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pidina ()》之铭言:
: 能不能推荐有哪间茶饮没有农药的
: 喜欢喝茶的人总不会每天自己泡吧
: 没有的话 至少在安全标准值内的茶店
: 有没有这方面的八卦
本鲁不才,正在进行中的硕论刚好以手摇茶为题,
虽然还没有结论但可以提供一点资料。
手摇茶从泡沫红茶的时代走到今天30几年了,
现在市面上手摇茶九成都是进口茶。
产地大部分都是越南和中国,因为技术都是台商传过去的,
基本上根本喝不出差别。
别说手摇茶了,连老字号茶行都偷用进口茶,
自己泡也很难讲就不会中标。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177515
至于乡民们问到底知名连锁店和地方小店哪个比较安全,
基本上,台湾做茶叶进口贸易的厂商不多,
因为牌照花费太高,基本上不超过十家。
大盘商一次进口量那么大,一旦出事牵一发动全身,
所以照理说该有的检验应该都会有。
如果加盟总部不信任贸易商附上的检验报告,
通常自己也会去找SGS做化验。
至于地方的小型手摇茶业者,供货来源就是地方的供应商,
这些供应商从大盘那里进茶叶,还有果糖、果浆、珍珠等配料、杯子吸管等耗材,
因为地方的小店因为需求量没有大到可以直接找贸易商进,
所以需要仰赖这些中盘商。
如果越做越大、连锁分店越开越多,
总部才有议价空间能直接找上游进货。
无论是加盟总部或是中盘供应商,
农药检验这种几千块就可以解决的事情,
会搞到超标本鲁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而且台湾的农药检验标准是世界数一数二的严,
很多日本美国可以接受检出的农药,在台湾就不行。
更何况农药也不像之前的塑化剂或顺丁烯二酸,
根本没人想到会有这种化工添加物,
农药明明就是超基本的检验项目阿......
至于到底有哪一家手摇茶可以用新台币教训的...老实说我也不知道。
随便讲到时候被验出三小又会被乡民打脸。
本鲁只能提供一个原则性的判断:
卖得品项越多,通常就越有可能使用加工过的制品,风险也比较高。
现在手摇茶越来越讲究自然,很多店家水果都要自己搾汁,芋头也自己煮,
不像以前果浆调一调、调味粉拌一拌,百香绿和芋香奶茶就出来了。
一间手摇茶店也没多少人手,有些店明明小小一间,
卖的水果调味茶种类他妈的快比水果摊还多了,
一大早开店光是榨汁就饱了,更别说还有一堆配料要煮。
俗话说:“文章,风水,茶,真懂得没几人”
光是搞清楚纯茶要怎么煮才会品质稳定风味纯正都很难了,
年轻店长和工读生店员怎么可能摸透煮茶的功夫,
更何况和各种水果与配料的排列组合。
所以通常都是加盟总部简化成SOP,食谱调法背一背,
浓糖果浆加进去摇一摇就搞定了。
所以如果真的是用心想做好茶的店家,纯茶种类不会多,
配料和调味的搭配也不会太多,才不需要过度依赖工业半成品的调味。
还有一点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就是喝喝看纯茶不加糖,
喝过一次好坏马上就知道了,不管茶叶多烂或店员煮得多烂,
加了糖怎么喝都好喝,更不用说加了一堆水果糖浆和调味粉的茶。
最后一点,真的要加糖,请注意他的糖浆是透明的还是黄褐色。
如果透明又浓稠通常就是果糖糖浆(大不了混合一点蔗糖),
自己煮的砂糖或蔗糖一定会有点黄褐色,而且甜度比透明果糖低多了。
看到最近这么多食安风暴实在觉得很难过,
台湾手摇茶从泡沫红茶慢慢演变到现在也30多年了,
好不容易有一个在地发展起来的产业,也有能力输出国际市场,
这些年来却一直遭遇到各种食安风暴,
虽然说这些风暴都没有彻底打垮这些业者,
但也是拿我们的生命和金钱含泪支持换来的阿QQ
不过乐观一点来看,我们从90年代什么都是用粉调出来的烂茶饮,
喝到现在越来越讲究天然,也算是有点进步了,
真心希望这是最后一次爆发食安危机了......
日子都这么苦了,一杯小小手摇茶已经是我们仅存的小确幸,
结果喝进一堆农药和添加物,真的要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