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翟本乔FB:一分钟的反对网络言论管制

楼主: nickwu9146 (CTW)   2015-04-28 01:28:27
※ 引述《awhat (La Mer)》之铭言:
: Ben Jai
: 13分钟前
: 行政院、总统府和考试院都上过课了,他还没,还搞不清楚网络是怎么回事
: 好吧! 这里提供一个一分钟浓缩版:
: 不要把网络当成一个媒体,网络和整个社会的结构是几乎一样的。
: 不该对整个社会做的事,就不该对网络做。
: 想要对网络做的事,想想看如果对整个社会做了,会怎么样?
手机排版抱歉
匿名的确是网络的一项特性,也是因此他才有可能如此风行。现实社会中,存在太多
的潜规则,各种资源资讯的不均等,导致发言的权力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大多数人
则只能成为选边站跟随者。然而当这些所谓的领袖发生错误,又有多少人愿意打破这些规
则直言上谏? 在网络这个社会中,匿名性是一个重要的价值,匿名性让每人拥有相同的权
力,使人类第一次拥有了平等交流的机会,只要你能提出相应的证据,即使拥有不同立场
,只问对错,不问身分,真理自是越辩越明。我想这才是现实社会原本应有的面貌,每个
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因为成长经验的不同,本来就会有不同的观点,不会因有钱、有势、
有权,便成为了不容质疑的存在。
最近网络霸凌议题一再浮出水面,我同样谴责网络罢凌,然而舆论风向一再被导向霸
凌来自于网络的匿名性,甚至提出控制网络言论的构想,我不清楚是否有人刻意操弄,但
人们么时候有产生了网络言论不用负责的错觉? 除非刻意使用跳板,IP位址、注册帐号时
的mail、电话、姓名还不够“实名”? 真要是匿名,那这么多网络讼棍又是从何而来,在
网络上故意讨骂挨,这人才真正有病。真实社会也有黑函,有霸凌也有诈骗,然而为什么
到网络世界就归咎于匿名性?不可否认,匿名性确实会使人说话直接而不用在意太多的眼
光,当然也不乏攻击性的言论,但网络上的足迹难以磨灭,且当你觉得受到侵害,寻求正
当管道提起告诉,也比现实社会来的有凭有据。然而目前所鼓吹的“实名化”,是否要像
在胸前随时写着姓名、电话、地址、职业、学历、存款多少...? 这样能否有效阻止问题
,个人存疑,只是继续把现实社会中的潜规则继续延伸罢了,霸凌的继续霸凌,诈骗的依
旧诈骗,最后得利的是谁?大概就原来社会中原有的“意见领袖”,继续在网络上大鸣大
放,享受支持者的掌声。
工具本来就是一体两面,要如何使用是掌握在使用者手中。至今若还是仅仅网络视作
媒体,单向的接受讯息无疑是危险的,网络上资讯参差不齐,太多似是而非的言论,事前
的筛选,事后的思考消化才是现代人所需培养的智慧。此外网络更提供了人类另一种不同
以往的社会,每个人都只是一串ip位址代表着身分,但现实社会会发生的事,在网络都可
能发生。网络之所以有趣,在于他类似但又不等同于现实社会,一个好的网络公民,当然
也要从教育着手,如同现实社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人人都该有那一把尺。我同意网
路要有更良好的规范,但不是箝制思想,文字狱或磨灭网络社会应有的价值。
网络社会具有其特殊性,发展不过就这数十年,且很多人也是行动装置兴起后才加入
这个社会。现实中的老鸟可能是网络上的菜鸟,而现实中的菜鸟也可能是网络上的老鸟,
其中必定会有所摩擦,我相信网络离完善还有很常的一段路要走,虽然技术上看似成熟,
但许多问题也在更多不同移民的加入逐渐浮出水面,我想每个网络使用者,都有义务去接
纳并了解其差异性。网络不是只是媒体而是另一个社会。
我的观察啦...(?
期中崩溃文@@a
作者: pengjoker (潘潘)   2015-04-28 01:30:00
排板也崩溃了
作者: rinatwo (无)   2015-04-28 01:38:00
第一段别傻了 即便是网络世代 大多数人仍是跟随者也没有所谓的越辩越明 大多数的人也只接受自己认为的
作者: a1122334424 (kuroneko)   2015-04-28 01:40:00
有个平台比没有好 资讯来源增加通常比单一好 通常辣待久了自然有一套过滤机制
作者: hidexebih (hide)   2015-04-28 01:41:00
写的不错啊
作者: jobipi (草食鲁蛇男)   2015-04-28 01:49:00
匿名网站型态有很多阿 有些不需注册 收集的也是浮动ip
作者: TraktorDJ ("爱河百大DJ NO.1")   2015-04-28 02:18:00
这是一系列文中最中肯的一篇。
作者: joanying (joan)   2015-04-28 03:47: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