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有没有7-11集点的蔡司玻璃杯八卦

楼主: kimgordon (我才痛苦啦)   2014-08-08 12:33:45
我讲一下我去德国出差时 必买东西
1. 小熊软糖 (有出绿色青蛙版)
2. 百灵油 25ml 7欧上下 台湾卖的根本抢钱
3. Remowa 买一个可以用超久 在法兰克福还可以买到德航限定版
4. 发泡锭 超商牌 0.45~0.55欧 这个是最棒的小礼物 朋友每人三条 不到一百台币!
5. 蜂王乳抽取液 台湾一排12小管要卖四千 那边45欧
6.
大概是这样
※ 引述《hundereins (人生...)》之铭言:
: ※ 引述《wego5566 (WEGO!)》之铭言:
: : 最近7-11开始推出了 "德国蔡司高级无铅水晶玻璃杯" 的集点活动
: : 不过7-11的玻璃杯上却是写着 "Schott Zwiesel"
: 文长慎入
: 正如上一篇所说 Schott Zwiesel的确是蔡司集团下的子公司
: 而且凭良心讲 他家的东西真的不错
: 说到水晶杯 最有名的就是捷克的波希米亚水晶、威尼斯水晶和奥地利的施华洛士奇
: 三个地方的产品都并非真正的水晶 而是水晶玻璃
: 除了奥地利以外 剩下两个地区在欧洲都有悠久的玻璃制造历史与独特工艺
: 13世纪 波西亚米人在该地建立十几个玻璃制造厂
: 产出来的水晶玻璃成分为二氧化硅加钾与钙
: 威尼斯甚至更久 幕拉诺岛早在罗马帝国时期就已经为元老院制作玻璃杯
: 威尼斯王国时期 玻璃工匠可以配剑、有刑事豁免权(根本就是给他们合法杀人= =)
: 坦白说 只要是当时的幕拉诺玻璃工匠 基本上你爱干什么都可以
: 就是绝对、绝对不能离开威尼斯
: 12世纪发明出一种加钠的水晶玻璃 一直持续到17世纪
: 但大家所熟知的水晶玻璃 其实成分是二氧化硅加铅 称做含铅水晶
: 由于威尼斯的玻璃制作工法不得而知 所以波希米亚水晶被广泛传到中欧和西欧
: 由于制作该种玻璃燃点较高 需要优良木材作为燃料 居然造成一场生态浩劫
: 1615年 英国下令禁止使用优良木材作为燃料 直接冲击该地的玻璃厂
: 于是在逆境中求生存 英国工匠Ravenscroft发明了含铅水晶
: 熔点更低 但却更具可塑性
: 含铅水晶威到什么程度呢?目前水晶玻璃的混合物有铅、钾、钠、钛、锌......
: 但水晶玻璃只分含铅水晶和无铅水晶两种 大家就知道了
: 含铅水晶的优点在于 铅能增加玻璃杯的厚重感 让它更能折射光线
: 光线在穿透水晶玻璃时 会折射成七彩光芒
: 另外铅能增加玻璃的可塑性 在制作玻璃雕像时 含铅量甚至可以达到49%
: 高含铅的切面水晶 剔透的程度几乎可比钻石
: 虽然含铅水晶是英国人发明的 但却没有肥到英国人多少
: 反倒是法国的巴卡拉在18世纪加重铅比率到24% 称为全铅水晶
: 1830年又推出彩色的玻璃水晶 1855年的巴黎万国博览会
: 巴卡拉展出了5公尺高的水晶玻璃烛台和7公尺的水晶玻璃喷泉
: 成为含铅水晶全盛时期的最大赢家
: 后来奥地利的施华洛士奇将铅的比例调到49% 生产出来的玻璃
: 是的 玻璃 居然可以直接当成钻石镶在首饰上卖
: 但是就在20世纪末期 水晶杯的历史被彻底改写
: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 水晶杯里面在长期盛装酸性溶液时会释放杯中的铅元素
: 造成慢性的铅中毒
: 2000年后 欧盟全面禁止制作含铅水晶
: 大家在被吓得半死之余(天阿没有水晶杯日子怎么过阿~~~~??) 终于记起了波希米亚水晶
: 1615年 波希米亚水晶没落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足够的优良木材达到燃点
: 2000年 欧洲人可以轻易克服这个问题 甚至制作出品质更精良的钾钠水晶
: 也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森林玻璃” 因为一开始就是拿森林的树来做这种玻璃
: 制作出来的杯子 因为悦耳的敲击声被称作“音乐杯”
: 统一超商赠送的杯子 就是这种无铅玻璃制作的杯子
: 如果你有耐心看到这里 你可能会觉得 噢 好像是个蛮了不起的东西
: 所以的确是值得集点收藏一下
: 错了
: 大家有没有发现 在工艺制作这么长的一段时期里 一点德意志地区的影子都没有?
: 是的 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大家一听到made in Germany
: 基本上就像现在大家听到made in China一样
: 手工艺制作技术极烂不说 自己设计的风格说得出去的也就只有个毕德麦雅式
: 还是想模仿法国的巴洛克但又没钱弄得那么豪华所以只好自我安慰是中产阶级的品位。
: 工业革命拯救了德国
: 20世纪后 德国所有的设计包括建筑、室内装潢、服装、家饰
: 都是以“坚固、耐用、量产、无美感”作为最高指导原则
: (“无美感”这部分是真的 当时德国设计师的格言是“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
: 不过倒是意外诞生出现代最受欢迎的极简美学 都是1970年代之后的事了
: Schott Zwiesel的杯子就很有德国的影子
: 19世纪长那样、21世纪还是长这样
: 如果你款杯子一直长卖到23世纪,还是会长那样
: 永不过时,虽然也永不入时 这就是德国人心中的极致美学。
: 但是德国人这样做 并充分运用工业优势大量制造 就是为了把价格控管到可以负担
: 却又不至于太过泛滥的程度
: “德国制造”是没很便宜 但是想想可以撑很久 CP值其实不算太低
: 问题在于 亚洲实在把德国制造的价位炒得太高
: 差不多每一项德国制造的物品 在台湾至少都是德国原价的两到三倍
: 更何况德国每年一月和七月都有大减价 折扣一折到五折不等(真的一折 少个零)
: 消耗品更夸张 发泡锭、百灵油、Ritter巧克力 台湾那价钱根本是随便喊的吧??
: Schott Zwiesel的vina系列香槟杯 统一超商同款 原价5.4欧
: http://ppt.cc/mfiA
: 就算你真的忍不到一月或七月用原价买 折合台币也才200多 等到打折季 3欧
: 德国人才不会为了省那2欧跑去1欧商店买个中国制造杯
: 这才是德国制造的魅力所在:德国人是多么务实的民族 要的就是CP值最高的
: 如果是台湾那个价钱 基本上德国制造的魅力就所剩不多了
: 这跟关税无关 价差基本上是代理权、房租还有币值问题附加上去的
: 说真的 如果人在台湾的话 还是买台湾制造的东西实在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