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侯友宜:死刑可具体遏止杀人犯罪

楼主: DevilCool (灭顶男孩)   2015-06-01 10:56:41
其实侯友宜这边的说法
我印象中大概在民国92年就已经在正式的报告中提出过了
但从来也没有人正视过
而且他也不是某些废死人口中所谓的不养而杀
因为当时他甚至强力建议要尽速提高矫正归责单位的层级
以投入更多资源在矫正系统里
理由很简单:
因为现行的矫正制度根本是个废物
有人问说有没有数据
我可以很坦白告诉你
其实是有的
但是都掌握在相关单位手中
没有人敢拿出来砸自己脚
(例如毒犯再犯率高达98.x%,性侵犯也高达7成以上)
所以不管是官方或是废死团体
都不敢把直接的数据公开透明的让社会大众检视
只敢拿一些扭曲后的国外数据骗骗人
或是用一些无关痛痒的扭曲数据当文宣
(例如更生人在狱中做糕饼的所得每年总数有多少这样
实际上换算总所得/人数时薪可能连50都不到)
简直可笑+可耻
我并没有要否认矫正单位第一线人员的辛苦
但是上级就是一群猪脑
制度就是一个猪圈
你要他们出淤泥而不染
有这能耐早得道升仙了还在这当狱政人员?
战完猪脑~对不起我现在要开始战法律人逻辑
稍微有点理工概念的真的都很难了解台湾法律人逻辑到底是三小
因为所有理工概念、理论基础
几乎都是建筑在可观察、或至少可量化的数据之上
但台湾法律却不是
他们所谓的基础不过是几百几十年前一群学者讨论出来的结果
然后无视时代、社会的变化再不停根据自己的喜好往上、往外延伸
结果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一座浮在空中、没有任何数据基础的空中象牙塔
他们在争论的时候会跟你们说
xxx我们也是有数据基础三小的
问题是~你的基本假设就是错的
你后面计算再多都是屁话阿
1+1 = 2 都不是唯一解了
你跟我说你算三角函数会算得多精准
鬼才相信你
第二个问题就是他们很喜欢循环论证
你问他们为什么A是对的
他会跟你说因为B是对的
而B是对的是因为C以前这样搞
C以前这样搞又是因为D那时候情况决定怎样
而最后D那时候的情况就跟现在A一样
所以D是没有问题的
我他妈淦__妹的
问题大了好吗?
那等于你ABCD没有一个是有理论或数据基础在的阿
念理工的你用这种逻辑做出的论文
还不被教授死当+贴在系办公布栏让大家消遣阿淦
例如:
A.这个人只杀了一个人不应该判死刑
B.隔壁庭的那个杀了好几个人都还没判死刑
C.N年前有人杀了好几个人也没判死刑
D.N*10年前有人杀了一个人没有判死刑
或是
A.因为有司法冤狱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应该废死
(那我说什么时候你们这些第一线的要出来推动一下司法改革?)
B.法官不是神,所以我们不能要求每次都拖个三~十年且换了n个法官的判决100%精准
(那反应时间只有30秒到1分钟的医生为什么都被你们要求要100%精准处置?)
C.就像以前的某某冤狱一样,要是判死刑就无法回头了
(那请问一下自从那次冤狱后你们做了些什么改革来避免再次发生?)
D.所以为了避免司法冤狱我们应该废死
(淦你___跳针跳够没~该回答的问题都没回答阿淦!)
战完法律人逻辑
回头讲废死这件事
我个人的立场其实这几年一直在调整
从一开始的极度反废死
(因为那段时间跟被害人家属接触最多)
到中期有些动摇
(因为看到国家机器是如何对待持反抗意见的人
你们看看牢里二十多个死刑犯哪个被关到漏尿失智的?)
