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冲绳3.5万人 抗议美军基地

楼主: Dionysus (因信称义)   2015-05-19 06:56:39
《那些年,我们一起鏖斗过的人间不义:《反安保:艺术之战》观后有感》
一九六○年一月十九日,日本首相岸信介主导的自民党内阁与美国签约改订新《美日共同
合作与安全保障条约》(《美日安保条约》),其中,由于周边有事等新条约适用地域的
扩大使得日本卷入冲突正炽的美苏区域性代理人热战的风险骤然提高。
《美日安保新约》的签订引发战后日本左派-自由派联盟社会党在国会的全面杯葛,右派
的自民党岸信介内阁动用警察权试图排除杯葛未果,反而激发更为强烈的反安保群众运动
。一九五九年三月间《美日安保新约》开始谈判时便已筹组酝酿的日本各界“阻止修改《
日美安保条约》国民会议”随后于一九六○年四月间发动全面示威游行,紧接着于五月九
日进一步推动提出对岸信介内阁的不信任案与解散国会案,日本大学生与社会大众也一波
波地涌上街头激烈抗议岸信介内阁与《美日安保新约》的签订,围绕着反对《美日安保新
约》签订风起云涌的复杂社会运动情势迅即节节升高,史称“安保斗争”或者“第一次安
保斗争”。
电影《反安保:艺术之战》 (ANPO: Art X War) 就是叙述这一段日本社会运动史的纪录
片,它纪录了许许多多画家、作家、导演与剧作家等富有社会关怀的日本艺文界人士青年
时代参与“安保斗争”的沸腾热血以及其在往后人生岁月与创作生涯里对那痴狂少年时曾
经感动的不变坚持与无限追忆怀念。
军队的驻扎尤其是外国军队的驻扎,自古以来都会对周边居民造成许多的不便与困扰,然
而,除了扩建更多更大的美军基地与机场必然造成的土地征收尤其是农地征收问题,以及
包括许多单身年轻男性军人的美军做为外国军队驻扎日本可能造成的饮酒滋事乃至于强暴
当地女童等驻扎必然问题,既然二战后随即铺天盖地展开的美苏冷战使得美军在德国乃至
于西欧北约各国均有驻军,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集体不安乃至于社会内部社会经济矛盾
使得《美日安保新约》的签订激起日本社会爆发如此强烈的反弹声浪与波涛壮阔的强大社
会运动能量?
这就必须从日本社会的历史脉络以及战后现代史演变脉络来理解了。
岛国日本位居东北亚太平洋西海岸近海,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西北段的造山运动造就了地
震频仍的日本列岛,也造就了本州等日本列岛主要大岛上南北向的山脉脊梁,本州岛的西
海岸冬季时正面迎受蒙古大陆冷气团冲击因而土地贫瘠而生产力较低,本州岛的东海岸则
因有黑潮与亲潮的洋流交会调剂加上背对冬季蒙古大陆冷气团因而自古即为日本人类活动
与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地域,东京、京都、大阪与名古屋等日本关东与关西主要城市均位
于本州岛东岸,日本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绳文人也是发现于本州岛东岸气候与生产
条件较为富饶的平原山坡主要河川邻近地带。
东北亚近海岛国日本位于现代智人 (Homo sapiens sapiens) 自其种源地东北裂谷稀树草
原地带向亚洲各地乃至向东亚太平洋西岸迁徙移垦的南北两大分支的交会末端,其人种组
成当然也是主要由北方的中国北方与朝鲜半岛阿尔泰语系民族与南方的中国南方与中南半
岛古百越民族或者古百越民族经台湾向太平洋与印度洋诸岛屿迁徙扩散的南岛语系民族长
期混血构成。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日本定居人群绳文人的粮食生产主要是稻作农业并有拔牙
黥面纹身以及侧身屈肢葬的习俗,与中国古书记载的春秋时代古百越民族所建立的吴越国
家的习俗极为类似,也与台湾的南岛语族原住民尤其是高山族原住民的习俗极为类似,绳
文人应该是从浙江或台湾经硫球群岛或者直接经九州等岛向日本列岛移垦的古百越系-南
岛语系民族经日本在地化演化而来。随后的晚期新石器时代弥生人则开始出现与北方阿尔
泰语系人种的体质人类学特征而被视为“渡来系人种”,同时期也开始出现体质人类学特
征介于绳文人与弥生人之间的混血人种,这些人种所使用的农业工艺技术也开始出现北方
阿尔泰语系的金属与陶器等技术。事实上,根据历史语言学家的考证,日本语言正是阿尔
泰语系与南岛语系的混合语言。
日本最早的城邦国家乃是出现在本州岛西岸的古代诸王国。有趣的是,人类历史上的城邦
国家一般而言会出现在该区域土壤较肥沃而生产力较高的河流沿岸,可能是当肥沃地带居
民自行建立的或对抗周边游牧或半游牧民族掠夺所建立的,也可能是由周边游牧或半游牧
民族入侵掠夺后进一步落地生根建立长期统治所建立的,然而,日本最早的城邦国家并未
出现在气候与土地水文条件生产力较高的本州岛东海岸关东或关西平原,而竟然出现在土
地贫瘠而正对冬季蒙古大陆冷气团的本州岛西海岸,合理的推测应该是,这些早期城邦国
家的创建者应该是与中国大陆中原一带工艺农业技术创新中心互动较密切并受中国长年战
争所创造的较完整绵密的军事政治组织体系影响而同样有着较完整绵密的军事政治组织的
比弥生人更晚期的朝鲜半岛移民,基本上可能是朝鲜半岛历次战争动乱斗争失败后带着部
份贵族与军队出奔的战争落败城邦或王国高阶王族贵族势力,这使得日本史学家一度过于
简化地将日本天皇乃至于封建国家的建立以“骑马民族渡海征服论”来解释,事实上,其
中应该也包括一些日本本州西海岸本土部落势力受到这些朝鲜渡海城邦国家军政势力挤压
而展开学习其军事政治技术并随后建立自己的较完整绵密的军事政治组织体系的城邦国家
。随后,部份本州西海岸的朝鲜渡海系或日本本土系城邦国家向本州东海岸扩散并在生产
力较富饶的东海岸关西与关东各地建立了许多的城邦国家,当然,本州东海岸原有的本土
系部落应该也有不少受到西海岸城邦国家扩张压力的影响而学习其军政统治技术乃至于农
业工艺技术而建立自己的本州东海岸在地本土系城邦国家。这些城邦国家与其人民在孤悬
东亚海外的地理隔离的日本诸岛进行了长时期的相对封闭性通婚混血而甚至可用演化生物
学上所谓的“异域种化” (allopatric speciation) 过程来简要说明,由于基本上除了
历史因为中国与朝鲜的历史钜变动乱所造成的少数向日本移民并因而为向为技术输入国的
日本带来农业工艺等的技术能力更新的所谓“归化民”之外,移居日本的阿尔泰语系与古
百越民族-南岛语系各部族基本上在长期高度封闭的日本列岛内进行内部通婚混血,加上
时日长久后因与朝鲜和中国的内部历史发展脱钩的日本群岛诸国孤立的内部历史演变,近
代民族国家观念与其他现代性观念与技术在黑船开港后传入日本之后,除了北海道 的爱
奴族与明治维新进行帝国主义扩张后才被兼并的硫球群岛等少数民族外,日本人民基本上
