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业者提案放宽食品标示?食安专家批卫福

楼主: XSUDOX (老板 素肚要辣不要切)   2014-12-18 13:49:36
难怪前几天不少新闻台莫名的一直狂报导“看不懂”新闻
拼命的强调说你标那么多,消费者看不懂
这很明显是食品业者出钱让电视台制造出来的新闻
至于哪家业者,大家应该心知肚明
业者为了自己利益,会想要修改这项影响自家营业额的法律无可厚非
但你他马英九的一群狗官
为什么要配合业者
人民纳税是要你们去听命于业者吗
人民要求透明化,所以要求列出所有添加化
消费者看不懂
你们该做的是推广食品安全教育
让消费者尽量看得懂他们吃什么
或是让无良业者学义美,因为少用添加物,所以不怕消费者看不懂
官员该做的不是一句消费者看不懂就不给看
※ 引述《stockapp (平安就是福)》之铭言:
: 1.媒体来源:上下游媒体
: 2.完整新闻标题: 业者提案放宽食品标示?食安专家批卫福部放水
: 3.完整新闻内文:
: 文/ 上下游记者林慧贞 on 2014 年 12 月 18 日
: 豆干染工业色素,突显食品添加物管理漏洞,近日却传出业者觉得食品标示太严,希望卫
: 福部放宽标准。
: 5月上路的新版《食安法》,要求业者必须标出全部的原料和添加物,例如方便面的品质改
: 良剂,必须写出含偏磷酸钠、碳酸钾、多磷酸钠或其他化学成分,这几天却传出有业者认
: 为消费者看不懂,透过“台湾国际生命学会”向卫福部建议,“不具功能”且含量小于5%
: 的添加物或原料,不用全部展开。
: 食品专家批评,卫福部明明在母法《食安法》里要求,所有原料、复方食品添加物都要展
: 开,却又另订草案,创造出“复合原料”这个奇怪的名词,未来添加物若混合食品原料,
: 可能被视为“复合原料”,再加上业者提出的5%免标示规定,未来许多添加物都不用标示
: 了,大开食安后门。
: 业者要求不具功能、含量5%以下成份免标示
: 去年修改的《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第22条规定,食品的内容物“其为二种以上混合物时
: ,应依其含量多寡由高至低分别标示之”、“混合二种以上食品添加物,以功能性命名者
: ,应分别标明添加物名称。”
: 以统一肉燥面为例,以往业者只会写“品质改良剂”,但究竟里头有何种化学物质,消费
: 者却不得而知,新法今年五月上路后,业者必须连化学名称也展开标示,统一企业便将包
: 装改成“品质改良剂(偏磷酸钠、碳酸钾、无水碳酸钠、多磷酸钠)”。
: 但本月15日《苹果日报》报导,消费者看到满满都是添加物的包装,抱怨九成标示“看呒
: ”,业者更直言,消费者看到那么多添加物,反而不敢来买,影响业绩,新闻中写道“专
: 家建议,复杂难懂的成分可改在官网公布。”
: “台湾国际生命学会”集结业者意见 希望卫福部改变
: 巧合的是,本月8日下午2点,卫福部就曾召开“研拟食品之内容物及食品添加物标示相关
: 规定”讨论会议,根据上下游独家取得的资料,许多厂商透过“台湾国际生命学会”(
: ILSI Taiwan)反应,希望“不具功能”且占最终产品比例小于5%的辅助性原料,可以免
: 展开标示。
: 此外,若是含有两种成分以上的“复合原料”,但单一成分占5%以下,该成分不用标示,
: 只要用复合原料的名称即可,但必须有CNS国家标准相关规范,或相关行业标准。
: “国际生命学会”(ILSI)是跨国组织,根据其网站简介,在全球共有16个组织,结合产
: 业界、学术界、政府,对营养、食品、毒理等进行研究,宣导正确的科学资讯。去年7月
: 28日在台成立分支“台湾国际生命学会”(ILSI Taiwan),会长就是前台大食科所教授
: 、油脂专家孙璐西。
: 虽然该会目标是结合产官学界,但32个会员几乎全是产业界,超过一半都是食品厂,包括
: 统一、爱之味、泰山、味全、佳格等国内大厂,美商可口可乐也是其一。
: 创新名词,食品专家批为业者开后门
: 消费者可能雾煞煞,到底什么是复合原料?什么是辅助性原料?什么是复方食品添加物?