到现在决定就算要废死也应该是有条件跟渐进式的废死
(至少要有良好且数据上可说服人的矫正系统,以及适当的隔离措施)
但绝不会像现在这样根本随便都假释
然后也不敢公布那精美的再犯数据就口口声声说要废死
根本低能
马英九跟王清峰更不要说
根本就是低能废死的第一把交椅

※ 引述《naish1120 (听见下雨的声音)》之铭言:
: 1.媒体来源:
: 自由时报
: 2.完整新闻标题:
: 侯友宜:死刑可具体遏止杀人犯罪
: 3.完整新闻内文:
: 记者赖仁中/专访
: 中央警察大学校长侯友宜看过数百个命案现场,被残酷手法杀害后的尸体躺在那儿,它的悽怆与悲凉触动着这位资深警探的心灵深处,让他无法想像,冷血杀人犯不给受害人一丝生机,为什么现今会有一种声音说“要给死刑犯机会”、“请宽容他们”、“他们悔改对社会是正面的…”。
: 侯友宜说,在上位者、做决策的人应该第一时间去刑案现场看看,去感同身受现场的震撼及被害人的惨与痛,不能只看隔了一段时间后犯罪者表现悔过、无辜的外型,有了亲临现场的深刻体验,再来谈论要不要废除死刑。
: 他认为死刑是对重刑累犯的最后一个遏阻动作,实证上死刑存在,对遏止暴力杀人犯罪有具体效果,并不是一些人说的与治安好坏没有关联性,因为“要看的是质,不是量”。(注:本文基于公益必要性,文内有杀人场景与情节的描述,请读者斟酌是否全文阅读)
: 嫌犯事后落泪只是假慈悲忏悔
: 记者问:看过这么多犯罪现场,它带给你什么启示?依你长年接触嫌犯的经验,有多少犯罪者会真心悔改?
: 侯友宜答:一件杀人命案,只在事后看一些资料或照片,这些是冰冷的,无法身历其境感受第一现场的惊悚震撼与凶手的冷酷无情,等后来看到的,只有犯罪者“鳄鱼的眼泪”。
: 犯罪者为了争取活下去的机会,表现出悔过的、或者不是有心的、甚至是无辜的,这种场景大家很容易感受到,因为被告是活的,可以面对面,人们在这种面对面反射动作的感受上,容易接受对方传达出来的讯息。
: 这时被害者和嫌犯是非常不对等的,你(主张废除死刑者)没有在第一时间去体验被害者那种强度的感受,反而接收到犯罪者细水长流、慢慢给予的温情攻势,心里面对犯罪者便有了“好像有悔过之意,要给他机会”的认知。
: 几乎每个死囚 都是假释后再犯
: 真的有忏悔吗?其实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大家看到的外型,并没有看到内心那一块,就像是冰山,只看到露出水面的部分,看不到冰山底下深沉的一面。这是真忏悔,还是假慈悲的忏悔、一种哀求、为自己某种目的忏悔?
: 执行政策的人、在上位的人,没在第一时间体验命案现场,没有感受过被害者被害当时的场景,感受的不平衡,加上只看到冰山一角,容易产生很多错觉。
: 所以我要讲,今天要不要废除死刑,让做决策的人和人权团体到现场,亲临了解所发生的状况,以及犯罪者刚被逮捕时钜细靡遗描述的犯罪情节、还有现场表演,深刻去感受案发时肃杀的场景,若真正感受了,你会觉得“这种人让他留在人间有意义吗?”
: 民调显示司法人员赞成死刑比例最高,高达八成八,为什么?因为他们办案、接触得最多,感同身受最多。
: 问:主张废除死刑人士还有一个理由是担心误杀,有没有这种可能?
: 答:从一、二、三审、到不断更审,判一个人死刑,至少经过二、三十位法官,都认为“找不到任何理由让你活下去”才判死,非常慎重下才会确定一件死刑出来,后面还有非常上诉等程序救济。
: 再就犯罪类别来讲,只有杀害直系血亲或性侵杀人、强盗杀人、恶性重大的结合犯、集团性绑架撕票才可能判死,而且是蓄意的,如果是过失、自卫都不会,我的博士论文是做性侵害杀人研究,十二件个案也没有都判死刑,有的是未成年,有的过程当中被认为“其情可悯”,你看连这么恶劣的犯罪都没有百分之百判死啊!