认定自己是大和民族建构的单一民族国家。
从本州岛西海岸开始向外扩散不断建立的本州岛东海岸南部各地以及四国岛和九州岛数百
个城邦国家经过长达数百年间反复的兼并战争,到了西元二世纪逐渐整并为三十余国,其
中,位于九州岛的邪马台国的卑弥呼女王曾向中国三国时代的北方中原曹魏王朝进贡并受
封为亲魏倭王,《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载其纹身等诸多文化习俗与中国东南乃至于
中南半岛的古百越民越极为类似。西元六世纪,经过更长时期的兼并战争,位于关西的大
和国家取得了当时日本列岛主要国家间的最终霸权共主地位,由是开启了所谓万世一系的
日本天皇大和朝廷。大和朝廷天皇的始祖神话天照大神颇具北方阿尔泰语系的太阳神长生
天创世神话色彩──中国商朝的契始祖神话“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二战后日本受美国为首的东京盟军总部多年的占领统治,其间美国考古学家便曾前往奈
良等关西各地大和朝廷早期历代天皇陵寝古墓进行考古挖掘,其中愈早期的天皇陵寝之中
的陪葬器物画作等愈是具有同时代朝鲜文物形制特征,因而,可以说,大和朝廷的日本天
皇世系,其最初应该是与朝鲜渡海系王国或者相关的混血系王国关系密切,因而不论生前
死后的诸多器物形制均保有大量的朝鲜器物形制而不只是透过归化民引进工艺技术所造成
的相似性而己,在这些早期天皇陵寝陪葬文物出土后不久,日本政府就要求美国考古学家
停止进一步挖掘其他更早期的天皇陵寝。
大和朝廷的天皇基本上有如中国的周天子,提供各地豪族领主政治军事庇护力量,使其对
所领土地及其生产剩余的控制不受其他豪族领主的任意侵夺并因而带来相当的秩序并透过
年贡等的收取使大和朝廷及其公卿贵族得以分享地方的部份生产剩余以做为提供政治军事
庇护力量的报酬。到了七世纪的大化革新及因而建立的律令体制国家,大和朝廷试图强化
其对各地土地生产剩余的控制力与支配力,因而向当时的中国唐王朝学习建立“班田收授
法”与“租庸调制度”,试图废除地方豪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而改为国家公有并进行计
口授田,藉以提高大和朝廷对各地土地生产剩余的控制与分配份额。
然而,制度的沿袭所产生的具体社会经济现实实践终究会因为各个社会不同的时空条件与
过去历史轨迹的路径依赖现象 (path dependent) 而产生截然不同的实践结果,一如英格
兰的巡回法院具有英国国王延伸其司法裁判权神经末稍于各地公爵等非直辖封建领地的性
质,到了美国的巡回法院因为并无英国诺曼征服所造成的国王与本土系贵族封建领主之间
权力冲突问题因而主要是提供各地司法诉讼的便利的上诉审法院,大和朝廷的中央集权体
制对地方的政治军事控制力量毕竟远不如中国的唐王朝,缺乏对地方实质政治军事控制力
而地方豪族势力依然存在的现实条件下,律令国家的“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度”的
具体实施极为有限并高度仰仗地方豪族的配合,地方豪族实际上采取阳奉阴违的方式来维
持其对土地生产剩余的控制与分配份额。“班田收授法”自始因大和朝廷缺乏对地方的政
治军事中央集权式实质控制力而从未贯彻实施,各地逐渐开始出现“寄进地系庄园”等庄
园制农业土地所有关系,“班田收授法”最后在九世纪末十世纪初无疾而终,大和朝廷的
封建领主关系的土地所有关系演变为“庄园公领制”,其中,“寄进地系庄园”为地方豪
族领主乃至于寺院势力将其领地“寄进”给大和朝廷的公卿与寺院势力并上缴年贡而建立
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封建领主关系,藉以逃避“班田收授法”所施加的对这些地方豪族
对其领地的控制权限制,而“垦田地系庄园”则是逃亡部民农民将其所新开垦的荒野土地
“寄进”给大和朝廷的公卿与寺院势力并上缴年贡而建立封建领主关系,藉以取得大和朝
廷的庇护而避免被其他地方豪族领主欺凌侵夺。
大和朝廷的宗教信仰原本是阿尔泰语系萨满式泛灵论 (animism) 宗教神道信仰,六世纪
中叶,佛教自朝鲜半岛与中国随着新一波归化民的移民等因素传入日本,掌管归化民与其
带来的工艺农业技术更新的公卿权臣家苏我氏改信佛教,随着六世纪末苏我氏在对掌握相
对属于日本本地势力的物部氏的斗争中取得最后胜利,佛教传入日本并成为大和朝廷公家
信仰成为定局,然而,一如密宗佛教传入西藏后原始的西藏本土泛灵论交感巫术信仰象雄
苯教受佛教竞争与影响而展开经典编纂与教义仪轨整编并部份吸收密教佛教内涵而有相同
的转经仪轨而仅转经方向相反,神道信仰在日本佛教化而大和朝廷的天皇也开始赞助兴建
诸如东大寺等佛教庙宇后并未消失,反而吸收佛教的教义仪轨而进行整编爬梳并最终出现
伊势神道,在黑船开港与德川幕府大政奉还后,伊势神道之后持续更新的日本神道教成为
天皇制国家的官方宗教信仰并被用于宣传王政复古等天皇制国家观念。
八世纪末,一如迁都雒邑(洛阳、成周)后的东周王朝,迁都平安京的大和朝廷军事政治
力量大幅衰退,再也无力压制地方豪族势力的勃兴自主,而在大和朝廷首都平安京里,公
卿权臣世家藤原氏出任关白,藤原家透过接连多代将女儿嫁给天皇的外戚身份与利用日本
的妻问婚传统习俗(新生儿在妻家长大而与妻家外祖父与舅舅等自幼熟识而关系较亲切)
控制朝政建立了日本古代史上的“摄关政治”,藤原家一族把持了摄政、关白、太政大臣
乃至于左右大臣等重要权位。这或许由于大和朝廷天皇世系有着高度的朝鲜渡海系血统而
使得日本本土系贵族与各地地方豪族透过本身可能是本土系的藤原家族的几乎可谓法定外
戚的身份来夺取实权,也或许尽管藤原家族本身也可能有着朝鲜渡海系血统,但其家族通
婚与政治结盟关系势必远比万世一系而皇后也必须出身高贵纯正的天皇世系有着更多的与
日本本土系贵族及各地地方豪族联姻以及政治经济合作关系,才使得长达近四百年全由藤
原氏一族把持的天皇外戚娘家身份与摄关体制在政治上成为可能而未受到其他贵族的强力
挑战,此时,天皇之所以持续存在,主要乃因包括藤原氏及与其结盟的公卿贵族及地方豪
族本身缺乏广及全日本的声望与政军经实力可以直接取代大和天皇世系的政治正当性与统
治威望而自立为天皇,因此也就只好透过外戚掌权的摄关政治体制建立挟天子令诸候的政
治体制,当然,受到长大后天皇的反击时有所闻也就可以想见了。
十二世纪末,源赖朝结合不满平家专权的地方豪族与武士兴兵击败了狂妄宣称“非平家者
非人”的权臣平氏从而建立日本第一个武士中央政权“镰仓幕府”。幕府将军源赖朝以及
其后掌握实权的北条执权所建立的镰仓幕府为了强化对地方农业生产剩余的控制力与分配
份额,将忠于镰仓幕府的武士家臣等御家人乃至于与其协力的地方豪族分派至日本各地担
任“守护”和“地头”从而建立对地方势力与农业生产剩余等资源有更多实质控制力的“
守护地头制”封建领主关系。然而,由于将军家与北条执权家的直辖领地远不及与天皇家
