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升小高一的时候
我亲戚问我,你要念理组还是文组?
我说:文组。我想读人类学。
亲戚们:哈哈哈哈哈没出息,男生念什么文组?
于是,因为家里的压力,我只能选择理组
高一结束了,要升高二,已经确定要选理组了,我想选二类
我亲戚问我,你要念二类还是三类?
我说:二类。我想读财务工程。
亲戚们:哈哈哈哈哈没出息,男生念什么财务?
于是,因为家里的压力,我只能选择三类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实质影响力吧。抱歉离题。
六个学期,我的物理被当四学期,化学被当四学期,数学被当三年,生物被当四学期
高中学测运气比较好,我升学那一年科大分数还不高,隔年就飙高了
学测那年,我考上国立科大,好不容易找出兴趣
考了一个真正喜欢的研究所,结果还是被笑要去采矿找外星人。
只好换考一个自以为符合他们期望的研究所
结果自己却读不来,但被笑还是一样被笑。
我想说的是,所谓的不准选文组,事实上只是一个很扭曲的期望投射而已。
因为自己期望怎样,所以孩子一定要怎样,岂不变态?
有些孩子适合读什么,有些则不。
而像我这样的孩子,会因为想要去迎合父母以及家人的期待
然后强迫自己作不想作的事情。
这样的孩子心理在小时候就被磨得很变态了。
因为根本没自己的主见,甚至是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想迎合爸妈与家人而已。
前面有位念建中的板友说,他数学很烂但是还是撑到交大
你很幸运,我想你大概是像黄国昌老师那样吧,智商高。
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智商150,有些事情是怎么也撑不过去的
我能体谅我家人对我的期望,也能够了解他们的失落感。
所以,当我有一天成为别人的家长或者亲戚时
我会很鼓励孩子喜欢什么科目就读什么科目。
文组也好,理组也好,二类、三类都好。
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喜欢、不会后悔就好。
我想,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有这种想法,台湾的文组就不会这么不被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