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envalentine (Len)》之铭言:
: 台湾到哪里都有中山路、中正路、中华路
: 然后继续延伸中山一路、中山二路、中山北路一段、中山北路二段
: 要不然就是拿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直接套一套
: 连都市重划区的路也这样命名
: 真是有够无言的
: 可以订一些生活化一点路名
: 青石路、花园街、雨漱街、蔚山路
: 百合街、玫瑰路、桔梗路
: 夕辉路、日照街、彩虹路、春雨街
: 有没有台湾道路命名的标准跟依据的八卦
wiki就有啊
根据台北市道路名牌暨门牌编订办法第3条规定,道路宽度超过15公尺以上者为路,
在8至15公尺间为街;道路宽度未达8公尺者为巷弄;此外,路宽超过25公尺且具重要性
(如堤顶大道)或跨区性者(如仰德大道、市民大道)则可编订为大道。
因此道路依路幅由大而小,分为“大道”、“路”、“街”、“巷”、“弄”、“衖”。
而“大道”、“路”或“街”的分支为“巷”,“巷”的分支为“弄”或“衖”。
道路命名方式
1967年改制前辖区的路街,多以大陆地名(如迪化街,长安西路)、古今人物(如中山北
路,罗斯福路)、古文训示(如四维、八德)等为命名原则。
新建道路,常取本地名称、祝福愿景、自然景观及机关建筑等为名。
北投、士林、内湖、南港、景美、木栅等1968年才并入地区之道路,其命名方式与市区不
同,不完全符合上述规定。至于巷弄,则以其接邻之路街或巷之门牌序号作为巷弄编号;
但北投与士林区还有留有数条以文字命名的巷(非数字)。
命名沿革
日治初期台北市并没有为道路正式命名,但有延续清代“○○街”称呼的小字命名道路两
旁街廓(参见台北市 (州辖市)),部分较长道路更有分丁目,如北门街三丁目表示今博
爱路在开封街以北的区域。
1926年台北市改正町名,市区数个街廓划为一町,町内通衢便通称“○○町通”。如今馆
前路两侧当时划为表町,馆前路即俗称为“表町通”。其它尚有荣町通(衡阳路)、大和
町通(延平南路)、京町通(博爱路)、本町通(重庆南路)、太平町通(延平北路)、
永乐町通(迪化街)等等。另外也有以当时地标命名的道路俗称,如红叶桥通(南京西路
);或纪念裕仁来台命名的敕使街道(又称御成街道,中山北路)。
台湾光复后的1946年,台北市政府以铲除日本色彩、便利记忆、纪念民族英雄、宣示三民
主义与显示政府首长为原则拟定改正街路名称,新拟定的路名多数为清代使用的旧称,一
部分延续日治时期日本色彩较轻的町名(如位于蓬莱町内的蓬莱街,今抚顺街),以及三
民路、博爱路等训示路名。[2][3]
1947年,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将改不到两年的台北街道名称全部改为以中国大陆地名为主
的街名,并由街廓范围,改以线型道路为范围。[5]命名的方式,以上述分界的经纬道路
,将台北分为四大区,放大投射为整个大陆,依其原有大陆地名位置置用于相同区位的台
北街道名。这些地名包含大陆之省份、大都市、名山大川(以路名为主)、城市史蹟(以
街名为主),例如:东门外街依其东方位置改为徐州路,下奎府中街依其北部位置改为承
德街(今承德路),八甲街依其西南方位置改名为桂林街(今桂林路),龙山街依其南方
位置改名为广州街。
之后台北市的路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随着都市发展的脚步,陆续完成都市计画道路的
开辟工作,诞生了不少新路。新路路名中有延续中国大陆地名的(如西藏路、敦化南北路
)、纪念性质的(如辛亥路、光复南北路)、本地地名(如大安路)等等不同的命名方式
。1968年并入台北市的北投、士林、内湖、南港、景美、木栅地区除沿用原有路名外,也
有部分与旧市区干道相连者以干道路名加以延伸,与旧市区路名相同但不相连的道路,则
可能透过改名或是“路、街”、分段有无等做为区分依据。
因为都市重划等理由,部分原已命名的道路可能改名、降为巷弄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