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日本经济复苏背后的秘密

楼主: yamatobar (747-8I)   2014-10-15 10:19:25
http://cn.wsj.com/big5/20141013/bgh145852.asp
日本企业又开始创造纪录水平的利润。这种情况要再一次归功于像东丽(Toray)这样的公
司。
东丽在日本以外并不知名。但是与索尼(Sony Corp.)这种家喻户晓的公司不同,东丽正在
蓬勃发展,并且与更为平淡的行业中的其他公司一起,帮助带领日本经济摆脱长达二十年
的萎靡不振,再创辉煌。
东丽过去就曾拯救日本摆脱危机:在二战之后的一片废墟之中,这家纺织品生产商是重振
日本经济的几大出口商之一。今天,该公司出口波音(Boeing)飞机所用的碳素纤维、优衣
库(Uniqlo)内衣所用的布料,一次性纸尿布所用的吸收材料和数百种其他材料。
东丽预计当前财年将实现史上最高水平的净利润。相比之下,索尼表示将公布亏损2,300
亿日圆(约合21亿美元)。东丽总裁Akihiro Nikkaku称,长期而言,基础材料生产商的
产品总是有市场需求的。他说,消费者们确实不太真正了解这些。
有关日本衰落的说法总是充斥着日本知名电子消费品行业陷入痛苦的事例。但是事实证明
,更平凡的企业和行业为日本提供了一个坚实基础,而它们在日本企业利润的恢复中发挥
了很大作用。
根据SMBC日兴证券(SMBC Nikko Securities)统计,日本大型公司在截至今年3月份的财年
净利润较上一财年增长了69%,至25.3万亿日圆。大型生产商的净利润增长了116%,至
12.1万亿日圆,而且许多公司预计7-9月份这个季度将进一步增长。
这些企业利润是日经指数近期走强的一大推动因素。该指数在9月25日收于2007年以来的
最高水平16,374.14点,然后于上周五跌至15,708.65点。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日本商业教授舍
德(Ulrike Schaede)表示,每个人都想要忽略日本,但日本仍然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有
必要找一下原因。大家都在关注“僵尸企业”,但有很多伟大的企业大多还不为人所知。
这是一场安静的变革。
或者说是安静的复苏。
日本战后经济奇迹主要受出口材料、零部件和工业品的公司驱动,而不是消费品公司。
根据日本贸易会(Japan Foreign Trade Council)的资料,20世纪60年代,日本主要出口
品是钢铁、纺织品、水产品和轮船。日本关税协会(Japan Tariff Association)称,1962
年,耐用消费品仅占日本整体出口的14%。
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时期,全球对日本企业的看法发生了改变。索尼、任天堂
(Nintendo Co.)、松下电器(Panasonic Corp.)等消费电子品牌和汽车公司共同成为经济
增长领头羊,并在海外成为日本崛起的象征。
到1986年,耐用消费品在日本出口中所占比例上升至30%。汽车、办公用品、磁带录音机
和照相机等精密设备和钢铁一道排在日本出口产品前列。
但到2013年,耐用消费品占出口的比例降至16%。汽车仍然是日本最主要的出口产品。但
紧随其后的是钢铁、电子产品零部件、汽车零部件和有机化学品。
和索尼一样,其他一些消费品公司也出现衰落。任天堂在过去三个财年中销售额下降44%
,低于截至1999年3月财年的水平。一位发言人将其归因于游戏行业的动荡,而非与消费
者相关的低迷因素。
最终消费品方面,日本2012年贸易逆差520亿美元,2007年为贸易顺差250亿美元。相比之
下,日本在各类制造业所用零部件方面的贸易顺差从1,160亿美元扩大至1,370亿美元。
高盛(Goldman Sachs)驻日本的首席股票策略师Kathy Matsui说,由于日本在消费电子产
品方面显然已经丧失了竞争优势,向价值链上游转移、专注于高端材料和高价值部件是合
理的。
日经指数上涨也反映出日圆的下跌,因日圆下跌令日本出口产品以美元计价时更为便宜,
同时提升了海外销售额以日圆计算的价值。这种情况提振了许多零部件供应商,相比制成
品生产商,零部件厂商往往更多地在日本进行生产。
