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述《exeexe (千江水 千江月 万里路)》之铭言:
: 陈仪抵台时,面对的是工业瘫痪、大地残破、民生物资极度匮乏的台湾。当时的台湾没有
: 大量民生物资可供陈仪政府“不断搬往大陆”。
:
:
: 推 baggio1029: 先帮你补血,某些人会选择性跳过 12/21 23:05
根据中山大学翁嘉禧的研究
战争后
台湾的物价水准仍然低于中国
也就是台湾物资比较便宜
加上陈仪从治理福建省开始
就被形容造成福建“民穷、财尽、兵弱、官贪”
同样一贯的治理模式
也造成台湾“民穷、财尽、兵弱、官贪”
因此陈仪治理下的官员
就故意拉抬台湾物价
以减少市面消费量,
例如米一担在上海卖二千台币 台湾却卖四千元
盐一斤在上海卖六元台币 在台湾却要卖十五元台币
1946 年稻米生产达 89 万 4 千吨
1947 年则增加到 99 万 9 千吨
照理说,粮荒应不致恶化。
但是陈仪德政之下
粮荒反而一年比一年严重
“台湾向有米仓之称,今则米价…,跃居全国第一,较之接收当时,暴涨至六十倍以上,
即京沪粤一带向来缺粮之处,亦不至有此离奇现象也
我知道有人不敢面对事实
所以我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