: 问:可否从个案更深入谈谈命案现场给你的感受。
: 答:以前在中山分局、台北市刑警大队和刑事局的时候看过太多命案现场,有的被害人被一刀一刀的剁、或杀了几十刀,那叫残忍、没人性,但当年陈进兴三人犯下方保芳三死命案,用残忍不足以形容,我一进去,第一眼看到方妻张昌碧陈尸手术台下,被胶带綑绑双脚和蒙眼,平躺地下,眉心中一枪贯穿,脑浆流出。回头见旁边厕所门开着,方保芳也被蒙眼坐马桶上,穿着西装,领带略歪,手术服刚脱下放在旁边,手上还戴着手术手套,两手下垂,也是眉心中一枪,血液往下滴和往后喷。
: 女护士郑文喻穿着护士服,蜷曲在一坪多的卫浴间,脚未穿鞋,眼同样被蒙,上盖一毛巾,凶手顶着毛巾近距离射击,一样一枪贯穿,脑浆喷出。三枪解决三个人,我当场起鸡皮疙瘩,这是叫行刑,不是义愤杀人、情绪性杀人哦!凶手不是禽兽而已,简直是妖魔了。
: 后来陈进兴落网,我曾和他详谈,那时他已被判死刑确定,没有心防了,什么都讲,他说当时高天民刚割完双眼皮,一起身,把病人穿的手术服一脱下,两个人就把方保芳拖进去枪毙,方妻直接在手术台旁毙掉。陈进兴把女护士拖到杂物室,女孩子拜托他、求他都没用,陈进兴残酷伤害她又拖到浴室,命她趴在地下,看着她全身颤抖,仍一枪给她毙命。
: 你知道吗?陈进兴描述这一段时,还边讲边笑,口沫横飞说“我就把他如何如何”、“他吓个半死”等,像是完成一个非常棒的作品一样,按理经过一段时间沉淀,谈这个问题应该是惭愧、带着悔过,不应该显现轻蔑、愉快的心情。我当时想“这人根本是魔鬼,如果让他出来,还得了啊!”
: 轻微犯罪增加 与执行死刑无关
: 讲不客气点,死刑犯要死还给他麻醉昏迷再打,很厚道,他们完全没有,把三个无辜的人眼睛一蒙就枪毙,杀的还是帮你忙的人,比较之下,给他们死十次,也是应该的啊!
: 还有白晓燕,从排水沟捞上来,脖子、身体和脚被绑三十多公斤哑铃,手指被剁,身体遭重击殴打,你看嫌犯有多恶劣,人质已死掉八、九天,还继续勒索要钱,勒索期间有四、五天没电话进来,就是在处理尸体。像这种嫌犯,还要给他们机会?
: 我曾做研究发现,那种蓄意、恶性重大的、会犯下判死罪的都是前科累累,如果监所能让人悔改,保证不再犯,那是OK的,但这些人哪个不是几进几出监所,都是经过监所教化后假释出来的。
: 比如最近一位新加坡记者来采访,我谈到一件舞女分尸案,嫌犯方金义六十几年先犯恐吓罪,关出来再犯强盗案、性侵案,并杀害一名舞女,曾判死刑,后改判无期徒刑,关十几年假释出来再杀第二名舞女,还性侵分尸洗劫财物;他们都是先犯一些罪,一直累积,累积到一个程度,最后犯下骇人听闻的案子。
: 高天民也是,早期犯强盗案,犯了五十几件,假释后再犯白案、方案。
: 废除死刑人士看到的一面是“有机会让他活下来,因为他会改过,对社会有正面贡献”,事实上像这种累积犯罪的犯罪者,如果没有一个遏阻,再给他出去,他会变好?要变好,早在轻刑犯、重刑犯的时候就变好了,死刑就是对这些嫌犯最后的一个遏阻。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遏阻,暴力犯罪就可能持续上升。
: 问:不过主张废除死刑的人,认为死刑与治安没有显著关联性。
: 答:他们拿出一些数据来支持论点,说看不出有特别变化,但他们是量化,不是质化,不能因为窃盗、诈欺案件增加,用轻微犯罪的增加掩盖了死刑对质的影响。
: 比如掳人勒赎案,早期一年八十件,陆续有嫌犯被判死执行后,现降为不到二十件;父执辈那个时代,绑架案平均五件就有一名肉票被撕票,现在十件不到一件被撕票,因为有死刑在那里,但只要不是恶意、蓄意杀害人质,法官会给他们机会,这样直接、间接对生命的伤害就减低。
: 换句话说,绑架件数及手段方式,很清楚的因为有遏阻而有改变,我不是说量处死刑就一定对治安有改善,但起码对某些犯罪类别,确实达到一个程度的遏阻效果。
: 施政要看民情 不能够落差太大
: 问:人权团体认为将死刑犯终身监禁,即可遏阻再犯,你是否赞成用终身监禁替代死刑?