一些制造业巨头正返璞归真,反映出从消费产品回归的大趋势。战后不久,日立
(Hitachi Ltd.)、东芝(Toshiba Corp.)和日本电气公司(NEC Corp.)通过出口机车、燃气
轮机和电信设备等工业产品实现增长。到上世纪80年代,它们赶上了消费品潮流,将部分
精力转向生产电视机、家用电器,后来还生产智能手机。
这些公司因此而付出了代价。韩国和中国等国的对手最终以更低的价格展开竞争。日本企
业生产的智能手机通常都是专门针对日本市场设计,从未在海外取得成功。
如今上述三家公司剥离了许多消费业务,将重点放在重型机械、工业电子产品和卫星等业
务上。日立在截至2010年3月的四个财年累计亏损9,850亿日圆,在之后在四年里实现累计
净利润1.03万亿日圆。
东芝和日本电气公司也出现了类似的起伏,只是幅度略小。日立没有回复记者的问询。东
芝社长田中久雄(Hisao Tanaka)今年5月份向分析师表示,该公司有意加快向企业对企业
模式的转型。NEC的一位发言人称,该公司显然正在向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发展。
松下的变革特别令人关注。在过去96年的大部分时间中,松下是一家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商
,但该公司现已放弃了消费者智能手机市场,并已停止生产等离子屏幕电视机,同时还大
幅削减了照相机的产量。该公司称,其认为汽车部件和住房等行业的机会更大。松下是电
动车电池的主要生产商,该公司已同意与特斯拉(Tesla Motors Inc.)合资在内华达州兴
建一家耗资50亿美元的电池生产厂。
松下最近一个财政年度实现净利润1,200亿日圆,此前一个财年为亏损7,540亿日圆。在被
问及该公司的变革时,松下提到了该公司社长津贺一宏(Kazuhiro Tsuga)今年4月份发表
的公开讲话,他当时表示,松下的战略转型进展顺利。
此外,还有很多在日本以外知名度很小的企业。日本在智能手机领域没有什么建树,但村
田(Murata Manufacturing Co.)、日本电产(Nidec Corp.)和欧姆龙(Omron Corp.)等零部
件供应商却从生产智能手机和其他高科技设备所需的微型专用零部件中获益。这三家公司
最近财政年度的净利润均实现了强劲增长。
在贝恩顾问公司(Bain & Company, Inc.)的持续成功企业排行榜中,上榜的42家日本企业
中约三分之一的企业属于汽车零部件、化工、建筑和工程等幕后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时
,这些行业没有一个进入贝恩的这一排行榜。进入该排行榜的企业必须在10年中实现5.5%
以上的年度销售额和利润增长,同时利润还必须高于资本成本。
贝恩东京合伙人奥野慎太郎(Shintaro Okuno)说,越来越多的“上游”企业,尤其是零部
件制造商,正在进入这一榜单。他说,上榜企业依然属于制造业领域,不过是一种完全不
同的制造。
今年夏天,东丽在此类企业中的角色得到了强化,当时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Keidanren,
简称:日本经团联)任命东丽董事长榊原定征(Sadayuki Sakakibara)担任其会长。上一任
会长是另一家日本工业材料企业——住友化学株式会社(Sumitomo Chemical Co.)的董事
长米仓弘昌(Hiromasa Yonekura)。此前另外两任会长分别来自佳能(Canon Inc.)和丰田
汽车公司(Toyota Motor Corp.)。
东丽创建于1926年,最初生产合成纤维,随后拓展进其他纤维和化工产品。纺织业是日本
战后经济复兴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在上世纪50年代,纺织品及相关产品占日本出口的
比例高达40%,东丽成为了该国的主要出口商之一。
随着日本消费品出口的增加,东丽也开始推出一些材料品牌以期更加接近消费者,例如具
有皮革质感的合成纤维Ultrasuede。但与此同时东丽也继续开发工业原料。
东丽与波音的业务关系反映出,该公司在数十年前消费企业崛起之际所做出的决策正在今
日结出硕果。
上世纪70至80年代,当一些碳纤维制造商因缺乏客源而退出该领域时,东丽对其技术和制
