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北京清华学生平均而言,比台大学生优秀

楼主: aidao (爱到)   2014-10-20 12:29:07
※ 引述《kc0059 ()》之铭言:
: 两岸名师陈嫦芬:北京清华学生平均而言,比台大学生优秀
: 两岸年轻人的竞争力到底差多大?
: 北京清华大学 20 年来极少数被评价特优的师长陈嫦芬,
: 目前在两岸最高学府教书,对于两岸人才实力有第一手观察,
: 她深深忧虑:台湾人才的培育已经来不及了。
: 陈嫦芬,曾任元大金控执行长暨总经理、
: 瑞士银行投资银行集团亚太区副董事长暨台湾区总裁、
: 荷兰荷兴霸菱证券集团亚太区董事……。
: 国际金融圈的扎实训练及投资银行的完整资历,
: 让她受邀至对岸一流学府北京清华大学任教。
: 陈嫦芬在北京清华经济管理学院 MBA 开设“职场素养与领导力”课程,
: 两年的讲授,她成为清华二十年来极少数被评价特优的师长。
: 卓越成绩在中国快速传播,“北京清大的陈老师”名声愈来愈响亮;
: 然而,她其实比较想当“台大的陈老师”,
: 于是向台大财金系毛遂自荐,返母校台大教书。
: 现阶段在两岸最高学府同时任教,
: 站在第一线接触两岸顶尖年轻人,
: 陈嫦芬有哪些深刻体会?(以下以陈嫦芬第一人称撰述。)
: 面对台大的学生,我满心着急;
: 面对北京清大的学生,我则有一种“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满足。
: 两样情,有点悲哀。
: 我是台南清贫家庭出身的孩子,道道地地的台湾人,
: 何尝不希望这样的感受能够倒转过来?
: 但我还是要很坦白地说,台湾已被边缘化,人才的培育来不及了。
: 在清华,我曾在课堂上发问,“没有当过状元的人请站起来。”
: 结果,只有不到二○%的学生起立,村的也好、乡的也罢!
: 几乎人人都当过状元,说是万中选一不为过,当然拔尖优秀。
: 而他们的优秀不仅表现在课业上,好学、进取的态度更让人折服。
: 只提一次笔记本规格,陆生下堂课已全部更换
: 有一次,我和同学分享在国际投资银行工作的实况,
: 提到我们习惯使用的笔记本规格,以及怎么做笔记。
: 没想到,第二堂课再见到这群学生,
: 他们所使用的笔记本,几乎全部已更换成国际投行会使用的标准规格。
: 所有的事情讲一次、纠正一次,他们极少错第二次。
: 一再的验证下,我发现陆生有个特色,
: 那就是只要他们认同你讲的原理,
: 那么明天大家都会“自发”去做对的事情。
: 至于他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 那更是没话说,爱问、会问,重点是他们能精准地问,
: 各个口条清晰,能言善道。我也观察到,他们在课堂上的提问,
: 课前就记录在笔记本上,并不是临时起意。
: 当然,上课没人缺席、没人迟到,就连下了课都精采万分,
: 每次四小时的课堂结束后,我都还要被同学团团围住,黏着问问题,
: 根本没人想放过老师。
: 经常上演的还有,我与这群年轻人不过是吃吃饭、闲聊天,
: 但回去后我马上收到 email,信上同学告诉我,从今天的谈话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 再清楚列示数个重点,还缺什么,打算看完几本书且列出书单,
: 再与我相约一个月后碰面报告。
: 所以我才说,在清华教书,是当老师最高的喜悦。
: 只是,面对他们的渴望、积极、进取,
: 回过头来看台湾年轻人的“不贪心”、浸淫在“小确幸”的状态中,
: 我的焦虑感因此愈来愈深。
: 台湾的年轻人,目光如芝麻吗?
: 最近我就碰到一个“无言”的状况。
: 某机构请我担任几位年轻人的顾问,他们所设计的软件被国外公司相中,
: 在决定卖与不卖间;我提出建议,
: 希望他们以此做根基,
: 先想办法寻求培训,把公司体质强化,再把公司推上国际舞台。
: 没想到,这些年轻人告诉我:
: “这样做已经赚很多了,我们‘不贪心’、
: 我们并没有打算变成 Google(谷歌)……。”
: 最后,他们决定用数百万元把公司卖掉。
: 我不禁感叹:台湾的年轻人,目光如芝麻吗?
: 再举个例,今天如果一个台湾大学生在脸书上写到:“我被陈老师骂。”
: 接下来的二十则留言会是什么?
: “我也有被她骂过、你最棒了、你不要难受啦、没关系……”请问,
: 这些“温暖”的留言,能引领你检讨的动能吗?
: 能重建你追求卓越的精神吗?