有着血缘关系而挟天子以令诸候的公卿贵冑权臣平家,因而,镰仓幕府时代并未有大幅的
文化创新而大致上依循旧有的大和朝廷公家文化而仅纳入一些武士政权性质的调整,源赖
朝之子便因其过度倾向公家文化而引发其母家北条氏为首的地方武士豪族的恐慌反弹乃至
于反叛斗争,镰仓幕府的实权也因而落入长年把持政所执权的北条氏一族之手。
尽管镰仓幕府建立了政所(行政)、侍所(军事)与问注所(司法)的武士政权中央集权
机关,但由于其对地方的实质控制力相较于摄关晚期的大和朝廷仅透过“守护地头制”而
有所强化与地方势力间的封建领土关系却又未能完全取消旧有的“庄园领主制”,而其司
法权机关问注所又仅着墨于处理御家人与地方豪族势力等的司法纠纷,未能如征服者威廉
以降的英格兰国王派往英国各公爵等封建领地的“巡回法庭”能够透过处理各地在地民众
的司法诉讼而使得英国国王的权威得以透过高于当地封建领主的公正司法审判而稍稍将其
统治神经末稍延伸至全英国各地,镰仓幕府本质上主要仍是日本本土系贵族与地方豪族势
力的结盟共治而仅以将军和执权等掌握的镰仓幕府为其具有相当程度实质军事政治控制力
的共主。
十四世纪中叶,足利氏出任征夷大将军从而建立了中世纪日本第二个武士政权“室町幕府
”。与此同时,大和朝廷天皇皇位出现南北朝分裂争立的情况,室町幕府的征夷大将军一
职乃由北朝天皇册封。大和朝廷的分裂使得经历镰仓幕府后已然衰退的天皇与公家权威进
一步没落。室町幕府进一步强化“守护大名领国制”,室町幕府任命有力武士与地方豪族
武士为各领国守护、大名等职,透过幕府所任命的“职”体系,守护进一步的领主化并使
经济基础在原本的地头职之外进一步地扩张到半济兵粮以及各种年贡,室町幕府武士政权
的地方控制基础守护进一步地领主化,而残存的庄园公领制下的公家等年贡则进一步消灭
,而由于守护领主化除了瓦解旧有的庄园公领制上层领主权外势必对其底下的“国人”的
领主惣领权与农业生产剩余支配份额造成排挤作用,国人一揆等的叛乱要求尊重其领主权
并保护其经济基础也就时有所闻,透过京都室町幕府武士中央政权的政治军事支援,各地
的守护大名遂进一步地扩张其对领国的控制与农业生产剩余的支配,一如西周初年齐鲁等
东方新封国在镐京中央政权的军事政治力量支撑下进行扩张与巩固政治军事经济控制的武
装殖民,而京都的室町幕府也因而能够透过守护大名进一步地扩大其对地方的控制与对各
地农业生产剩余的分配份额。室町幕府并向明王朝朝贡,受封为“日本国王”并取得对明
朝贡贸易等的贸易利益。
室町幕府的基层组织仍然是各地的封建领主守护大名,而不是中国科举制度下的中央官僚
,而其在农村基层社会的控制力则一如前现代的中国历代王朝仅有能力派到县令一级而仰
赖地方地主仕绅与中央派任的县令的合作,室町幕府时代的日本基层社会同样是依赖惣村
制下的农村大家族家父长制来进行与封建领主的合作而采取间接控制。
室町幕府对地方的政治军事控制力与农业生产剩余等的经济利益支配力与分配份额相较于
镰仓幕府均大幅提高,十三世纪下叶蒙古入侵时镰仓幕府下令备战竟导致诸多御家人与武
士的经济困难的问题已不存在,相反地,经济控制力大幅提高而财政条件更加充裕的室町
幕府统治下,许多原本服务天皇公家的工匠画家建筑师等工艺家艺术家纷纷转投幕府武士
政权,室町幕府早期就开创了以华丽辉煌的金阁寺 为其代表的“北山文化”武士文化,
而在室町幕府中后期权力经济力衰退后试图透过建筑等的文化资助来证明幕府仍有实力并
试图重建室町幕府威望因而开创的以形制规模稍逊于金阁寺 的银阁寺为其代表的较不那
么华丽而较为沉潜的“东山文化”。
十五世纪中叶的一四六四年,室町幕府因足利家将军职的继承问题展开不同派系大老权臣
之间的军政斗争,各地地方守护大名等势力随之相继卷入因而爆发室町幕府的全面内战,
这场室町幕府将军位继承战争史称“应仁之乱”。应仁之乱后,室町武士中央政权所在地
京都受到破坏,加以各地守护大名的领国内部乃至家族内部也随之出现动乱不安与继承争
议,在室町幕府建政后在各地进行武装殖民后已因领主化程度日益提高而使其政治结盟乃
至于姻缘关系均与各地领国高度结合而早已高度土著化的原本居住在京都当不在籍领主的
各地守护大名纷纷带着自己的军队离开因战乱而残破不堪的京都城返回领国镇压动乱与处
理内部权力倾轧,而随着幕府内战乃至于各领国内此起彼落的政变与动乱,日本正式走向
旧有权力体制全面瓦解而兼并征伐无日无之的“战国时代”。
经过长时间的战国内战,十六世纪末,丰臣秀臣再度完成以武力压制威服本州四国九州各
地领主大名的统一大业而重建幕府武士中央政权,并于一五八二年受大和朝廷任命为关白
,随后于一五八六年受大和朝廷册封为太政大臣并赐姓丰臣。由于其在漫长的战争之后完
成了武力统一并“总无事”缓靖各地动乱,其对地方军事政治的控制力较强,直辖领地较
为广大而对其他非直辖领地的农业生产剩余等经济利益的分配份额也提高许多,因而,丰
臣秀吉幕府政府得以推动史称太阁检地的检地清丈、清查户口与确定征调夫役潜力、没收
民间兵器用于营造大佛殿并开始建立身分统制;此外,丰臣秀吉幕府也积极发展与来到亚
洲的葡萄牙与西班牙等西方商人间的南蛮贸易并透过乐市和朱印船等贸易政策积极拓展商
业贸易。
丰臣幕府的财力与军事力量相较过去的镰仓幕府与室町幕府更为充沛,而为了为“总无事
”后的武士提供出路,丰臣秀吉发动了对朝鲜半岛的侵略扩张战争并最终试图征服中国的
明帝国,而早在大和朝廷创建前的西元四世纪至直七世纪,日本古代王国便在朝鲜半岛建
立了一个殖民国家任那国,其人民的习俗断发纹身有类与古百越民族,因而或许一如姬周
同姓的吴国在古百越地域建国后受当地文化影响土著化而也有断发纹身文化影响,任那国
或许也是日本古代王国之中具有朝鲜渡海系王室血统的王国动用其所统治的具古百越血统
的日本人民士兵再度渡海反攻朝鲜所建立的殖民地并设置任那日本府进行统治,甚至,从
其历史时代与军事力量与在朝鲜半岛占领殖民领地之广大,任那日本府极有可能就是后来
创建大和朝廷的古日本王国所建立的反攻朝鲜殖民地,一如从法国诺曼地登陆英格兰建立
王权统治的征服者威廉之后的英国国王也主张对法国王位乃至于部份领地具有合法继承权
并因而动用英格兰的盎格鲁萨克逊裔英格兰长弓兵等英格兰军队再度登陆法国争取王位与
领土继承权利并因而引发英法百年战争,也一如春秋时代本为周太王长子太伯出奔所建立
的姬姓吴国在春和时代时动员所掌握的吴越一带习俗断发纹身的古百越系民族为主的大军
北上进窥黄河流域与姬晋和姜齐等中原地带春秋早期霸主争霸天下,从这个脉络来看,丰
臣秀吉在统一日本并建立强大的实质政治军事经济控制力后选择的对外扩张目标竟然不是
南方自古知其存在且较为弱小的硫球群岛甚至更南方的台湾,而是选择过去长期为日本输
入文化工艺农业技术来源之一的朝鲜半岛,或许也与日本天皇世系以及历经多次政权更迭
后的统治菁英上层仍然有着某种程度的朝鲜渡海系古王国的残存集体记忆与政治文化思维
有所关连。
丰臣秀吉两度侵略朝鲜时间总共长达七年,虽然最后在李氏朝鲜海陆军队与明王朝万历援
