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南北裂缝仍在 南越遗民争取历史定位

楼主: Cassander (Cassander)   2015-05-01 11:31:37
南北裂缝仍在 南越遗民争取历史定位
40年前,在南越(越南共和国)就读法律学校的学生刘庭兆(Luu Dinh Trieu,音)被迫
投笔从戎,上了战场。命运如此难捉摸,刘庭兆并不晓得,他对抗的不仅仅是北越共产党
的军队,更是他的亲生父亲。
1954年《日内瓦和平协议》让越南北部脱离法国殖民统治,南北越以北纬17度线分治,刘
庭兆的父母毅然离开位于西贡(Saigon,今胡志明市)近郊的家,到北越追随共产党。那
年,刘庭兆1岁,与姐姐一同由祖母抚养长大。随后,南、北越陷入了对立局面,在南越
的祖母告诫姊弟俩,必须向外人说父母已死;然而北越的刘氏夫妇早已成为共产党内的高
阶干部。一家4口相隔两地,在历史洪流里展开了波折离奇的一生。
刘庭兆在1972年受南越政府征召入伍,19岁的他迫于无奈拿起枪杆子。当时拒绝从军只有
两种下场,进牢或是直接被送往最前线,后者无疑是死亡宣告。入伍后,刘庭兆的任务是
清剿南越内部的共产党叛乱分子,英勇的表现和身上的大小伤使他获得无数勋章,从大兵
一路升到陆军少尉。
北纬17度 国与家的分裂
“当时南越从军的学生都不想要参战,我们设法在战场上受些轻伤,希望可以就此除役。
”现居胡志明市的刘庭兆表示。1972年的南北越社会,就像血亲分隔两地的赵家,承受着
分离与被迫对立的痛苦。
国际社会熟知的越战,在越南被称为美国战争(American War),止于1975年4月30日美
军撤出南越首都西贡。南越人民陷入恐慌,害怕共产党入主后会以血腥手段整肃异己。富
人们纷纷抢搭美军的直升机逃离家乡;而数以万计的南越人在接下来几年展开流亡的旅途
,幸运者成功到达美国落脚,也有许多人客死异域。
当刘庭兆听闻北越大军已兵临城下,友人劝他一同离开越南,但他不想逃离家乡,他也一
直冀望着实现家人团圆的梦。“经历21年的分离,我愿意受一切苦难折磨只要能再见父母
一面。”刘庭兆表示。
战后第一步:劳改营
终战2个星期后,赵家终于团圆了。但刘庭兆万万没想到,父亲已是共产党宣传机构的高
官,而双亲最不愿见到的,是1个曾为南越军方效力的儿子。刘庭兆回忆,“当时,他们
非常沮丧,我妈在知道我当过南越陆军少尉之后,哭了1个星期。”
父亲告诉刘庭兆,他必须认真读书,才能再次开启人生新页。几天后,刘庭兆就被送往了
劳动改造营。
南北越统一后,共产党把曾效力于南越政府的军官或是与美国有关系的人通通送进劳改营
,灌输他们马克斯思想,强迫他们从事艰苦的劳力工作,却不提供充足的食物和医疗照护
。待过劳改营的人皆表示,他们曾被凌虐,无法与与家人联络,甚者长达数年。
刘庭兆被判进入劳改营6个月。他被迫学习越共领导人胡志明的事蹟与共产社会体制。白
天,他在酷暑下耕耘菜园、清理木材;夜晚,他高声歌唱爱国歌曲。劳改营中没有足够的
水能够洗澡,更别提足以饱腹的食物。
劳改营的生活持续折磨刘庭兆的身心,不只身体上的疲劳,他还在得知父亲拥有缩短劳改
期的权力,却不愿缩减后,心灵大受打击。父亲从没来探望过刘庭兆,仅写了一封信给儿
子,告诉他要好好工作。“当时我非常生父亲的气。上次,他抛弃了我和姐姐,在我只有
1岁的时候。”刘庭兆表示,当下他感到自己又被遗弃了,“我边哭边把父亲的信撕成碎
片。”
社会隔阂深 南越人备受欺凌
战后越南,百废待兴,美国的经贸制裁禁运更让经济雪上加霜。同时,河内(Hanoi)政
府采取集体农场的社会主义政策,导致越南人的生活更加贫困。越南持续受到国际社会孤
立,直到1980年代中期,共产党政府开始经济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开放资本主义进入越南
,终与世界再度接轨。
甫离开劳改营的刘庭兆想成为记者,然而传播类的学校只让党员或曾效力于政府军的人入
学。像刘庭兆这类曾为南越做事的人想要谋职或求学,都会吃闭门羹,整个社会都抵制这
群南越遗民。
刘庭兆只好转而向父亲求助。终于,他获得入学的资格。但同侪却时常嘲讽与排挤他,因
他曾为南越打仗。尔后,他搬到河内定居,假日时偶尔拜访年迈的双亲,3人的关系也不
再那么紧绷。刘庭兆表示,经过多年,他终于理解父亲从不曾放弃他。