: 答:现在有些国家有终身监禁,但有一种,依我创造的名词叫“虚拟的终身监禁”,虽判了终身监禁,但关上三、四十年,认为他老了、没什么作用了,还是给他出来,这种“虚拟的终身监禁”比例占很多。
: 台湾经常有大赦、或用一个什么理由来减刑,因此日后就算有终身监禁制度,实质的终身监禁也可能变成虚拟的终身监禁。每一个犯罪者都讲得很好听,说“如果把我关到死,干脆把我枪毙算了”,嘴巴这样说,但法律改为终身监禁,还是会期待,期待出现虚拟的终身监禁,让他有机会可以出去,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也会想。
: 死刑犯不到最后,都不会放弃希望,真要执行时,问问那些行刑法警就知道,被带去枪毙的时候,哪个人的脚会不发软。因此讨论终身监禁其实没意义。
: 再就终身监禁本身来说,就算真有,对监所也是极沉重的负担,万一他在里面杀人,又多出一个案子要多审好几年,甚至还可以放封出来走一走。
: 有人说废除死刑是世界趋势,可是有些趋势又流回来了啊!比如美国某些已废死的州又恢复死刑。何况法律没有所谓世界潮流,法律要能跟民情结合,不能落差太大。
: 问:死刑犯的确不轻易放弃求活,拚命打官司,一打多年,你怎么看?
: 答:死刑案一再更审,过程中,有时发回的理由不是很适切,只是法官为了慎重,所以时间拖长,这也是死刑犯拖延时间的一种诉讼策略。
: 我举商人黄春树被绑架撕票案,打公用电话嫌犯被逮捕后,先说尸体埋在大园,我直觉他说谎,跟他说你不说实话就走着瞧,后来吐实,带我们到汐止挖出来,很惨,杀了好几刀,浇汽油烧了之后再埋起来。
: 这件案子诉讼五年后传我去作证,只问“尸体怎么挖出来的?”当然是嫌犯带我们去挖的啊,其实这不是重点,但法官认为,律师提出来了,所以有义务问我,搞来搞去又开了一次庭,但似乎也不能怪法官,因为死刑犯跟律师请求一定要传这个证人来问。
: 黄妻每次开庭都哭得很伤心,退庭出来后还在哭,每一次开庭,就是对被害人家属的一次伤害。
: 问:死刑法律还在,你认为已定谳死刑犯可以不执行吗?
: 答:当然要执行,而且符合我们现在的民情与趋势,若是法律可以不执行,第一线办案同仁看到通缉犯就不要抓了嘛。这些本来根本不是问题,而是被人挑起来,变成了问题。
: 4.完整新闻连结(或短网址):
: http://m.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385083
: 5.备注:
: 他的第一点和我上一篇文的主张类似
: 犯人只是求生存而装出悔过,只是死难当头才知道害怕
: 不是真心想悔过
: 然后,果然是执法人员才讲得出具说服力的话
: 犯人都活着,你看得到他们想要活下去的"假慈悲"意志
: 但你们永远看不到也听不到死者临死前的哀号与恐惧
: 这就是为什么执行死刑一个层面是还他们公道
: 你相信台湾的司法吗?
: 相信的话,就不要质疑误判的可能
: 台湾这近百年来有多少死刑是冤案?
: 有多少死刑是确确实实的禽兽?
: 我是相信台湾的司法的
: 我们吵废死这么多年岁了,也自从江国庆案
: 哪个死刑没有一判再判,判到每一审都是死刑才决定
: 法务部长又有多频繁的去盖下执行死刑的章?
: 冤案是一个教训,不代表我们走错一次就要全部推翻自己的法律
: 死囚几乎都是累犯者
: 谁能忍受放心他们假释出狱不会对你怎样?
: 之前陈进兴抓到了
: 靠北,当时超想骂脏话
: 他藏匿的地点就在我家附近
: 啊不就好险我福大命大不是他的目标
: 你们能忍受杀人犯住附近又不知道住哪?
: 反正我是无法接受的
: 在"废死没一个能打的?"文章中
: 原PO用了很有趣的比喻
: 废死联盟的人用一些片面,或是量化的数据来表示死刑对治安没有帮助
: 他称为"直销的诈骗"
: 你们真的有摸著良心觉得做出这些数据可以让你睡觉睡得安稳的?