朝大军的全力抵抗下在丰臣秀吉身故后无功而返,却也带回了许多朝鲜半岛的学者和各种
工艺匠人而进行又一波的工艺技术更新,而比起镰仓幕府时仅为了在西海岸防备蒙古入侵
而蒙古军事实上未及全面登陆便已溃退就已经搞得幕府相关势力发生巨大的经济困难,丰
臣秀吉能够动员如此庞大的人力物力在朝鲜半岛进行长时期的侵略战争,这代表着丰臣秀
吉幕府政权对日本各地的控制能力以及农业生产剩余等经济利益的支配能力已然开始具有
某种程度的中央集权政权的性格。
由于天下一统且对地方的政治军事控制力与经济利益支配力大幅提高,丰臣秀吉幕府时代
也达致了另一个武士文化的辉煌时代,历史上称这个时期的日本文化为“桃山文化”。由
于大航海时代的西欧各国传教士与商船等在战国时代晚期来到日本并引进了新式的火砲等
军火以及诸多的文化工艺技术与制品,做为桃山文化代表的丰臣秀吉新筑大阪城也有着更
加活泼多元而华丽壮阔的文化色彩,而一如打败波斯海军后雅典文化的勃兴与创新迸发,
也一如东方贸易等商业经济恢复后的文艺复兴时代绘画等艺术开始淡化基督宗教劝世画色
彩,桃山文化的各项文化艺术作品融合了诸多新来的西方文化元素,而过去处处常见的佛
教文化色彩也淡化许多,丰臣秀吉幕府的桃山文化武士文化开始呈现大一统王朝常见的自
信昂扬的世俗化华丽精致文化性格。
一五九八年丰臣秀吉逝世后,由于继承者实力能力不足,日本再度陷入内战,最后由德川
家康扫平群雄,建政于关东江户城(东京)而建立江户幕府。一六○三年,大和朝廷册封
德川家康为征夷大将军,德川幕府正式建政;一六一五年,德川家康击败了丰臣氏残部并
拆除大阪城外城并迫使丰臣秀赖自尽与处死其儿丰臣国松,在对丰臣氏残部施加迦太基式
和平之后,德川家康正式完成天下一统而再无守护大名等地方封建领主胆敢任意兴兵挑战
;一六一六年,大和朝廷册封德川家康为太政大臣,同年,德川家康逝世,一如罗马共和
晚期扫平后三雄群雄的屋大维被政治演说家西塞罗称为神一般的男子并被神格化为“奥古
斯都”,德川家康死后也被大和朝廷追封为“天照大权现”而供奉于东照宫 中,从德川
家康一如屋大维的神格化可见,德川幕府的政治军事控制实力乃至于社会经济文化掌握能
力空前绝后,已然有如中国大一统天子或者古埃及上下埃及法老般的神格化最高世袭领袖
而可证其已建构了极为完整而方方面面控制力强大的中央集权武士政权而不仅只是天照大
神之后大和天皇之下代行实质统治的幕府将军。建立天下一统的江户幕府武士政权后,由
于拥有强大的军事政治力量做为后盾,德川家康得以一如西周王朝初建时依自己的利益与
意志强行重新分封日本各地的守护大名等封建领土,一如西周王朝分封前朝夏商残部于小
国杞宋,德川家康将在他击败丰臣氏的关原之战后才投降的守护大名削减封地并改封至偏
远领国而称之为“外样大名”,一如西周王朝着意分封姬周同姓封国,德川家康也分封了
许多与德川氏有血缘关系的新封守护大名亦即“亲藩大名”,而一如西周王朝分封许多姜
齐等有功大臣的封国,德川家康也分封了许多关原之战前即已加入德川政权军政集团的封
国亦即“谱代大名”。
江户幕府建政后发布了锁国令和禁教令以减少当时已将势力延伸至东南亚如印尼各地甚至
东北亚如澳门台湾的葡西欧洲早期帝国主义国家的干预。而为了为其封建统治建立意识型
态上的稳固思想基础,一如中国历代王朝运用儒家思想做为政权意识型态与道德说服基础
,德川家康也引进中国儒家一支的朱子学并透过奖励学术研究的方式促使日本本土学者将
朱子学思想进一步演化为符合武士政权需要的意识型态形式。
为了加强对各地守护大名的控制力,德川幕府建立了“参觐交代”制度,各地大名的妻子
必须居住于江户城,而大名本人则必须每年前往江户城一次为江户幕府实质性或象征性地
协助执行政务一段时间,而相关费用均由各地大名自行支付,由此可见江户幕府尽管维持
了各地守护大名的封建领主权,但实际上已然出现远比丰臣秀吉幕府更为高度的中央集权
政权性格。而由于德川幕府统治下战国时代日本各地的战乱逐渐平息,而德川幕府为了加
强控制以及必要时运兵征服需要又进行了不少全日本的驿道建设,战乱与关卡等贸易障碍
的减少以及道路交通的便捷提高,加上参觐交代所必然附带的大量跨地区性货品运输贸易
乃至于金融融通汇款需求,日本开始出现以全日本为其整体体系的商业性货物运输销售贸
易体系,同时,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促进了日本各地食品衣物等工艺作坊的复苏乃至于技
术改良精进,商品需求的增加以及全日本性完整贸易体系的建构,使得各地的各种工艺作
坊得以依据比较利益法则进行进一步的精细分工与技术品质改善,许多今日仍然著名的日
本各地土产名产即奠基于此时。而因参觐交代制度聚居江户城的各地藩主家属乃至于旗本
武士彼此间争奇斗艳的豪奢炫富也促进了江户时代精致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政治的稳定与军事行动需求的减少使得武士军力的用途减少,而政治稳定进一步衍
生的高度经济发展与商业性生产的增加则使得商业的经济份额提高,连带使得透过封建领
主权收取年贡等农业土地收益维生的藩主、藩士与武士的收入相对跟不上经济成长与物价
攀升的速度,加以参觐交代制度造成的财政负担甚至在江户城的炫富应酬负担,均使得做
为江户幕府政权基础的守护大名与武士势力所占有的经济生产份额大幅下降,武士政权的
成功辉煌所促成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正吊诡而辩证地逐步侵蚀著江户武士政权的统治集
团政经基础。江户幕府建政后不出数代就开始出现中央幕府武士政权的财政危机而必须多
次进行财政改革,而各地的守护大名与武士也开始出现钜额的财政赤字缺口,许多武士甚
至必须以收受收养成功殷实商人的儿子为养子以过继让渡江户幕府身份制下社会地位较高
而有许多方便之处的武士身份,才能交换这些将儿子交给武士家当养子以取得武士身份的
殷实商人的金钱资助而免于破产。江户幕府中期以后,参觐交代从一年一次减少为三年一
次以减少藩主武士等统治阶级的沉重财政负担。
可以说,由于江户幕府中央武士政权强有力的实质政治军事控制力所造就的具有强烈中央
集权政权性格的江户幕府体制,江户幕府时代的日本政治稳定而经济发展并进一步促进了
日本全国性商业贸易运输网络的建构,而江户幕府稳定的统治又促进了交易秩序与法律秩
序可信度的充分建构,具有准绝对主义国家性格的德川氏江户幕府为日后黑船开港与明治
维新后日本从封建农业社会转向工业资本主义的过渡与发展铺平了道路,但这恐怕是建立
江户幕府体制与采取锁国政策的德川家康所始料未及的。
一八五三年,美国海军准将培里 (Matthew Calbraith Perry) 率领美国海军分遣舰队四
艘舰船驶入江户幕府首府沿海江户湾要求日本开国通商通航,美日于次年签订日本第一个
对外不平等条约《神奈川条约》,史称“黑船来航”,欧美各帝国主义殖民国家随后纷纷
跟进要求日本与其签订各项通商通航的不平等条约。而在日本国内,财政几近破产而政治
