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我大体同意苗博雅在节目上的论述,
但她很显然忽略掉一个“大众所理解的死刑”的一个重要本质。
死刑对于社会而言...至少就台湾社会来说,
最重要的不是什么犯罪学上的吓阻理论、哲学上的正义原则,
而是很原始的,心理上的恐惧感如何宣泄的问题。
讲白一点,死刑能不能促进社会和谐是其次,它能安抚群众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拜拜不能让你考上大学,但是拜拜可以让你心安,
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仪式”。
像这两个礼拜一定会有人高喊“立刻执行死刑”,就是这种现象。
残酷的犯罪事件,导致社会开始紧张、不安全感上升,大众当然会需要宣泄压力的出口,
而执行死刑就是一种方法,
对集体而言是如此,对于个人而言,“给受害家属交代”更有这种功用。
换句话说,死刑的功能,“精神”上远比“物质”上重要许多,
一个社会如果还需要这种“精神需求”,也就是需要国家实行某种“仪式”抚慰大众,
那死刑就还有存在的必要,无关乎死刑本身正不正确。
从这个角度来看,统治者为了民调而执行死刑,就没那么值得非议了,
倒不如说,他履行了死刑最重要的功能,
社会不开心了,处死几个犯人让大家娱乐一下,有何不可?
而枪决可以不直播,但一定要广为周知:我枪决了几个人,有谁谁谁,犯了怎样滔天大罪
就跟古时斩首需示众,必须推出午门给大家扔菜头的意思是一样的,
而截至目前为止,若说台湾死刑政策有什么值得改善的地方,我会觉得有以下几点:
1.对争议个案太过轻忽:苗在节目提到去年(?)处死的个案,出现法院看了对岸公安局照片
就判死刑的问题...无论如何,降低误判还是必要的,有争议的案件还是尽量谦抑,能
缓则缓,否则别说死刑不可逆,光是国赔就是一笔冤枉钱。
2.国家并没有严肃看待“死”这件事:冰与火之歌这部小说最厉害的地方,就是第一幕就
给人相当大的震撼力─艾德是领主,而他亲自处决自己的臣民,以示负责。倒也不是要
总统或法务部长亲自拿枪扣板机,至少谁签的处决令,谁就要负责亲临现场观礼,事前
事后向大众郑重解释。
3.最后是执行方法,枪决嘛...一方面没打死的风险一直都在,另一方面这其实算戒严体
制留下来的产物,或许比照日本绞刑,或者注射药物等,这都可以再研议。
结论就是,“台湾社会没准备好接受废死”这句话看似逃避,但其实讲的恰如其分,
如果大众仍然需要死刑这种仪式,发挥精神上的功能来宣泄压力、舒缓不安全感,
那死刑就有存在必要。
或许有些人不需要这些仪式了(可能想到其他更高明的抚慰伤痛方法~whatever),
但在民调都告诉你,更多人无法摆脱这种需求时
死刑呢~或许还是继续维持比较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