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lackRequiem (黑色镇魂曲)》之铭言:
: 近日KANO在日本上映,
: 好评程度不输给台湾刚上映的时候。
: 这么卖座的片子为何当初在金马奖颁奖,
: 却没有得奖呢??
: 可否有八卦?
金马奖当初创立是作为蒋经国消灭台语、客语各种母语政策的一环,
当时不管电视、电影都是以台语片跟台语节目为主流,
因为这是最多人使用的语言,广告主也买单。史艳文也是台语的。
为了让台湾人各种母语彻底被消灭,蒋经国从学校和大众媒体双管齐下,
因为学校只能洗脑年轻的一代,而且从流行文化下手更有用。
在这种背景下就出现了金马奖,
金马奖一开始就是为了“奖励优良国语影片”而设立的,
为了能够推销当时占不到5%的“国语片”,
真正超过80%的主流台语电影反而完全被排除在金马奖的参选资格之外,
只要你是台语电影,或者客语电影,对不起,金马奖跟你没有关系,想都不用想。
所以在早期,说金马奖代表台湾最好电影的竞赛是有很大问题的,
因为能报名金马奖的只有5%的国语片自己在玩。
一直到1983年,黄春明名作改编、吴念真编剧、侯孝贤执导的《儿子的大玩偶》,
为了反映真实社会情况(台语还是主要语言)片中使用大量台语,
新闻局反复审核后最后用“台语所占比例不过半”的原则破例许可报名,
成为金马奖第一部“台语参赛电影”。
儿子的大玩偶写实传达台湾记忆的电影风格,掳获大多数观众口碑,兼具票房收益。
至今,本片也被普遍视为“台湾新电影”的开端作品之一,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实不只金马,儿子的大玩偶从发片送审就卡在新闻局不过,
国民党文工会认为本片拍出台湾穷人贫穷落后及违章建筑的画面不妥当,
有损台湾国际形象,必须剪片才能通过审核。有没有很像北韩?)
(当时不管电影电视还是书籍杂志都要事先送审才能发行播出,
也就是由新闻局决定什么书什么电影可以看什么不能看,所以有很多“禁书”)
(为什么国民党文工会可以决定新闻局什么电影要剪片?
阿这就是国民党啊,党是最高的。今天只是把运作藏到抬面下而已。)
1996年起,金马奖取消国籍限制,1997开始定位为“华语片影展”。
其实继创立之初消灭母语的政治色彩,金马奖又再次成为政治工具,
用来实现中国跟台湾“电影上的统一”“文化上的统一”。
然后就逐渐变成今天你我看到的充满中国片金马奖了。
所以为什么金马奖KANO不能得奖?
金马奖没有怪KANO几乎没有中国话都是台湾话让你参赛就不错了,还想得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