威望复因多代世袭继承而缺乏有效政绩的德川幕府终于因外患进逼却无力抵抗而引发各地
有实力大藩的不满与反抗,长州与萨摩诸藩早已在黑船来航前后透过与欧美西方国家间的
私自通商通航取得贸易利益以改善财政并取得新式军事装备与训练以整建所属军队。以黑
船来航为契机,早已不满德川幕府专政的长州与萨摩等四雄藩遂发动以“王政复古”和“
尊王攘夷”为号召的倒幕斗争。一八六七年,末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宣布“大政奉还”但
仍然拒绝交出幕府实权,然而,随着德川幕府集团在隔年一八六八年初至一八六九年中的
“戊辰战争”中被倒幕朝廷雄藩联盟彻底击溃,江户幕府告终,自源赖朝开府镰仓后近七
百年的日本幕府武士政权至此完全终结。
一八六八年戊辰战争结束后,日本开启了以明治天皇为中心的“明治维新”。透过“废藩
置县”,明治政府建立了全然的绝对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然而,明治政府的实权实际上掌
握在长州和萨摩等雄藩之手,由于天皇不语而要求天皇亲口裁示被视为亵渎,实际上的政
策裁示与政治决定实际上掌握在藩阀出身的太政官及内阁总理大臣之手。明治维新时代的
日本全力推动“文明开化”,除了学习德法法学建立日本现代法制,明治维新政治推动殖
产兴业政策以促进日本的工业化并因而扶植了包括三菱重工等民营日本现代工业的基础,
此外也推动成立国家银行与整顿货币的财政改革,透过发行公债与奖励民间投资的方式迅
速地在全日本各地铺设铁路与电信设备,并透过提供三菱等企业各项优惠来推动民用与军
用的海运汽船运输,而透过将新年元旦从原本的农历一月一日改为阳历一月一日以及日本
天皇带头改采西式西装头发型并改穿着西装,日本也在以福泽谕吉为其思想代表的“脱亚
入欧论”的影响下展开国家文化习俗改革。此外,废除幕府封建时代的身份制度以及推动
普及义务教育,日本也开始了建构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社会改革工程,而尽管最初因采
取“血税”的名词而引发社会恐慌,日本也建构了虽保有许多不公免役条款但大致上全民
皆兵的仿效普鲁士的征兵制度,征兵制度与透过与欧美各国合作购置军事装备乃至于兵工
厂输入与军事训练教范引进所建立的明治政府新军,后来在西南战争中打败旧时代残留的
藩阀武装,也为往后日本在东亚乃至于太平洋地区的帝国主义侵略殖民战争所必须的现代
化战争机器预做了令人感到不祥的准备。而在国家宗教政策上,王政复古后的明治政府推
动以天皇为中心的神道教国家宗教,并随后与忠君爱国等军国主义思想结合,透过明治时
代的天皇国家神道教新传统的发明与新教义的创造,天皇国家神道信仰逐渐成为日本的国
家宗教,其他学者连主张天皇是国家机关而非神授统治者都会受到攻击,以天皇国家神道
信仰为中心的日本国家宗教,最终为其走向全面的帝国主义战争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工作

然而,随着明治维新后日本新社会经济结构铺天盖地的全面展开,幕府封建时代数百年藩
阀武士统治阶级的经济生产分配份额也不断下降而引发许多的不满与恐慌,为了替这些没
落但仍有一定社会经济军事力量的幕府封建时代藩阀武士在新的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寻找出
路,明治维新三杰之一、萨摩藩士出身的西乡隆盛力主将明治维新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后日
益提升的综合国力结合失势藩阀武士力量用于攻打朝鲜半岛建立殖民地,最后未能说服明
治政府接受,史称“征韩论争”。一八七七年,西乡隆盛返回萨摩集结藩阀武士力量发动
武装反抗并最终被明治政府组建的现代化新军击溃,史称“西南战争”。西南战争尽管以
明治维新政府胜利告终,却迫使明治政府必须正视本为旧时代统治阶级的没落幕府封建时
代藩阀武士出路的问题。透过投入普及教育、殖产兴业以及明治绝对主义中央集权政府必
然大幅膨胀的中央与地方军政官员等产业,藩阀武士势力在明治维新后的工业资本主义时
代日本逐渐找到了出路,像是三菱重工便是。早在西南战争之前的一八七四年,西乡隆盛
之弟西乡从道便曾率新式日军以为琉球岛民讨公道为由出兵征伐台湾屏东南岛语族原住民
,史称“牡丹社事件”。而在西南战争后,明治政府也就更加无可避免地一如许多西方国
家工业资本主义化之后走向帝国主义殖民掠夺之路。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社会经济各方面均开始有了全新的发展,而日本社会对于日本的各种
可能发展也有了全新的自信。一八七六年,日韩《江华条约》使得日本取得了干预朝鲜半
岛政治经济的支点,日本最终于一九一○年透过《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将朝鲜半岛纳为殖
民地并设置朝鲜总督府。一八九五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中国,取得了台湾的割让并
获取钜额的战争赔款,日本因而得以运用战争赔款做为加速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原
始累积而进一步地加速其工业化与现代化。一九○五年,日本在“旁观者清”的日俄战争
中击败欧洲白人国家沙俄罗曼诺夫王朝俄罗斯帝国,日本民族自信心由是迅速抬头。
日本民族自信心的抬头反映在其国内兴建大量的仿西方式建筑,一八八三年,日本政府建
成深受西方文化感染的“明治风”的代表性建筑“鹿鸣馆”做为政府高官、上流阶级与外
交使节举办舞会等各式西式聚会的西化主义推动场所,一九二八年大正民主时期末期成立
的仿效一八七七年的东京大学所建立的殖民地台湾台北帝国大学,校内建筑就采用了大量
的西方式古典建筑,台北帝大校内并设有同样名为“鹿鸣馆”的文化交流场所,正反映了
即使是到远方殖民地任职的日本官员依然同样的民族自信心与社会进步信念的兴奋。日本
民族自信心的陡增也反映在其对曾为其文化工艺创新输入来源的中国的内部事务的干预兴
趣,主张满州应纳入日本殖民统治而将日本国界外扩至黑龙江(阿穆尔河)的“黑龙会”
(阿穆尔会)便曾资助清末中国革命家孙中山,而其他较具社会改革热情的日本自由派团
体也曾多次资助孙中山和梁启超等中国政治革命家与改革家。而在一九一二年开始的大正
时代,高度经济发展与对外扩张战争胜利带来的高度民族自信与对更好社会未来的勇于想
像,日本社会开始了自由主义政治改革乃至于各项社会改革倡议大量涌现并获得许多讨论
甚至部份实施的“大正民主时期”。
然而,自明治维新宪政体制建立之初就挥之不去的幕府封建时代残留的藩阀武士性格依然
