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怎样的中心思想,才能算是个仁?

楼主: holymars   2015-04-06 08:56:28
※ 引述《chenglap (无想流流星拳)》之铭言:
: ※ 引述《sweetmiki (屎胃踢米奇)》之铭言:
: : 从小开始就接触的孔子的子曰
: : 最有名的莫当就是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
: : 之前日剧仁医也非常的有名
: : 但是还是不太了解仁的定义
: : 请问该怎样才能算是个仁呢?
: 把“仁”这个字拆开来看, 就是一个“二”字和一个“人”字.
: 故此有人在推测, 在字字出现“仁”这个字, 本来的意义, 就是形容两个人
: 之间的关系, 而且是一种正面的关系, 清朝的段玉裁就是这样认为. 这可以
: 解释成“个人对个人”的一切善意, 包括儿女对父母, 父母对儿女, 朋友对
: 朋友, 同事对同事, 都是仁. 因此古早时代的“仁”, 指的是对人友善.
: 孔子推广儒学, 讲仁这个字,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 天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及后扩充, 非礼勿视, 非礼勿言, 所谓仁, 就是
: 不对别人做不合自身认可道德标准的事情. 故此孔子的仁, 较接近是维持真
: 理.
孔子的仁即是恕之道
子贡问一言可以终身行之,子曰:其恕乎
曾子也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恕是会意字,“如”他人之“心”,也就是“体会别人的心情”
所以说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因为我不喜欢的,别人可能也不喜欢,所以不要这样对人
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变化到“己所欲施于人”
这是个逻辑上的谬误,犯错的人是晋代的傅玄,他说
“圣人说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要推己所欲及于天下”
这是他个人逻辑没学好,请大家不要强加价值观到别人身上
子曰: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
: 孟子的说法, 可以参看香港国文课本有的“四善端”, 他认为, 仁是源自恻
: 隐之心, 便是看到别人受苦, 受害的时候, 想要解除别人苦难的感情. 孟子
: 的人算是较有深度的, 那就是针对他人受苦的同情.
: 以上简略一点点列的话,
: 1. 对人表示友善
: 2. 不对人做自己认知的坏事
: 3. 理解和同情别人所受的苦难
: 这三点综合起来, 得出的共通点, 就是以下的两点:
: 1. 让别人感到愉快, 或解除痛苦
: 2. 不让别人受苦, 或破坏其快乐
: (原文下略)
上述这些,是孔子思想中“仁”的核心
接近于今天所说的“利他主义”
而利他主义最大的问题,在两千年前就碰到过了
从春秋传承到战国,以“仁”为核心思想的儒家无力于解决现实问题
所以系出于儒的各家思想,或多或少都是要提出“利他主义”要怎么与现实结合的问题
孔子的“仁”是以“礼”来表现的
可惜形式化的“礼”功用是让已经理解“仁”的人提醒自己“仁”的存在
是让“人”在阶级社会中寻找适当的人际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行为模式
大家都是仁者,礼才有其意义,否则就是有礼无体
这个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孔子思想很大部份重视自我的修为、思考,然后作出适合的行为
乱世中谁会有空去想“如果我这么作世界会更好”..
所以不合时局的思想势必要作出改进
孟子的改进方式是提出“义”,“义”就是“仁”的具体实现
人的行为经过“仁心”的判断之后,就有所谓的“义(宜)”与“不义(宜)”
从此“仁义”就变成了连在一起用的词
不过他这人很个性很呛,大概就是
“即然多数人不懂得思考怎样是适当的行为,那就让我来帮大家思考吧”
所以他就依他的仁心定义了一系列的“义”与“不义”然后整天找人吵架
还要装得很无奈说自己不好辩是不得已的
但是他的学说无视于人类的个体差异,也忽略了反社会人格的存在
(反社会人格正是利他主义最大的盲点..孔子和孟子都是败在这点上)
墨子的思想也是出于孔子的“仁”(利他主义)
但是他是走极端派的,他把“仁”进一步推广到“兼爱”
并且认为“礼”这种徒具形式的规范是不行的,需要更强而有力的组织来推行利他主义
所以他创立了一个以利他主义为党章的刚性政党
党魁有超级权力而且有一大批死士以性命支持
在战乱之世强而有力的组织反而容易兴旺,所以很快就成为天下显学
(根本列宁...有没有列宁其实是抄墨翟的八卦?)
缺点就是理想主义+集权组织,通常是维系在个人魅力上的
墨子之后钜子传不到几代就分崩离析
再来就是荀子和法家,这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其实是太长了我不想写了..
快转..经过了秦末汉初的战乱,道家兴盛了好一阵子
接着传到汉武帝,他迫切需要一种哲学思想符合封建利益
于是开了场天下第一嘴炮大会
把法家的“术”和儒家的“仁”结合起来,成了独尊“儒术”
这对先秦思想的破坏力是非常惊人的,“儒术”既不是孔子思想也不是韩非思想
而是把两者里最好的部份去掉,把剩下最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部份保留下来
同时还借壳上市,旧瓶装新酒(而且是加了很多化工添加物的那种)
下一步还以极权之力扫掉市场上所有竞争者(罢黜百家)
所以大家在批儒斗孔的时侯记得要找对债主,问题是在汉武帝和董仲舒..
是他们把山寨品弄了个美美的包装硬逼你吃的
汉以后的儒学者,基本上就是在作一本论语各自解读的工作了
这和一本旧约各自解读是同样的道理
就是找出圣人说的话里面符合现实利益的部份出来大肆宣传一下
两千年来西方东方都是这么干的,相信这套大家都很熟悉了
打了这么多,要说的其实是
“仁”本来是种很好的思想
但是如何实现“仁”则是一直到两千年后的今天都没能解决的问题
本质上是因为利他主义与动物本能砥触
“理解他人痛苦的能力”是有个体差异的,甚至有些人是完全没有的
在当今的世局,需要有更细腻的方式去辨别“仁者”与“不仁者”
并且透过不断的思考与自我修养(克己)
才能正确的找出“与人应对的适当之行为(义)”
比起两千年前资源匮乏的时代,我们有更充裕的资源与时间去思考
自己能在社会中成为怎么样的人
所以请大家不要放弃思考,不然就会变成僵尸喔(?
作者: sakura000 (卍☆㊣煞氣★艋舺㊣☆卍)   2015-04-06 09:00:00
因为你喜欢的 就觉得别人也要喜欢 因而停止了思考原因
楼主: holymars   2015-04-06 09:02:00
不管是傅玄笨还是他故意曲解孔子的话,总之“己所欲施于人”绝对不是孔子的原意..若非p则非q => p则q 很明显逻辑错误..
作者: moui0425 (麻糬脸(o'3'o))   2015-04-06 09:13:00
看完推
作者: adonis1010 (adonis1010)   2015-04-06 09:27:00
儒术是指儒家与阴阳家结合
楼主: holymars   2015-04-06 09:33:00
阴阳家相对来说不是重点..当然对君权天授观的形成是起了一定作用,但整体来说法家的法术势结合儒家的君君臣臣才是最让人诟病的部份
作者: adonis1010 (adonis1010)   2015-04-06 09:45:00
跟法家结合是黄老,不是董生为武帝精心设计的儒术,儒术是讲天人感应,讲阴阳,讲宇宙中心论,而落实在政治上是重德不重刑,生活态度上也是鄙视功利汉武帝会用严刑峻法,缘饰以儒家,跟董生一点关系都没有,张汤及公孙弘等才是重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