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nnney (西瓜)
2015-05-11 23:03:25※ 引述《xiechun (singiong)》之铭言:
: ※ 引述《sakula248 (我是樱花不是保险套 orz)》之铭言:
: : 小户退捐根本没差
: : 他主要的对象还是财团跟企业家
: : 电视台帮忙宣传捐款的好处与方法,甚至避税管道
: : 他开心都来不及了,干吗出来澄清
: : 看来业绩要爆表了
: : 2015有机会突破2000亿了
: : 地表最强宗教无误
: : 等等会不会被业力...
: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319/577130/
: 作者:翁达瑞(北美知名商学院教授)
: 慈济内湖保护区开发案所引起的争议,已演变成社会大众对慈济功德会的全面检验。尽管
: 各界对慈济财务的不透明与运作的财团化多所责难,但没人质疑慈济的救灾贡献。历年来
: 发生的各种天灾人祸,最先到达现场的往往是慈济的志工。救灾贡献已成为慈济最后的一
: 道防线。
: 问题是,慈济的救灾贡献经得起检验吗?在未经严格检验之前,慈济功德会的整体运作,
: 不也赢得社会广泛的肯定吗?然而经过这波的检验后,慈济的运作却是疑窦重重。如果把
: 慈济的救灾行动摊在阳光下,会不会也是破绽百出?
: 就以发生在二月的复兴空难为例,慈济的志工也是率先到达坠机现场。经台北市府同意后
: ,志工们立刻搭起印有慈济标章的帐篷,再挂上慈济基金会服务中心的招牌。身着蓝衣白
: 裤的志工,穿梭在空难现场,递茶水,送食物,或抚慰陆续赶到的罹难者家属。透过大爱
: 电视台及慈济脸书粉丝团,这些救灾画面立刻传送到世界各地。
: 首先,大爱电视台以多则新闻重复救灾的报导。其中一则影片呈现忙碌的志工,在挂有慈
: 济招牌的帐蓬前走动。另一则是救难人员围在慈济提供的气化炉四周取暖,身上还披着毛
: 毯。还有一则提到慈济的行动厨房,为救难人员准备热食。这些报导也提到,慈济捐了三
: 十二件防寒衣及数量不明的调温空气背心。
: 慈济脸书粉丝团也贴了许多救灾照片与影片。其中一段影片呈现数位慈济志工,冒着绵绵
: 细雨,手拿水壶与纸杯,在救灾现场四处走动,询问救难人员是否要喝热姜汁汤。影片中
: 除了现场的低声交谈外,还刻意搭配哀伤的男声独唱音乐。
: 特别引人注意的是慈济脸书粉丝团的一张照片。这是一张团体照,有两排超过五十名的志
: 工,站在慈济服务中心的前面。他们全部身着透明雨衣,里面蓝白相配的慈济制服清晰可
: 见,头上的慈济招牌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见鬼了你~照片你还可以看到‘慈济招牌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别滑太多手机了啦~
都散光了
: 我要不客气的说,上述的图像不是“忠实”的新闻报导,而是经过“加工”的公关广告,
: 宣传主题叫“温暖”,表现手法包括二月的细雨,毛毯,防寒衣,保温背心,气化炉,行
: 动厨房,热食,加上姜汁汤。
你以为在拍广告喔~来~场布,这边下点雨~
智障吗?空难当时气温就是低阿,当天天气就是下雨阿
救难人员上岸就是要毛毯,防寒衣,保温背心,气化炉,热食,加上姜汁汤阿
讲的好像慈济刻意营造一样
真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连下雨跟天气冷都能怪慈济就是了
: 我要质疑的是,在一场夺走数十条生命的灾变中,慈济为何有此心思,规划出如此细致的
: 宣传活动?在救灾现场,谁在主导摄影机的移动,取得宣传所需的影音图像?当罹难者的
: 家属正在一旁哭泣时,慈济志工为何还有心情拍摄这种“毕业纪念册”式的照片,以供日
: 后宣传之用?
: 除了慈济自行公开的图像外,其他新闻媒体也有百则以上的报导,提到慈济在此次空难的
: 救灾活动,当中有些画面特别抢眼。如慈济志工在殡仪馆抚慰罹难者家属,或从厦门一路
: 陪同家属飞到台湾。在厦门机场候机室,慈济志工默默蹲在地上,双手握住家属。抵达台
: 湾之后,慈济志工则挽著家属缓缓走出机场。
: 这些画面印证了部分人对慈济的批评,只要有摄影机的地方,就有慈济的志工。任何空难
重点特别隔开
会讲这种话的脑袋一定特别有问题
假设你是一个正常人,没有特殊疾病或特别穷苦或遭遇特别灾难
你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乡民
你想看到慈济人通常只有两种方法
一.你去参加慈济的活动,比如前阵子的浴佛或共修,甚至去做环保、去访视贫户
但会说这种话的应该不是属于这一种状况
二.你打开电视看到哪里有灾难出现慈济人
会批评的就是针对这种状况再批评
阿你是脑袋有洞吗?