隐隐约约地制约著日本的政治发展。除了为藩阀武士寻找出路而展开的工业资本主义化后
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对外扩张,日本的国内政治其实也受到其具高度藩阀武士性格的对外
政策的高度制约甚至最后被完全绑架。由于明治宪法体制下的内阁制君主立宪政府附带有
军部直辖天皇而仅预算受内阁与国会牵制的特殊制度设计,然而,天皇不语的天皇缺乏实
权控制使得只受天皇直辖控制的军部实际上等于完全不受任何政治约束而得以完全自行其
是,加上“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的内阁制设计,使得军部势力只要不提出或不就任军部
大臣便得以否决内阁组阁,实际上等于使得军部对于藩阀乃至于各大正民主政党的政治组
阁享有高度的否决权,历任内阁总理大臣因而不得不高度牵就军部提出的林林总总或合理
或不合理的预算与扩军等等可能占用本可用于经济发展或社会改革的预算与社会资源的军
部扩权政策。
一九二九年十月二十九日,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五大崩溃使得美国经济走向大萧条,而一
战前由大英帝国和平 (Pax Britannica) 所延伸建构的第一次全球化全球经济贸易体系在
一战后仍然大致维持运作,美国的经济崩溃连带地造成全球经济走向大萧条 (The Great
Depression) 的全面经济衰退,而以生丝出口美国为其重要出口项目的日本也因此走向经
济衰退,加上明治维新以后过度以农业喂养工业导致的农村残破与农产品价格低落,日本
东北地方的农民与矿工甚至必须将女儿卖入烟花巷才能缴纳现金计价的各项土地税赋与各
项农业民生贷款负债,日本各地的农业与工业均因全球经济大萧条而全面崩溃,民生凋弊
使得激进主义抬头,其中,符合明治维新以来天皇制国家神道教信仰既有政教宣传的激进
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军国主义对外扩张遂成为当道的政治主张,毕竟将人民内部矛盾转化
为人民内部矛盾对于既得利益统治阶级来说永远是最简单的逃避与最廉价方便的政治选择

经济大萧条的痛苦使得日本人民开始怀疑全盘接受西方式社会经济制度的横的移植是否真
的适合日本,而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勃兴更使得对于“脱亚入欧”全面文化移植不
甚适应的日本人感觉回归日本本土文化的渴望,加以尽管综合国力与军力不断增强而日本
国内也兴建了许多甚至比起受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更新更大更美的西方式建筑等西式生活
文化,一战后的日本不论在各项国际政治会议乃至于与西方人士的接触上均感觉到仍被视
为次等黄种人看待,凡此种种,在军国主义与皇国民神道教政教思想的导引下,日本逐渐
开始转向敌视西方文化尤其是敌视西方强国政治军事力量的西方主义 (occidentalism)
的政治文化思考,连带使其建筑形制由明治维新时代至大正民主时期间的古典西方式建筑
转向纳入更多传统日本元素的“兴亚式建筑”,而在教育文化等层面上也开始强调天皇制
国家与神道教政教信仰等日本特殊性观点的灌输。
一九三一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迅即强占中国东北,当时正当国民党内军阀内战的中
原大战甫结束而入关参战的张学良东北军力量难于对抗日本关东军的时候,而蒋中正的黄
埔系中央军又正投入第三次与第四次江西剿共战争而难于抽身北上东北抗日,日本军部关
东军从迅速占领东北全境而未受有效抵抗尝到了甜头,日本正式走向了所谓“十五年战争
”的对外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其后,一九三七年,日本军部复因随后对华北的侵略与成立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魁儡政府后不知节制地进一步试图侵略华北全境而导致国共合组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展开全面抗战,日军因而深陷国共两军以空间换取时间的中国战场持久战泥沼
。与中国全面开战后徬徨于应北进西伯利亚以与德军会师攻打苏联抑或应南进往东南亚及
太平洋岛屿扩张以获取战争物资的日本军部,最后因为美国的经济封锁以及一九三九年时
日军于诺门罕战役受到极可能是俄军隐避于亚洲领土的西伯利亚师部队的迎头痛击,日本
军部最后选择向南洋的英法荷各国殖民地发动战争以获取战争物资,并为了防范美军干预
其南洋作战而于一九四一年底由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部署发动偷袭珍珠港试图一举摧毁美
军太平洋舰队战力而延迟美军干预其南洋作战,但不知情报泄漏或其他原因,日军偷袭珍
珠港时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均不在珍珠港内而逃过一劫。然而,错估美国庞大工业
潜力的日本军部最终反而使得日本帝国主义扩张的十五年战争的末日提早到来,八月六日
,美军轰炸机在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随后并于八月九日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八
月十五日,明治维新后长年不语的日本天皇透过广播向日本人民与世界各国发布《停战诏
书》,日本依据盟国《波茨坦宣言》的要求无条件投降。军国主义与帝国主义时期的日本
扩张主义给中国、东亚各国乃至于世界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的苦难与难以磨灭的永恒伤痛,
也给日本人民带来巨大而无谓的生命财产损失以及必须世代背负的战争罪责。
二战结束后,日本由美军主导的东京盟军总部 (General Headquarters, GHQ) 进行占领
统治,并在麦克阿瑟将军等美国占领政府军事政治高层的命令下展开去军国主义化运动。
一九四六年一月,美苏中等盟军国家主导下对犯下战争罪行与反人道罪行的二战日本战犯
展开“东京大审”,日本首相东条英机等多名甲级战犯被判处死刑,而向人民灌输“一亿
总玉碎”等疯狂军国主义政治宣传的军国主义政客岸信介等其他甲级战犯则被判处无期徒
刑或长期徒刑而被关押在东京附近的“鸭巢监狱”。此外,东京盟军总部也对日本政府下
达了财阀分拆命令以及减少汉字改用假名命令以试图清洗日本社会经济体制乃至于深层文
化教育体制里的军国主义毒素。而为了削弱旧幕府封建时代残留的藩阀武士势力的政治经
济影响力,也为了透过合理社会经济改革以与主张土地改革的战后恢复活动的日本共产党