造进行了改良。杰富瑞(Jefferies)分析师Yoshihiro Azuma称,此举使得东丽在碳纤维时
代到来之际具备了全球竞争优势。
东丽在2006年与波音达成了一项供货协议,该协议将持续至2021年,内容与以碳纤维为主
要结构材料的787喷气客机有关。由于预计将从波音获得更多订单,东丽最近宣布了向南
卡罗来纳州一家新工厂投资10亿美元的计划。Nikkaku称,这是基础材料有如此强大的力
量以致于能够实质性改变世界的绝好例子。
波音的一位发言人表示,东丽一直是市场领导者,并且是推动航空设计和性能进步的可贵
贡献者。
像这样的长期供货协议帮助东丽在日本经济低迷时期生存下来。由于销售额在全球经济衰
退期间下滑,东丽在截至2009年3月和截至2010年3月的财年出现亏损。不过,该公司很快
恢复过来。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财年,东丽的净利润增长了23%;销售额增长了15%,至
1.8万亿日圆。
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日本股票研究部主管科尔(Jesper Koll)说,由于
有像东丽这样的公司,日本经济获得了支撑。他说,今天是东丽,明天是奥林巴斯
(Olympus)推出新的医疗设备,后天是富士胶片(Fujifilm)。
奥林巴斯的一位发言人称,公司的全球销售额中超过70%来自医疗设备,主要业务已不再
是消费品。富士胶片正在向医疗、图形系统和工业材料等领域拓展。
东丽在将碳素纤维产品扩展到从钓竿到风车的众多产品后,该公司正为该产品寻找新的市
场。今年,东丽收购了为汽车行业供应碳素纤维的美国企业Zoltek Companies Inc.。东
丽还生产用于半导体制造、锂离子电池、光纤电缆和一次性纸尿裤里的吸水材料聚丙烯纺
粘纤维。
东丽在其最老的市场也同样获利:服装。迅销(Fast Retailing Co.)旗下日本服装连锁优
衣库(Uniqlo)的热温技术(Heattech)系列T恤衫、内衣和其他服装销量已经超过4亿件,这
些服装采用了东丽开发的聚酯、腈纶、人造丝和氨纶混合面料。优衣库不愿讨论与东丽关
系的详情。
东丽的Nikkaku表示,长期的设想是,纤维是一个成长型行业。
一些分析人士称,东丽长期供应协议带来的一个结果是其相对微薄的利润率。他们表示,
该公司最近财年股本回报率为7.6%,不到一些全球化工行业领军企业的一半。
Nikkaku称,如果东丽只关注眼前的问题,公司就有脱轨之虞。他表示,公司总是关注未
来10年、20年。过去12个月中,东丽的股价上涨13%,日经指数同期的涨幅为11%。
一些人说,日本材料和零配件供应商可能最终会失去其全球优势。就科技战略问题向日本
政府提供咨询的风险融资家William Saito表示,就像韩国和中国令日本成品供应商丧失
优势一样,这一幕最终也会发生在日本零部件供应商身上。他说,日本需开发能领导潮流
的消费品或服务,这样才可为日本经济提供所需的利润率。
与此同时,索尼仍在消费市场里苦苦挣扎。该公司9月称,预计本财年亏损额几乎是四个
月前预期亏损额的五倍,亏损原因与索尼减记移动通信业务的帐面价值有关。
索尼目前正逐渐退出一些消费业务,前不久卖掉了个人电脑(PC)业务,且将电视业务分拆
为独立子公司。
眼下,索尼正日益将重心放在为别家公司的产品提供高科技零部件上。虽然日本本土以外
几乎没人愿意买索尼的智能手机,但该公司为智能手机摄像头研发的图像传感器就连苹果
(Apple Inc.)都在用。专利研究机构Chipworks称,索尼正在为iPhone 6和iPhone 6 Plus
供应图像传感器。苹果没有回应记者的询问。索尼未予置评。
索尼7月曾宣布,将斥资3.45亿美元增加传感器产能。
作者: BRANFORD (请保佑我的父亲)   2014-10-15 10:20:00
大然呢?
作者: BlueMoonss (蓝月)   2014-10-15 10:22:00
火车
作者: ilw4e (可以吃吗?)   2014-10-15 10:22:00
经济复苏?明明正在衰退这是睁眼说瞎话吗?
作者: kizuki0315 (C.诺斯)   2014-10-15 10:29:00
会复苏就是日币大贬阿
作者: ReallyWayne (Wayne)   2014-10-15 10:35:00
这东丽的叶配雯腻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