人,就是缺乏自信的人)
而当有明显地证据显示我们的行为是不理性、愚蠢、或不道德时,
我们会感到不舒服,这便是认知失调。
http://i.imgur.com/HAuXinL.jpg
*当发生认知失调的时候,我们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当我们的行为(作弊)与认知(作弊是不对的)不一致,
便会产生认知失调。
为了降低认知失调,我们会采取以下行动:
(1).改变行为
→不再作弊。
但这么做就意味着我们承认自己的行为是错的,
这会损及尊严,故一般不会用这个方法。
(2).改变认知
→“作弊没什么不好”
“作弊哪里有错”
(3).增加新的认知
→“虽然我作弊,但大家也都作弊啊”
“不作弊就等着明年当学弟,我不得不作弊”
当我们用(2)或(3)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后,
便会更加仁慈的对待此种不道德的行为。
而若我们选择牺牲利益(用作弊拿高分)
来维持对自己的正面评价(我不作弊,我是个有道德操守的人)
我们便会对这类不道德的行为更加苛刻。
给直接end的人:
会认为作弊没什么的人大多都有作过弊;
会严厉斥责作弊的人大多都曾经因为别人作弊而有所损失
大概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