竞争日本大众的支持从而压制其政治影响力的扩张,东京盟军总部也不顾日本政府的反弹
与阴奉阳违拖延尝试,对日本政府强硬下达了土地改革命令,所有日本地主除保了三町步
(约合三公顷)的土地之外,其余土地由日本政府廉价收购廉价转卖给佃农,地主阶级获
得的收购补偿金则因而转投入战后复苏的日本工商业活动,仅有气候严寒的北海道 地主
可以例外保留十二町步──国府渡台后在台推动的“耕者有其田”政策的实质内容基本上
参考东京盟军总部的日本土改经济方案,台湾地主可保留水田三甲(约合三公顷)和旱田
六甲(约合六公顷),多余的土地则由政府廉价收购转卖给佃农并促使地主将土地收购补
偿金投入工商业活动,以台湾田地的年日照量、年雨量以及肥沃程度等农地生产力要件均
优于日本而言,台湾的土地改革相对于战后日本或者中国大陆的土地改革而言温和了许多
,这是后话。
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韩战爆发,东亚冷战正式展开,美军以日本为其军需供应以及
军队休整的后勤基地增援韩国的李承晚军政府。韩战的“特需”乃是促成日本战后工业与
经济复苏的重要原动力,美军第七舰队并开始在台湾海峡进行“中立巡航”并恢复对已奄
奄一息的甫渡台而惊魂未定的国府蒋中正军政集团的军经援助。为了因应韩战与东亚冷战
的需要,美国与东京盟军总部战后初期对被占领日本的去军国主义化政策开始转向建构日
本成为美国与西方盟国的东亚冷战前哨,财阀分拆命令未完全执行便无疾而终,战前旧军
工复合体各财阀随后建构更复杂的内部乃至于彼此间的财经产业联结体系。一九五五年,
原本关押在鸭巢监狱的军国主义政客岸信介被释放并在美国协助下筹组日本战后右派政党
联盟自由民主党(自民党)并建立战后的“五五体制”,保守反动而在战时疾呼“一亿总
玉碎”对美誓死决战的军国主义政客岸信介竟摇身一变成为美国与东京盟军总部的座上宾
和冷战斗士,日本人民不敢相信如此无耻的转变,并对于随着岸信介及其背后的战前政治
军事经济寡头统治势力在美国冷战需求下一拍即合的全力扶持下必然重建其对日本社会经
济的全面宰制深具戒心,因而,与西德人民不那么反对美军驻扎甚至视其为对抗苏俄侵略
可能不同,日本人民并不欢迎美军与岸信介与自民党的奇异结盟──然而,由于日本自幕
府封建时代近七百年的武士政权统治至明治维新后仍鬼影幢幢并最后浮上台面带领日本走
向十五年战争险路的军国主义时代,由于武士政权服从文化的长期影响,日本缺乏像是战
后西德艾德诺总理般曾反对纳粹而受迫害的右派良心反对派势力,从而高度限制了美国等
西方盟国在冷战压力下必须在日本这个重要的东亚冷战前哨选择必要的当地可靠右派政治
盟友的选择空间。
一九五一年,美国与被占领的日本签署《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建立东亚冷战的结盟关系。
随着东亚冷战体制在整个东亚区域的开展,岸信介筹组的战后日本右派联盟自民党也与撤
退台湾而同样做为美国东亚冷战重要基地并受越战军需之惠而发展经济的国民政府蒋中正
的国民党建立“日华恳谈会”(日华恳)做为台日两保守反动的右派政党间的反共区域政
党结盟对话管道。一九五二年,《旧金山和约》正式生效后日本结束被占领状态而取回主
权,但战后新宪法第九条明订日本不得以武力解决对外纠争。
一九五九年,美国与日本自民党岸信介内阁开始谈判新《美日共同合作与安全保障条约》
(《美日安保条约》)并于一九六○年一月十九日正式签署,日本人民为此极度愤怒,因
而展开了电影《反安保:艺术之战》 (ANPO: Art X War) 所纪录的围绕着反对《美日安
保新约》与痛恨岸信介内阁的“安保斗争”激烈社会运动。
电影里,画家以创作了幕府封建时代的巨大黑武士以不合时宜的全副江户武士装备以警戒
备战之姿现身已是高楼与高架高速公路林立的现代日本街头来讽刺岸信介及自民党五五体
制所带来的日本战前政治军事经济寡头统治势力在美国冷战结盟需求下狐假虎威肆无忌惮
的无耻复辟,画家也以长相类似外星怪物的一身黑的黑武士攻击鸭巢监狱并将之一砖一瓦
地拆毁粉碎的“鸭巢毁坏”讽刺画作来讽刺战后在日本开始占领统治时口口声声要将日本
去军国主义化与推动民主自由政治改革与社会改革的美国,最后竟然在结束占领统治前将
日本交给战前军国主义甲级战犯岸信介及一干军国主义军工复合体相关的政经军战犯人物
统治并放任其重建对日本社会经济方方面面的全面强控制,美国此举无疑唾面自干而放任
战犯怪物摧毁美国与盟国透过东京大审所建立的正义原则。
一九六○年六月五日,六百五十万日本人民走上街头抗议岸信介内阁与《美日安保新约》
的签署;六月十日,群众在东京羽田机场包括美国艾森豪总统祕书使者;六月十五日,五
百八十万群众上街头抗议条约签约与美国总统访日,当晚,七千名学生冲进国会,在与防
暴警察的冲突中,东京大学的女大学生智桦美子被打死,群众由是更加群情激愤;六月十
六日,由于未能在艾森豪访日前完成日本国会对《美日安保新约》的批准,美国总统艾森
豪在岸信介内阁请求下宣布延期访日,最后取消访日;六月十九日条约自动生效,当晚,
三十三万日本人民包围国会示威。岸信介眼见人心已失,于条约生效后宣布辞职。一九六
九年,受到美国反越战学运与法国六八学运的激励,围绕着《美日安保新约》的再度续约
问题爆发了更加暴力冲突的“第二次安保斗争”。
尽管两次安保斗争均未能阻止《美日安保新约》的签署与续约,却已使得原本在自幕府武
士政权七百年统治至十五年战争军国主义政府专制统治下视服从为义务的日本有了真正的
公民意识与权利意识的萌芽,而不再如幕府时代般哪怕只是反抗苛税暴政而未试图推翻领
主的农民土一揆,即使领主统治者恐惧被推翻而采行德政宽政做为让步都必须以土一揆农
民领导者被处死做为代价以证明农民仅求争取温饱、无真正推翻统治者意图而仍然服从效
忠领主统治者。
安保斗争后,一如电影《反安保:艺术之战》 (ANPO: Art X War) 所纪录的,许许多多
的画家、作家、电影导演与剧作家等仍然在其一生的艺术创作中反复呈现了当年的感动与
理念,像是《反安保:艺术之战》引用的某部日本电影就出现了在狭小东京之类都会公寓
里父子晚餐对话“喔,是美军轰炸机在进行原子弹投掷训练!”、“可以在市区进行这种
训练吗?”和“没办法,这就是安保。”的看似“正常”的在狭小公寓里父子间边看电视
边闲话日常的“正常”对话片段。
安保斗争后,日本社会党温和的社会运动与议会斗争路线正式击败日本共产党的暴力革命
路线取得日本左派-自由派联盟与选民的主流支持。而包括“全共闘”以及农民组合和自
主工团等日本左派社会运动团体也持续地支持与运用包括冲绳美军基地造成周边日本人民
重大生活治安骚扰等问题来努力唤起日本人民对于安保体制以及其所支撑的由鸭巢监狱甲
级战犯岸信介所开始的日本战前政治军事经济寡头统治势力复辟与重建和强化其对日本社
会经济体制不合理甚至不符合经济效益原则的强控制体制的关心批判。