你打开电视,什么叫做电视,就是用摄影机拍摄转播出来的那个机器就叫做电视啦
你看到电视上有慈济人,当然就是摄影机拍到他阿
阿你关掉电视,你就没看到慈济人,就是因为你关掉电视阿~智障
什么叫有摄影机的地方就有慈济人
你只看电视的话
你在电视上又看不到没摄影机的地方 你当然就看不到慈济人啊
你怎么知道没有摄影机的地方有没有慈济人
真的是有够智障的
还一堆人拿这点来批
好笑
: 发生之后,殡仪馆必然是媒体守候的重点。外地家属前来处理罹难者的后事时,媒体也不
: 会放过他们抵达机场的画面。巧合的是,慈济志工都出现在这两个场合。甚至慈济自己的
: 媒体也大力放送这些画面,并称之为“两岸三地爱接力”。
: 在空难之后几天,慈济基金会公布了一些数字,统计此次救灾的具体贡献。慈济脸书粉丝
: 团公布的数字包括:709人次的志工,3700份热食,加上330个便当。看到这些数字之后,
: 我心中闪过下面几个疑问:
: 第一,慈济显然有个完善的通报系统,纪录各种统计数字,其精确度甚至到达个位数。就
: 以志工为例,如果上面的数字没有造假,慈济内部必然有人手拿计数器,在现场清点人次
: 。在混乱的救灾过程,是什么样的慈善团体会这么做?慈济为何必须公布这些数字?
好笑了,你以为灾难一发生慈济人就像婆婆妈妈上菜市场一样一窝蜂冲过去喔~
告诉你啦,慈济人绝对会先通报->集合->叮咛,再出发啦~
你以为是直接在灾难现场集合哩
通常要嘛在静思堂 要嘛在火车站
有集合当然就能统计人数阿
灾难现场又不是人多就好
一堆人不知道要做什么在现场反而添乱
慈济是会规划统筹分配事项下去的好不好
有人负责关怀、有人负责煮食、有人负责摄影、有人负责记录
各司其职,救难是给专业的去做
慈济是负责后勤的支援
像原文一开始写的那些毛毯 瓦斯炉等等
人家是有效率,这样你也能阴谋论,够好笑
: 第二,慈济的救灾以志工为主,物资为辅,也就是出力多于出钱。即使以最宽松的标准估
: 计,慈济此次救灾的支出应低于五十万。以一个每年吸收百亿善款的救济团体,难免让人
: 有九牛一毛的廉价感。我的疑问是,慈济选择救灾的项目与支出标准何在?
你的标准是?慈济年收百亿?
所以一次空难就要花十亿吗?
真的有够智障的
这场空难有像921、88、还是尼泊尔
需要重建房子、学校吗?
人家花很省这样也不行?
还是你觉得慈济最好每个罹难者家属包个一千万红包
这样乱花钱你觉得比较好腻
根本为反而反
: 第三,慈济的救灾物资不仅价格低廉,且可以轻易在市场取得。既然如此,为何救灾单位
: 同意慈济在现场设摊,提供政府本来就应该准备的应景式物资?其他救济团体可否提出相
: 同的要求?若是,那救灾秩序要如何维持,现场迹证又如何保存?若否,救灾单位为何独
: 厚慈济?
这根本是一个假议题
自己就做好圈套也假设好答案了
回想一下空难发生前三天当时的新闻
就报了 气温很低 水温更低
救难人员上岸没有足够的保温设备及食物
我还记得当时就有好几台民众自发性的胖卡在现场泡咖啡 做葱油饼给警消吃了
你难道要政府把他们赶走吗?
后来陆陆续续也不只慈济一个团体进驻
提供救难人员上岸的保暖跟食物
这又有何不可?
还救灾秩序哩~
所有的救灾事项都是在水里进行
所有的后勤补给都是在陆上进行
有冲突吗?
还现场迹证保存哩~好笑
捞上岸的东西是警察会统一放置一起 拉封锁线
又不是随便人就会过去破坏的
一堆假设性问题
这篇文章的作者这样诋毁慈济不知有何用意
还救灾物资价格低廉 可轻易在市场取得哩
就出一张嘴最快
人家去现场帮忙就被你出一张嘴的嫌个半死
: 当上述的救灾活动被摊在阳光下检验时,我们发现慈济有“假救灾、真宣传”的嫌疑。这
: 次复兴空难不是特例,而是慈济的标准救灾范本。慈济的实际救灾支出不过区区几十万,
: 却可带来几百万广告费都买不到的宣传效果。这种“本小利多”的宣传平台,是其他慈善
: 团体求之不得的机会,而慈济却是得来完全不费功夫。
有灾难慈济去帮忙,你就说假救灾,真宣传
有灾难慈济不去帮忙,你是不是就说每年收那么多善款却不做事了
什么都嘛你在讲
听你讲就饱了
有本事灾难发生你去现场阿
然后低调到不要让任何一台摄影机拍到你
然后又要同时有确实帮到忙喔~
白痴
一个自称在加拿大教书的大学教授
隔海指点慈善团体该如何运作
还真是好威阿~
: 显然的,慈济这一道最后的防线也经不起检验。拿掉了救灾贡献,慈济就是一家披着宗教
: 和慈善外衣的盈利企业,贩卖的商品是“温暖和爱心”。但是抓鸡也要蚀把米,慈济的救
: 灾支出就是这把米,也就是一般企业的行销成本。慈济的救灾贡献感动的人越多,其产品
: 就越畅销,所吸收的善款也就越庞
最白痴的是这种漏洞百出的文章
还有基督教的狂热信徒
喜孜孜的一再转贴
这都3月19的文章了还再转贴
你当作八卦版是你FB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