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报╱记者修瑞莹/台南报导】 2014.09.01 03:17 am
一手促成安宁缓和医疗条例立法与修法的成大教授赵可式,本身是癌症患者,多年来看过
太多临终时“不得善终”的个案,更加强她推动的决心。
赵可式民国八十二年返台任教,将国外安宁缓和医疗带进当时完全没有这种观念的台湾。
经历二十多年的奋斗,去年一月三度修法,终于调整到她最初的目标,让她在立法院当场
流下喜悦的泪水。
目前在YouTube上键入“安宁疗护”,可以找到许多相关的影片,让民众了解许多临终急
救的医疗行为,事实上并无法挽救患者,只能延长濒死过程;对患者来说十分痛苦,家人
看在眼里也万分不舍,例如心肺复苏术会压断肋骨、插管会造成大量出血。
赵可式表示,有一次她搭出租车,司机提到自己的母亲八十多岁重病送医插管急救,当时
觉得当然要救,但后来母亲躺了十一个月,全身一寸寸地腐烂,手脚孪缩,不成人形,最
后还是走了,“如果我知道结果相同,母亲根本救不回来,不可能同意插管”。司机边说
边哭,让她印象深刻。
医界表示,台湾因为有全民健保支付急救费用,加上传统认为亲人临终如果不急救就是“
不孝”,造成许多无效医疗,及让病患在临终前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像是之前的法令规定,一定要患者四代亲属都同意,才能拔管,台南曾发生八十多岁富商
临终前家人同意拔管,但“小三”生的儿子突然跑出来争家产,扬言“没分到财产就不能
拔管”。濒死的富商就一直插管躺在病床上,最后全身都烂光,形同死尸,数月后财产平
分才由家人收尸。
目前新法只要亲属一人同意即能拔管,配偶排在第一优先,有亲属先后排序,富商的情形
已不可能再发生。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89070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