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一篇挺废死的文章:
http://isaacstn.blogspot.tw/2014/07/anti-death-penalty.html
点火柴或点打火机是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小任务,很少有人不知道怎么点火柴或点打火机,
但有人能够在点火之前就百分之百确定自己这次一定点得着吗?我们都有点火柴或打火机
失败的经验,但那不打紧,因为只要再点一次就好了,二次不够还可以试第三次,甚至我
们还可以换根火柴或换支打火机。
经常,当我们点同一根火柴或同一支打火机失败时,只要再试一次就成功了,但若仔细回
想刚才两次点火的经验,其实我们根本辨认不出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两次点火中一次失败
而另一次却是成功的。主观上,两次点火柴或打火机的方法完全不可区别。之所以会如此
,是因为我们的认知能力有限,本来就不可能在任何一个单一事件中掌握到所有相干的因
素,我们只能够尽可能地掌握那些明显重要的因素,以确保自己的行动可以有很高的成功
机率,而且我们通常也只需要有很高的成功机率就够了。就如同我在前面说的,像点火柴
或打火机这种事情,你试一次不成功可以马上试第二次,不必花费什么额外的成本。
现在回到死刑的判决上,有些人确信就是有些案例明显是罪证确凿,例如陈进兴、例如郑
捷,根本没有什么误判的可能。只要我们都只对这种罪证确凿的案例判死刑,就可以杜绝
误判的可能,何必因噎废死?但是等等,如果你连在点火柴或点打火机这种简单的小事情
上面都没有百分之百成功的把握,你如何能够主张我们对死刑案这类复杂的事情有百分之
百正确的判断?
我不会宣称陈进兴的死刑判决是误判,我“相信”、甚至“知道”它不是误判;如果有朝
一日郑捷被判决死刑,我也愿意相信那不是误判;但这种相信或知道,就和我知道自己这
次会成功点燃手上的火柴一样,或多或少依赖在一些我无法确定的偶然事实之上。这种“
机运”的介入即使只我们的判断中占了很小一部分,依然是人类知识能力不可能被排除的
缺失。而就是这样微小的缺失,使得死刑误判在原则上就不可能被杜绝。
=====
看了半天
我真的不晓得我看了些什么
想问问板上
有没有人看得懂他的逻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