“我坚信我父亲心中对我是有爱的,尽管我们之间有隔阂。”他表示,“但随着时间推移
,我相信父亲对儿子的爱总会超越那道隔阂的。”
刘庭兆的记者生涯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尽管新闻业至今仍受越南政府严格监管。
海外越人的归乡之路
越南统一走过了40个年头,政府对当年南越支持者的态度也趋向软化。海外的越南人、越
南侨民,也开始把美金汇回家乡。为了鼓励海外越人回到越南,越南政府更放宽了签证政
策,而社会对海外越人的仇恨情结和怀疑论也渐渐在消褪。
至今,海外越人总计汇回了近120亿美元(相当于新台币3654亿元),而他们也是越南重
要的海外投资者。越南社会与海外越人的连结越来越紧密,连现任总理阮晋勇的女婿都曾
在1975年那段动荡时期随家人逃往南方。
被遗忘的南越历史
尽管如此,越南社会内部还是有隔阂。在高中教科书中,越战是一场“为了从美国人手中
解救国民的反抗”,而亲美的南越军则是“美军心腹”。教科书内一字未提南越反抗北越
的原因,以及南越渴望与北越各自为政,独立成非共党体系国家的历史。
在胡志明市外郊、平阳省内有一座前南越军人的墓园,园内约有1万8000座墓碑。然而,
墓丘上杂草丛生,地面堆累著陈年的落叶和垃圾,斑驳墓碑上的名字早已无法认清,荒凉
的景象显示早已无人来此悼念亡者。
然而大约1公里外,有另一座北越共军将士纪念墓园。园内草木错落有致,干净整齐的碑
石,看得出来受到良好的照护。荫凉的墓地弥漫着鸡蛋花的香气,整片鸡蛋花树海被巨大
的雕像群围绕,歌颂著伟大的烈士与他们牺牲奉献的母亲。
河内政府向来拒绝透露南越士兵的死亡人数,而据美国统计约有25万名南越官兵死于越战
。越南官方仅表示,越战期间约有300万名的越南军民死亡;美军则有5万8000人阵亡。
越南境内处处可看见歌颂北越共军先烈英勇战绩的雕像和纪念园区,却未有任何事物纪念
逝去的南越士兵。
“最伟大、最神圣的纪念永远依存在越南人民心中。”越南外交部发言人黎海平(Le
Hai Binh)表示,但对于阵亡的南越官兵,他仅用“过世的人(those people who
passed away)”来描述。
年轻世代仍未超脱历史枷锁
南、北越之间的伤口至今尚未缝合,部分流亡海外的越人仍坚决反对河内的共产党政府。
“年轻一代的美裔越南人从小浸淫在反越共的氛围中,时至今日,南北越的对立关系依然
冻结在1975年那一刻,双方都未曾让步。”德州科技大学越南研究中心(Vietnam
Center at Texas Tech University)所长麦克斯纳(Steve Maxner)表示。
现年61岁的刘庭兆,走过越战、经历战后越南紊乱的社会,他用自己的故事证明时间和同
理心最终将会抚平过去的伤痕、缝合历史的裂口。
“如果他们(共产党)在战后做出对的事,越南必将更容易度过这些伤痛。”刘庭兆表示
,他认为官方应该承认南越(越南共和国)在越南国家历史中的地位。“随着时间流逝,
弥补两方的裂缝将变得越来越困难。我们可能要花5到10年去接受这个史实。但也有可能
,我们要花上半世纪去原谅、去接受它。”
风传媒
http://www.storm.mg/article/48079
作者: ScepioRome (罗马征服者)   2014-05-01 11:31:00
淡水河表示
作者: VVizZ (我很穷)   2014-05-01 11:31:00
灌浆改良地盘不就好了
作者: chachayu (tama)   2015-05-01 11:32:00
美国帮都没赢
作者: bg00004 (绝缘体)   2015-05-01 11:36:00
民主对上共产 失败的例子
作者: t00750   2015-05-01 11:37:00
这篇文章是统战文宣吗?
作者: qwilfish (XXXXFISH)   2015-05-01 11:39:00
看昨天NHK的南越专题报导 台湾人真的要记取教训
作者: Gnome   2015-05-01 11:45:00
支那软性统战文 恶心
作者: fuccwoman (帅的乱七八槽)   2015-05-01 11:49:00
五楼是北越的
作者: arsian (arsian)   2015-05-01 11:57:00
割成两块国家不就好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