: 台湾真不知道养了几个马囧去了
: 施政要看民情
: 要看民情
: 要看民情
: "废死"这件事情的助益,到底是因为在别的国家有效用,在台湾就有效用吗?
: 跟国际跟潮流
: 跟到最后台湾人会不会只是迷失自己?
: 搞得人心惶惶,刑案一拖再拖,国人争执不休,没有法务部长敢上台盖章
: 最后犯罪率依然在这个数据
: 随机杀人,割喉案出现
: 汤姆熊叔叔大笑三声喊了一句:在台湾杀人不会被判死刑,咬我啊~
: 确定这些悲剧惨案都是死刑继续执行而发生的,还是因为废死的吵闹不休搞砸了一个和平的
: 留给大家想一想
:
作者: RNADNA (核酸)   2015-06-01 10:57:00
侯友宜也懂看风向?
作者: DIDIMIN ( )   2015-06-01 10:58:00
就像科学研究不会拿不符合预期的成果发表,选自己想要的
作者: Hirano (平野)   2015-06-01 10:58:00
现在还有一堆废死在说反废死都是被KMT操弄咧,有没有这么傲慢? 跟自己理念不合就是被操弄?
作者: iam0718 (999)   2015-06-01 11:00:00
不用数据大家也看得出再犯率很高
作者: roy2monu (努力追求!)   2015-06-01 11:00:00
法律是社会科学
作者: vvus (不囧)   2015-06-01 11:00:00
推蓝字
作者: sucktime (刻划脸谱)   2015-06-01 11:01:00
推,台湾的假道学猪脑真的是祸害
作者: QQHP (我是地球人)   2015-06-01 11:01:00
你的B.为什么要用医生来举证?理工人请拿出证据哦
作者: gotohikaru (又没差...)   2015-06-01 11:03:00
以前有脑子的法律人只会死在KMT手里 剩下的就一群狗
作者: abobstar (Mr.噗噗)   2015-06-01 11:03:00
死刑不应为了遏止犯罪~~~而是 杀人偿命 欠债还钱的道理
作者: LikeaG6 (东方联盟)   2015-06-01 11:03:00
你的__意已经满溢
作者: bg00004 (绝缘体)   2015-06-01 11:03:00
问题是反废死的不一定是KMT或许它们也讨厌KMT但是废死已经把反对的人当作是KMT的打手...
作者: zaqmkovfr (33)   2015-06-01 11:04:00
好文推
作者: Hirano (平野)   2015-06-01 11:04:00
反废死的在PTT上很大一部份就是跟支持学运同一群人重叠啊
作者: compression (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祥和)   2015-06-01 11:04:00
人家就文组的嘛~
作者: GalLe5566 (给力5566)   2015-06-01 11:04:00
数据真的都有 常跑监狱的几乎都知道实际状况我也不信那些废死的手头没有数据...
作者: a1091100075 (小日本)   2015-06-01 11:05:00
帮你下结论:文组不意外
作者: kungfutofu (功夫豆腐)   2015-06-01 11:05:00
战啦!!!
作者: bg00004 (绝缘体)   2015-06-01 11:05:00
有时候我都认为废死都快变成9.2思想模式了
作者: spring53287   2015-06-01 11:06:00
废死就是卢
作者: serval623 (洛杉磯強姦人)   2015-06-01 11:06:00
台湾的矫正系统失能也不算新闻了
作者: GalLe5566 (给力5566)   2015-06-01 11:06:00
废死的还有一点很好笑 每次讲不赢就说别人9.2XDDDD
作者: Hirano (平野)   2015-06-01 11:07:00
人格障碍要矫正根本难上加难,又不是精神疾病
作者: weirdgrape (葡萄搭捷运)   2015-06-01 11:07:00
智障的是被洗脑的乡民 跟着错误的议题风向呐喊
作者: serval623 (洛杉磯強姦人)   2015-06-01 11:07:00
其实废死的目标只有要废死,其他都是假的
作者: GalLe5566 (给力5566)   2015-06-01 11:07:00
你是想说精神官能吧?
作者: axzs1111 (★~板桥本环奈~★)   2015-06-01 11:07:00
先补血 等等有法律人来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