然而,安保斗争终究失败了,日本战前政治军事经济寡头统治势力终究复辟了。安保斗争
后,日本经济据说以忠于公司一如忠于领主的终身雇用制自豪,但实际上真正有领取到宣
称的终身雇用制退休保障者仅有不到三分之一,而过度集中东京只符合同样源自战前政治
军事经济寡头的财阀与官僚利益的经济体制最终造就了《犬与鬼:现代日本的堕落》一书
所描述的日益僵化的教育体制、无实质功能的公共建设以及缺乏真正创新创意的所谓艺术
与建筑作品,例如,最近落成的由日本建筑大师伊东丰雄设计的台大新社科院大楼,如果
撇开所谓日本建筑大师的封号心理加持,其灰色制式的建筑风格简直只有德东残存的前东
德苏维埃经济体制下的灰色国民公寓差堪比拟,甚至可以说比起德东国民公寓还要更加地
单调乏味而缺乏振奋思想自由与文化创新精神的可能性,而粗略分析其建筑风格,其实与
日本在脱亚入欧失败后愤恨过度回归前现代的所谓日本精神的军国主义时期的“兴亚式建
筑”根本可谓是一脉相承复辟而来。
而尽管有一九九三年的《河野谈话》以及一九九四年与一九九五年的《村山谈话》为日本
的诸多二战战争罪责提出更为全面性的正式官方道歉与反省声明,随着冷战东西方意识型
态集团对抗的结束,原本因冷战而冻结的各国右派民族主义乃至于各国国内的族群与阶级
对抗情势便因而再度抬头,加上一九九○年代以后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的所谓失落的十年
甚至失落的二十年造成的民心长期苦闷焦虑,无独有偶的,日本极右派军国主义势力也在
冷战后加强其活动,像是日本自民党政客公然参拜仍供奉著东京大审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以及恢复中小学生必须唱君之代军国主义国歌。二○一四年七月,日本自民党安倍晋三内
阁继上任后一系列疑似军国主义复辟的政治行动后,透过内阁会议的违宪方式通过所谓的
“集体自卫权解禁”实质上废除了战后日本宪法第九条非战宪法的宪政体制规范,此举受
到日本当代左派-自由派联盟日本民主党的强烈反对,也激起了日本人民的强烈抗议,甚
至有中年男子在涩谷街头的天桥自焚,或许,这位选择以自焚激烈手段为义捐命的中年义
士,当年也是一位反安保斗争的热情参与者吧。
我们无法得知在自幕府武士政权七百年统治至十五年战争军国主义政府专制统治下视服从
为义务的日本人民的公民意识与权利意识自电影《反安保:艺术之战》 (ANPO: Art X
War) 所纪录的社会运动年代之后究竟成长了多少、究竟能给战后因着东亚冷战而意外获
得复辟契机的战前政治军事经济寡头统治势力带来多少的监督压力,然而,我们必须肯定
的是,安保斗争是日本人民公民意识与权利意识觉醒的开端,而从二○一四年七月安倍晋
三透过内阁会议违宪解禁集体自卫权解禁来看,日本人民的公民意识的觉醒尽管并未化成
另一次激烈的社会运动集体行动,但以安倍晋三内阁再度采取的不过就是日本强化版量化
宽松与更多无用公共投资却无意真正挑战政治经济既得利益者而进行深层社会经济结构改
革的所谓安倍巫毒经济学因成效不彰而使其支持度大幅下降来看,日本人民的智慧战后一
甲子余是有所成长的。
更重要的是,不论如何,《反安保:艺术之战》 (ANPO: Art X War) 纪录了一个理想呐
喊时代的故事,一个许许多多画家、作家、导演与剧作家等富有社会关怀的日本艺文界人
士青年时代对社会理想的奋斗以及其在往后漫长人生岁月与创作生涯里对曾经感动不变的
坚持以及无限追忆怀念与时时刻刻的苦苦追寻。这部纪录片有如一盏明灯,在日本社会可
能再度因为安逸而看不清楚政客即将带领人民走向何等黑暗险路的时刻起了重要的照明警
醒作用,透过对那些年里日本理想青年与社会大众曾经并肩并、手拉手一起奋力鏖斗人间
不义的动人史诗篇章,让向来习于如绵羊般温驯服从的日本人民能够再度看到社会的不公
不义,再度看到社会本来应得的公义可能。
原文转载自原PO部落格旧文
《那些年,我们一起鏖斗过的人间不义:《反安保:艺术之战》观后有感》
原文网址: http://blog.xuite.net/dionysus1101/wretch/222939459
※ 引述《wakaul (日京一自八)》之铭言:
: 1.媒体来源:
: 联合
: 2.完整新闻标题:
: 冲绳3.5万人 抗议美军基地
: 3.完整新闻内文:
: 三万五千名日本冲绳县居民十七日齐聚那霸市一座棒球场,抗议驻日美军“普天间基地”
: 迁移到县内其他地点的计画,要求该基地迁离冲绳。冲绳县知事翁长雄志廿七日将启程访
: 美,直接向美国政府表明反对普天间迁移计画。
: 目前驻扎日本的美军人数约四万七千人,近半数在冲绳。许多冲绳居民认为当地美军人数
: 过多,造成许多社会问题,包括曾发生美军集体性侵中学女生的案件。
: 美日双方一九九六年同意关闭普天间基地,从现在的冲绳县宜野湾市,迁至名护市边野古
: 湾的海埔新生地。但迁移计画遭当地居民激烈反对而延宕多年,许多居民希望基地完全移
: 出冲绳。
: 法新社在报导中提到,冲绳原本是独立王国,十九世纪才被日本兼并。普天间搬迁问题,
: 让冲绳和日本中央政府关系恶化。
: 集会民众十七日高呼“我们绝对不会屈服”,诉求关闭普天间基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四
: 月表示,基地迁移是“唯一解决办法”。但反对迁移的冲绳县知事翁长雄志反驳道,最近
: 三场地方投票的结果都显示民众反对这项作法。
: 二战期间担任护士、现年八十六岁的中山菊(译音)也参加示威,她说:“现任政府执意
: 推行搬迁计画,还算是民主国家吗?我们必须移除这些让冲绳再度面临战争的风险。”
: 翁长雄志五月廿七日至六月五日将访问华盛顿和和夏威夷,他计画直接向美国政府表明反
: 对普天间基地迁移计画。
: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 http://udn.com/news/story/6809/909047-%E6%B2%96%E7%B9%A93.5%E8%90%AC%E4%BA%BA-%E6%8A%97%E8%AD%B0%E7%BE%8E%E8%BB%8D%E5%9F%BA%E5%9C%B0
: 5.备注: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WtLVzUOlPU
: 抗议还超级整齐的坐好 日本人实在太猛了
作者: RNADNA (核酸)   2015-05-19 06:57:00
真的要有奴隶岛了吗
作者: cisbpmtw (cisbpmtw)   2015-05-19 06:58:00
那就麉来台湾啊 看是要居民还是美军
作者: apflake (笨鸟慢飞)   2015-05-19 08:41:00
城邦不是从九州北部和本州南部开始的吗?比如说吉野里遗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