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丙烯业者批李长荣化工 外行害死人

楼主: quanan (quanan)   2014-08-04 12:10:50
※ 引述《olctw (k.olc.tw)》之铭言:
: 1.媒体来源:
: 新头壳
: 2.完整新闻标题/内文:
: 丙烯业者批李长荣化工 外行害死人
: 新头壳newtalk2014.08.03 张永安/台北报导
: 疑似高雄气爆祸首的李长荣化工迄今仍辩解与其无关,但一位长达15年工作
: 经验的丙烯业者接受新头壳记者采访指出,李长荣化工资料显示,涵管压力
: 一度上升至每平方公分约42公斤,他认为就是爆管泄漏原因,此时高雄民众
: 闻到泄漏气味;又因为接著作保压测试,造成压力回堵,又没派人实地沿线
: 巡查,没发现异状,一直到涵管内丙烯浓度已达爆炸范围时,一遇明火,于1
: 2:00左右爆炸。
: 在中部丙烯业担任一级主管的蔡吴勇接受记者访问时说,他透过新闻看到李
: 长荣方面的说法,完全是外行人的样子,令人气得快要吐血,觉得他们真是
: 该死。
: 蔡吴勇说,对他们丙烯业者来说,涵管中的压力通常维持在13公斤,压力上
: 升到42公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为什么会这样?
: 他推测,从7/28或29号李长荣化工在爆炸前最后一次收丙烯原料至日用槽完成
: ,可能有一位“天兵”操作员或盘控员,将管线连通储槽关闭(正常不可关闭
: )造成管线内液态丙烯被封存,因液丙烯被封存想要气化,却无法气化,因液
: 体不可压缩,造成压力开始上升,又因为长途管线一般不会设定压力传送器
: ,所以没人知道。
: 然后,7/30 20:30压力上升至42公斤,管线超压导致破管,高雄民众闻到泄漏气
: 味,20:45李长荣需要丙烯,输送前需先开启储槽阀门,此时厂内压力传送器
: 立即收到42公斤异常高压,随后之后进行所谓的“保压测试”,也就是“持
: 压测试”,泄压至储槽,压力即骤降至13公斤。
: 他推测,此时盘控者没有警觉,仍要求收料。然而三多路上消防队一定有发
: 现泄漏量有下降,因从原超高压42公斤降至13公斤,但已经有了破洞,而13公
: 斤压力仍是很高,故持续泄漏至涵管。
: 蔡吴勇分析,此时盘控者发现收料不足,有怀疑泄漏,但作了外行的该死的
: “保压测试”,此时,液丙烯快速气化,压力仍可维持13公斤,他们于是认
: 定没泄漏,只是流量计不准,可能还想要求仪电人员校正,随后再要求华运
: 再输送,而未依正常处程序请现场人员沿管线巡察,直到夜班值班领班上班
: 途中闻到丙烯气味,到厂才告知丙烯可能大量外泄。11:50,才关闭阀门,但
: 为时已晚,涵管内丙烯浓度已达爆炸范围,一遇明火,于12:00左右爆炸。
: 他表示,这证明李长荣操作人员完全没概念,管线内是丙烯液体,它持续气
: 化泄漏,气化速度大于泄漏速度,压力是不会下降的,“我们厂内丙烯要排
: 空,如果液体没排空,用气化泄压,多久才会降?至少要三天,但以李长荣的
: 管线长度,至少要1星期,甚至1星期可能还泄不掉。”他说,会下降,很可
: 能就是已经外泄了。这也显示,压力42公斤是爆管泄漏原因,不是挖断。
: 蔡吴勇说,一般遇到输送异常处理程序,一定要请人员现场沿管线巡察,即
: 使有十公里长也是一样要亲自走一趟。他认为,“李长荣的员工可能没人知
: 道他们丙烯管线到底怎么配,从哪里配到哪里,足见,全厂员工都是外行;
: 外行疏忽害死人,该死!”
: 他说,如果泄漏约4吨丙烯液体,体积将膨胀约1000倍,4吨等于4000公斤再用丙
: 烯密度换算体积,再乘上1000倍,这些大量易爆气体充满地下涵管,等于安置
: 地雷在整个涵管,爆炸只是时间问题。
: 4000公斤丙烯爆炸有多可怕? 蔡吴勇说,换算成20公斤瓦斯桶的话,等于是200
: 桶,而且全气化在涵管内,一桶瓦斯就可以炸翻你的家,何况200桶。他怀疑
: ,泄漏量其实不止4吨。
: 蔡吴勇沉痛地说,李长荣应该立即停工的,“我们工厂管线破管火灾,没伤
: 亡就被判停工,但李长荣还用槽车送料继续运转,“太夸张了。”
: 3.新闻连结:
: http://newtalk.tw/news/2014/08/03/49938.html
: 4.备注:
: no
这边假设管线被意外封存而造成之压力上升的立论有点问题。
该专家想表示正常管线只需要13公斤的压力即可维持丙烯的液态,后来因管线意外被封存后,导致管线内的13公斤压力无法维持,而掉到常温下的饱和蒸汽压以致丙烯欲汽化,但又因管线被封闭,气体无法膨胀下导致管压不断上升,最后管子因此破裂。
这个推论乍看之下好像没问题,但是好像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观念—相平衡。
当物质在密闭系统达到相平衡时,气液相共存且温度压力不变。换句话说,若当时管线被意外封闭则是处于密闭系统,此时系统的温度为常温恒定,当压力来到饱和蒸汽压时汽化反应即发生,液体汽化时因体积无法膨胀或许压力有瞬时的上升变动,但一旦压力高于饱和蒸汽压则气体又会液化往液态方向进行,最终达到平衡状态,此时二相共存,压力不变(因环境温度大致不变),因此不会有管压持续上升的状况出现。
作者: potionx (YEN YUAN-YEN)   2014-08-04 12:13:00
气相通通变成液相之后加压有可能变超压吗?
作者: destroyfire (毁灭苍炎)   2014-08-04 12:15:00
要看双方油槽的液面跟pump的压力话又说回来保压测试明明就要测24小时,李长荣真会偷懒
作者: pathfinder (just enjoy the show)   2014-08-04 12:16:00
压力过大就升温爆管啦
作者: potionx (YEN YUAN-YEN)   2014-08-04 12:17:00
用管子口径去算体积然后找输入输出的差距倒算压力?
作者: badiverson (嘲笑的梦想才有实现价值)   2014-08-04 12:23:00
他不是密闭系统是属于流动系统
作者: potionx (YEN YUAN-YEN)   2014-08-04 12:24:00
流动系统一样可以算...工数流力就是在搞这些的
作者: badiverson (嘲笑的梦想才有实现价值)   2014-08-04 12:24:00
用机械能平衡方程式就可算压降了
作者: g8330330 (负债700万)   2014-08-04 12:26:00
管子密封下,温度从-50上升到30度的话,管路体积有限的确压力可能上升太多爆管, 爆管后立刻开始大量汽化若管壁能承受住,是会达液相平衡没错他如果不关阀密封的话, 总体积大很多可以承受更多压力所以就不会爆管了
作者: CHISN (..)   2014-08-04 12:40:00
温度
作者: Szss (Not yet)   2014-08-04 12:42:00
这里指得是高压封存造成无法气化管压上升就是不可在马达运作时直接把出口堵上关马达假设要华运停止送料不可以马上将进料口关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