: 面对两岸的消长,尤其是我在大陆清华教书的冲击,有一阵子我常问自己:
: “陈嫦芬,妳在搞什么?妳究竟是中国还是台湾的老师?”
: 只是“着急”终究不能解决问题,
: 所以一股强烈的动力把我拉回台湾教书,
: 这是我在台大财金系开课的主因,是一种强烈的“急迫感”。
: 开课前,我举办了一场说明会,
: 告诉学生,我在北京碰到了什么,如果你要玩真的才来,否则别来。
: 其实台湾顶尖的年轻人服气你了,
: 表现还是令人欣慰;班上五十位学生,
: 整学期下来缺席率是“零”,只有两个学生曾经迟到。
: 谁说,台湾的学生只想在大学玩四年?
: 寒假期间,这群学生整天都跟着我,过年也不回家,
: 他们有很大的渴望变成更好、更棒的人。
: 过程中,虽然我很少肯定他们,但学期结束后,
: 我告诉他们,“你们很接近达到我要的标准。”
: 于是我发现,台湾的学生绝对有潜力,
: 说得白一点,只要你放狗出来,他们还是会想办法跳墙。
: 那么,问题出在哪?我曾经问清华的学生:
: 父母对你们最大的期望是什么?
: 大概七成人的答案不脱:
: “为广大的人民服务、在你的领域里做一个拔尖的人、赚钱要回馈家乡。”
: 同样的问题问台大学生,得到的却是:
: “快快乐乐、平平安安就好,幸福过一生,做自己喜欢的事。”
: 台湾的爸妈有错吗?没有,但这些是我现在这个年纪在追求的事情。
: 我常问年轻人,如果把人生拉成一条二十五到六十五岁的线,
: 然后要把“追求卓越”这道课题放进去,
: 你认为应该摆在哪个阶段呢?我想答案呼之欲出。
: 虽然台湾的年轻人有潜力,
: 我仍要公开讲,北京清华学生平均而言,比台大学生优秀;
: 我不怕有人骂我,只想陈述一个事实。
: 清华交换学生让台大人输惨惨
: 当清华学生围着我说:
: “老师,这是我系统化的学习,我开出的书单,您有何建议?”
: “老师,您认为我论述的能力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之处?”
: “老师,请您点评我独立思考的深度。”
: 台大的学生,则是对于和朋友分享哪家餐厅不错、哪边好玩的讯息,
: 有更浓厚的兴趣。我还是要强调,这没有对错,只是时间点错置了。
: 再讲到达标的企图心,
: 台湾人会图一个相对舒服的方法去做到,
: 问题是,追求卓越不可能会舒服。程度有别,竞争力立见高下。
: 说个小故事,我在台大原本只收五十位学生,
: 但有一位来自北京清华大学的交换生,因为错过我在清华的课程,
: 因此要求加入,他是典型的成就动机很强、求知若渴的清大人。
: 他在台湾时,台大这群学生,没人讨论他;他离开后,大家面面相觑。
: 是的,大家都有一个相同的感觉,我们,输尬ㄊㄧㄢㄊㄧㄢ(台语,输很惨)!
: 所以,我想对全台湾的父母与师长呐喊:
: 父母要“教”、要“育”,才是“爱”。
: 为师者,在“授业”之外,多投入心力,
: 实践“传道”与“解惑”的天职,才不辜负为师之道。
: 陈嫦芬现职:
: 新竹清大科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 北京清大经济管理学院特聘主讲教师、
: 台大管理学院财金系实务讲师。
: 学历:美国史丹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访问学者、台湾大学法律学士
: 来源 http://goo.gl/w2kbLY
:
作者: mrschiu (布莱恩的老婆)   2014-10-20 12:30:00
说得好像卖毒油的都是八年级的台大生一样..我是指最原始的那篇..
作者: decay (芽虫)   2014-10-20 12:32:00
什么叫"优秀" 先给个定义, 不然抓来思想与专业训练当工人吗
作者: japan428 (牵着妳走 :D)   2014-10-20 12:39:00
争什么? 还是要出国留学跟洋鬼子学 这种文章超好笑的 可以这么说 即使北京清华毕业在中国就职  跟放洋比还是鲁蛇一条  台湾亦然
作者: qkevin11 (冷漠的低调)   2014-10-20 12:48:00
是在跳针什么…
作者: sundaybaron (  NN￾ ￾N￾ﳿﰩ
楼上讲的好像不是这里的实际现象耶...
作者: japan428 (牵着妳走 :D)   2014-10-20 13:33:00
大陆胜过台湾的地方在于位置比台湾多 不是钉子比台湾好你今天把北京清华学生丢到一个萎缩的市场 最终出线的那一些人还是相对优秀的那群(例如有放洋经历者)你今天会觉得他们发展很好很强 是因为经济发展趋势向上
作者: chogosu (nickname)   2014-10-20 13:49:00
规模差一点还有得谈,问题是规模差太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