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正体字简体字是我们太高傲吧?

楼主: spacealien (崩溃吧乡民)   2014-12-27 11:04:21
※ 引述《donation12 (至人)》之铭言:
#1KdWO219 (Gossiping)
以上内容我已经对其他两位做回应,同质性很高故不再重复,文章代码在上面
: : 这个词从头到尾就是现代儒学者为了自我美化,他们“礼治”最恨的“法制”挑出来
: : 用各种有问题的讲法下去鞭,骗骗你这种中文系学生而已。
: 可能你不是很了解先秦儒、墨、法到底在干麻,儒家不是不讲法的,
: 也没恨法制,不知道你这种想法从何而来,可有古籍明证?
: 后世的评价,或有失之偏颇处,或有误读误解处,可参考,也不可尽信。
前面不是才提到什么《论六家要旨》吗?西汉司马谈写的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
。故曰:'严而少恩'
上面那段话的白话文是,法家不看关系亲近疏远,不分贵贱,全部由法律来评断,那么
“亲亲尊尊”之恩就断绝了。可以用一下,但不可长用。所以说法家“严而少恩”
这不就是用儒家角度对法家和“法制”的脑补和批判?就在眼前,你们都看过了,
还说没有
法律不看关系不分贵贱,这完全正是现代尤其是年轻人最认同且向往的。
“亲亲尊尊”,正是儒家伦理里面最爱强调的“讲关系”,在法律之前要讲关系,这就
是儒家要的,因为他们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关系的亲近和疏远”来决定怎么做
而法家不吃这套,法条前人人平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除了统治者,但请记得,
古代没人敢冒犯皇帝,相对于儒家对统治者的阿谀奉承,法家这真不算什么),
所以法家很该死 (司马谈角度),
“严而少恩”= 法家讲求平等,不吃你关系好不好这套,是太严苛而不给恩惠。
↓↓↓↓↓↓↓↓↓↓↓↓↓↓↓↓↓↓↓↓
这完全就是用儒家的角度再批判法家,准确的说就是“法制”
↑↑↑↑↑↑↑↑↑↑↑↑↑↑↑↑↑↑↑↑
法“制”和现代大家追求的法“治”,差别仅仅是古代不能威胁到皇帝,所以法家
给皇帝凌驾法条的地位,但只有皇帝一人,太子都不行。
而儒家是统治者底下千百个官吏,都可以凭借他们的自由心证和心情来处置你,
任何一个辈分或位阶凌驾于你的,都对你有很大的宰制权力,和评论的话语权,
你没有任何一点反抗空间,也没有规则来制约他们对你的权力 (这种观念正是
现代很多家庭冲突的根源,也是职场霸凌老鸟欺负菜鸟的根源之一)
相对于一般人来说,当然是法家更有保障,只要不是以暴君的角度来制定法规,
而统治者底下那些官吏都要看法条来行事。(到儒家这边,就从一个暴君变成
千百个暴君了,因为人治,随便一个比你大的要对你干嘛都可以,所以你只能去
讨好他,希望他当你朋友)
大家都看到()里面的字了吧?这就是大家最讨厌的“政商关系”在东亚“儒家文明圈”
的由来,儒家伦理越重的地方,和当地政府官员打交到就越重要,比如去对岸中国
做生意的台商,全都要讨好中国大小官员,还要帮中国政府回来台湾担任打手和发言人。
因为儒家的人治文化和“亲亲尊尊”这条“儒家伦理”,再对岸中国远比台湾更为深化。
(如果有一点独立思考能力,就会发现这和儒家学者制造的讲法“文化大革命
摧毁中国的传统儒家伦理,所以中国现在才怎样怎样”有严重冲突,因为事实上,
儒家伦理和文化,在中国远比其他地方都更加稳固;文革是政治工具,而不是真正
文化改革,当年封闭的中国人习惯儒家伦理,根本分不清哪个是儒家,哪个不是,他们
以为那是人类社会本来就这样,所以根本没去“革命”到)
从汉朝到近代以前这个儒家主宰的年代,法家长期受到贬低和批判。这个穿插在后世
"学者(?)"于各部著作的角落里面,何以就在眼前,仍说没有?
(儒家那个叫做学者?看他们写那什么低能儿论述,他们的礼制有多蠢,讲神棍
还差不多,“儒棍”)
因为你已经完全奉行儒家学者“编造”出来的讲法了,把那当做是你的意识形态。
儒家不是完全不讲法,但他们更讲求“礼治”,而其问题请看我上一篇王莽段。
#1KdWO219 (Gossiping)
作者: luffy820114 (Nakano)   2014-12-27 11:05:00
好长喔
作者: freezeblue (管)   2014-12-27 11:10:00
这样也算长?手机阅读还不用翻页呢,推这篇!
作者: ikki (凤翼天翔)   2014-12-27 11:18:00
再说一次 司马谈的哲学观是道家不是儒家 你要说他是用儒家的角度在批判一个想像的法家 但事实上他只是你想像中的儒家
作者: Chenflying (微异见)   2014-12-27 11:25:00
文革那段部分认同
作者: donation12   2014-12-27 11:58:00
你没读懂我的意思,多引法家的原文来说明你的论点较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