: 根据《食安法》第3条名词定义,复方食品添加物指的是由单方组成的食品添加物,卫福
: 部今年4月公布的“包装食品之内容物及食品添加物名称标示原则(草案)”则做了更详
: 细的说明,复方食品添加物由单方与其他单方添加物组合而成,或单方添加物加上辅料之
: 食品,“制成具有食品添加物功能,非供直接食用的调制品”。
: 例如“复方防腐剂”是由单方添加物“二醋酸钠”、单方添加物“柠檬酸”及食品原料“
: 乳糖”组成。
: 在提炼或组成各种原料时,需要一些辅助成分帮忙溶解、稀释、黏合,这些辅助成分就称
: 为辅料,例如化学调制的酱油,需要盐酸协助分解大豆蛋白质,但盐酸在作用时就被中和
: 或去除,在最后产品中没功能,即为辅料。
: 上述两个名词都是业界常用、食药署先前就曾公告的定义,不过复合原料却不曾出现在《
: 食安法》定义。根据卫福部公告的“包装食品之内容物及食品添加物名称标示原则(草案
: )”,复合原料“系指本身为二种以上原料组成,且非以食品添加物为关键原料,可供食
: 品制程中使用之构成物。”
: 卫福部举例,“咖哩粉”是由胡荽粉、小茴香粉、姜母粉、大蒜粉、红辣椒粉等原料组成
: 的复合原料。
: 《食安法》对于食品的定义
: “包装食品之内容物及食品添加物名称标示原则”中对于食品内容的定义
: 添加物+食品原料,是添加物还是原料?
: 然而,魔鬼藏在细节里,不愿具名的食品专家指出,复合原料以及复方食品添加物的定义
: 相当模糊,复合原料的定义特别提到“非以食品添加物为关键原料”,也就是说,若添加
: 物混合食品原料,但添加物占的比例小,就能称为“复合原料”,再加上业者要求,“复
: 合原料单一成分占5%以下,该成分不用标示”,未来复合原料里的添加物很可能不用标示
: 。
: 在食品界任职超过30年的中国文化大学推广教育部兼任讲师陈俊成指出,国际上根本没有
: 5%免标示的规范,食品添加物的宗旨是:少量添加就能发挥效果,“占1%就吓死人了”。
: 他举例,大家熟悉的奶精,目前被视为复合原料,其成分有淀粉水解物、28%~36%的油脂
: ,另外还有5%以下的乳化剂,乳化剂含量虽少,但一点点就能发挥效果,如果照业者要求
: ,奶精中的乳化剂都不用标了。
: 另一位专家则质疑,奶精中只有氢化棕榈油算得上是食品原料,其余都是添加物,但奶精
: 到底要算复合原料还是复方添加物,目前定义很模糊,全由卫福部说了算。
: “食品良好卫生规范准则”对于食品的定义
: 复合原料免标示内容物,稽察员现场难分辨
: 这位专家指出,现在的食品大多含2种以上成分,卫福部自己公布的“食品良好卫生规范
: ”,食品原料只有分主原料、副原料、食品添加物,现在又创出“复合原料”这个词,“
: 根本是在打迷糊帐,为业者开后门。”
: 他认为,业者如果因为包装受限,写不下那么多名词,一些被带进来的添加物,或许可以
: 公告在网站上,但业者自己要知道有何成分。
: 例如咖哩牛肉调味包中的咖哩粉,末端标示可直接写咖哩粉,不用一一指出咖哩粉中有胡
: 荽粉、小茴香粉、姜母粉等等,但必须上网公告,再用QR code或其他方式让消费者可查
: 询;制造咖哩粉的业者贩售原料给下游食品厂时,也必须在包装清楚写明此咖哩粉的成分
: 含胡荽粉、小茴香粉、姜母粉等等。
: 他担忧,如果创出复方原料这个词,咖哩粉所占产品原料不到5%就可免标示,除消费者不
: 知道成分,稽查员在现场看不到包装袋上的标示,根本不知道里头含有什么东西。此外,
: 今年好不容易有立委修法要求食品厂、食品添加物厂、饲料厂分厂分照,若按此规则,食
: 品厂和食品添加物厂根本分不开。“现在《食安法》母法动不了,有心人士就开始对施行
: 细则和标示原则动手脚,创造看不懂的新名词,知法玩法。”
: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62632/
: 5.备注:
: 天佑台湾人民的安全与健康
作者: YMSH205 (^^)   2014-12-18 13:50:00
看不懂可以学阿 这时候老板又觉得台湾人笨点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