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大台北市区计画
1905年的台北市区改正计画,面积约1800余公顷,预定容纳人口十五万人。此项计画拟定
之后,按当初估计,应该到1929年(民国十八年)才会达到饱和状态。然而到1931年,台北
市人口已超过20余万人,原有之计画已不敷使用,且市区计画内的开发用地日渐减少,市
区计画以外的住宅建筑则急速兴建,遂迫使日方不得不在次年(1932年)改订“大台北市区
计画”。
此次计画之饱和日期定在1955年,计画人口六十万,为原市区改正计画之四倍。计画范围
东至松山、西临淡水河、南接新店溪、北则以基隆河与剑潭山为界,面积达6676公顷,较
前次增加为四倍之多。
若以城内为中心,车程约略三、四十分钟可及的六公里距离为半径,可将市区全数涵括在
这范围之内。此次计画区域的面积中,除去山脉、沼泽、溼地、河流等不适宜开发地带之
外,实际面积约为4800公顷,每人平均可占有土地0.8公亩。
大台北市区计画最大的特征在于通往郊区道路的铺设以及市区公园的辟建。由于日人深知
影响都市交通最剧的汽车时代即将来临,因此在这个计画中所规划出来的道路均比以往的
要来的宽,同时对于几条已开设之重要道路也予以拓宽以因应汽车通行之尺度。道路分级
亦属此时期交通计画的一个重点:100公尺宽的公园大道,搭配东西、南北向的重要道路,
成为台北市交通的总枢纽,其间设置12条40米宽的东西、南北向的次干道,在次干道之间
则安插入30米、25米、20米不等的辅助道路,以便利运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日人对规划
台北市的用心,以及日人对于东区发展的憧憬。
对于都市公园系统的建立,是日据时期都市规划工作上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一个都市生
活品质的良莠与当地的公园系统之服务水准具有相当大的关系。而日人之所以会开始重视
公园绿地的设置,主要须归因于气候问题,因为台湾属于亚热带气候,都市密度一旦开始
成长,便很容易造成暑热现象,公园绿地的兴设不但可解决此一弊端,同时在1930年代之
后,台湾进入战事阶段,公园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防空避难的场所。当时台北市的公园分
布状况,市区北面的圆山公园与对岸的台湾神社形成全市最大的公园绿带,城内部份有新
公园的设置,而在市区南侧的水源地附近亦有两处预定公园,使全市南北均出现大型公园
,为其最大的配置特色。
与前期的台北市区改正计画比较,“大台北市区计画”的计画范围不仅只涵括市区内之计
画而已,在发展的同时,也考虑了日后可能扩张的地区,例如台北市东区,并且其公共建
设,也大都能遵循都市理论的实务原则来加以规范,例如公园的配置或道路的规划原则,
都和前期所谓的“问题”导向的计画目标有相当大的差异。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此计画推行未几,便因战争问题而遭到停顿,致使对于台北市区空间
上的影响亦属有限,殊为可惜。
http://goo.gl/dnxdRC (网址内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