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推公民课本, 有关性别这一章
期待这样的观念可以促进性别平等, 不再有悲剧
然后护家盟这篇文我已经不知从何吐槽起了
"台湾对同志族群友善是世界知名"
你们还真有脸说....不知道你们就是最大的打压同志族群吗?
哪一位家长讲的也不敢署名
甚至多有观点前后矛盾
以下原文:http://taiwanfamily.com/97392
同运霸权已入侵高中公民课本!
高一公民课本 充满同性恋文化
自97课纲之后,一股性别解放势力不断渗透国民中小学的性别平等教育中,以教育部公布
的最新高一“公民与社会1”课本为例,不但使用引发对立与仇恨的字眼:“异性恋霸权
”、“恐同症”,还有激进的性别观念,例如,“同性婚姻应合法化”、以及具争议的“
金赛性别光谱”“教导学生情欲对象不一定和生理性别有对应关系,甚至直接告诉孩子“
性倾向是游移的”、“男生不一定爱女生”、“女生不一定爱男生”,许多家长都愤怒表
示“已忍无可忍!”
三民版高一公民与社会课本,直指社会大众有“异性恋霸权”、“恐同症”,误导学生,
但其实台湾社会多数是友善同志的。
一名家长受访时生气地表示,他所期待的“正常的”性别平等教育应该是教导孩子“尊重
差异”、建立友善的性别环境,但教科书却试图引导孩子思想“你不一定是男的或女的”
、“你的性别是会变来变去的”、“你的情欲对象可能男也可能女”这种歪理。另一位家
长也失望地表示,“想要在家教育!”
三民版高一公民与社会课本,用词强烈地质疑为何性别栏只能写男女,并以图片引导未成
年孩子接受多元的性别关系。
目前高中“公民与社会1”的出版社有,三民、南一、龙腾、全华、康熹、翰林6种版本,
全部都出现:“异性恋霸权”、“恐同症”用语,指控社会大众对同志族群有歧视与迫害
(例如三民版),但台湾社会对同志族群友善是世界知名,为何教科书要刻意塑造同志是
受害者?受访的几位家长都表示,用语非常负面,不是好的示范,对建立友善的性别社会
“一点帮助也没有。”
翰林版高一公民与社会课本,使用会引发社会对立的字眼:“异性恋霸权”、“恐同症”
,且表示“异性恋虽为多数但不表示就是唯一正常的情欲模式”。
面对这些教科书乱象,我们不禁要质疑,受教育的对象都是所谓“男女两性观的异性恋”
生下的孩子,但为何内容却都是从“LGBT性别解放的非异性恋”观点的偏激言论?为何我
们多数人要接受少数人的“观念霸凌”与“不当指控”?
龙腾版高一公民与社会课本,使用会引发社会对立的字眼:“异性恋霸权”、“恐同症”
,且文字间已灌输未成年孩子“性倾向(情欲对象性别)是游移的”的观念。
各教科书版本有问题的内容:
三民版着重瓦解两性观
使用争议性人物金赛(Alfred Charles Kinsey)的研究,这些内容未被世界上多数人认
同,教导学生“男生未必爱女生”、“女生未必爱男生”,更图解说明根据“情欲对象”
,可将人分成7种。用字遣词都在瓦解社会多数认定的两性观念,三民版更用词强烈地质
疑为何性别栏只能写男女,并直指“性别二分法”是狭隘的观念。
三民版,争议金赛性别光谱教导情欲对象是多元的。
南一版引导学生探索多元情欲
性别气质确实每个人不同,要尊重差异,而未成年的孩子对于自己的性倾向也还在塑造阶
段,要谨慎教导正确观念,但南一版最夸张的地方是,竟然用光谱说明性倾向可以在“同
性”与“异性”之间游走,“情欲对象”是多元的。
南一版高一公民与社会课本,企图引导未成年孩子思想自己有多元的情欲对象的可能。
全华版支持同婚立场太超过
有问题的地方是在“人与人权”这一课,将同性婚姻列入人权议题里,这是偏颇的作法,
因为同性婚姻是否为人权,世界各国结论未定,而欧洲人权法院更判决认定同性婚姻不是
人权(欧洲人权法院:同性婚姻不是人权)。“社会尚未有结论”的不确定内容根本不应出
现在教科书中。此外,全华版过度宣传“同志大游行”(请参阅影片→同志大游行 ),但
此活动内容一年比一年充满色情或猥亵的内容,而且许多标语充满仇恨,根本是“18禁”
,但教科书中却只字未提。
欧洲人权法院判决认定同性婚姻不是人权,但全华版高一公民与社会课本却把同性婚姻列
入人权议题。
全华版高一公民与社会课本,并未忠实呈现同志大游行背后的色情性解放文化问题。
康熹版“为巴比祈祷”电影引发社会对立
康熹版课后活动鼓励学生欣赏“为巴比祈祷”电影,但该电影中描写的受伤同志家庭仅为
国外个案,而我国社会大众多数人都是对同志友善的,随处看见同志情侣在街上牵手拥抱
,但却鲜少看过有人在路上攻击同志!此教材过度把同志族群塑造成“受害者形象”,对
台湾多数的友善社会大众并不公平!
有家长表示,此电影不是好的正面教材,会造成社会对立。心智尚未成熟的高中生看完电
影,可能会变得偏激,更加重社会对立仇恨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