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uido (该妒)》之铭言:
: 江揆批学运青年 “整天抱怨政府”
: TVBSTVBS – 2014年6月10日 上午10:21
: http://ppt.cc/o69F
: 行政院长江宜桦今天早上参加工商协进会早餐会,企业大老关心两岸政策能否持续,左批
: 民进党挡自经区,右批太阳花学运年轻人“整天抱怨政府”。
: 行政院长江宜桦:“我发现除了学运以外的年轻人,其实台湾各个角落都有许许多多跟各
: 位在年轻的时候,一样充满理想、干劲,并且愿意冒险、努力,既不会整天抱怨政府,也
: 不会只把自己的失败归诸别人的这样的年轻人,我看到台湾的未来跟希望,在每一个地方
: 都清楚展现。”
: 太阳花学运当时让府院身陷风暴,显然江宜桦至今仍“念念不忘”。
※ 引述《guido (该妒)》之铭言:
: 江揆批学运青年 “整天抱怨政府”
: TVBSTVBS – 2014年6月10日 上午10:21
: http://ppt.cc/o69F
: 行政院长江宜桦今天早上参加工商协进会早餐会,企业大老关心两岸政策能否持续,左批
: 民进党挡自经区,右批太阳花学运年轻人“整天抱怨政府”。
: 行政院长江宜桦:“我发现除了学运以外的年轻人,其实台湾各个角落都有许许多多跟各
: 位在年轻的时候,一样充满理想、干劲,并且愿意冒险、努力,既不会整天抱怨政府,也
: 不会只把自己的失败归诸别人的这样的年轻人,我看到台湾的未来跟希望,在每一个地方
: 都清楚展现。”
: 太阳花学运当时让府院身陷风暴,显然江宜桦至今仍“念念不忘”。
对许多老人来说,他们只看到、在乎年轻人“抱怨”
却很少了解年轻人为什么抱怨,
或是自以为是的来替我们的选择解读。
人的行为,往往都有诱发其行为的动机,
评断一个行为合不合理,往往需检视其动机为何,
一个人持刀伤人,是出于自卫?还是劫财?两者合理性天差地远。
许多老人“抱怨”年轻人爱“抱怨”这回事,
时常无视“年轻人为什么要抱怨?”这回事,
或是用自己的惯性思维或经验,来解释年青人的动机,
却忽略时代背景的客观差异性,以及思想观点的变化。
年轻人为什么要抱怨?
在座的各位随便都能列出一长串,无需多讲,
许多人觉得年青人无的放矢,什么都反,
却忽略这中间有一狗票人都是各个议题的专业,包括学者,从业者,
从自己的专业/熟悉的领域去看待这种种议题,
有文化的,有环境的,有空间的,有社会、经济的,
这五年来,更多时候是反对方用理论与专业论述在打脸执政者。
这些论述不仅在“理性”(而非只看行为表现的伪理性)上站得住脚,
也往往贴近当下年轻人的主流感受与思维。
我们这一代的人,面对“生活”与“社会”时,
所重视、关注的视角,其实普遍比上一代人来得更广,
上一代人面对任何事物时,
往往更强调事物所能提供的功利价值,尤其是那些短期可见的,
为了追求功利,有时也未必在意手段的合理或道德性,
自私、缺乏尊重、偷鸡摸狗、知法犯法、钻漏洞都是常有的事。
表现在建筑上,他们就只在乎空间大不大,能不能遮风避雨,
而忽略掉美感 / 精神上的感受,即便早已脱贫富有也依旧如此,
在公共议题的关注上,他们也只在乎政府会不会拼经济,
自由,人权,环境永续,贫富差距,劳动条件,房价,文化,动保,
时常不在他们的视野里,或被视为“次要”。
有人会说,“连饭都吃不饱了,还管这么多?”
但事实上,以台湾的整体产值与经济规模来看,
所谓“经济差而必须共体时艰”根本是假的,分配的问题才是重点,
更何况说这种话的人,时常都没有所谓吃不饱的这种问题,
这种论述放在台湾,时常只是模糊分配问题的烟雾弹。
更何况,台湾经济/产业之所以会陷入瓶颈,
也时常跟这种自私、短视、狭隘的功利价值观脱不了关系,
一个政权,可以为了党的利益斗臭潜力的明星产业,这是自私,
一个观光大县,可以为了短期观光利益,无视环境永续,这是短视,
一个制造厂商,看不见美感与精神包装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这是狭隘,
这些价值观所衍生的行为,每天都在消耗/破坏/浪费台湾的经济产业资源,
而这种价值观,老实说都与台湾产业的未来目标、乃至世界潮流背道而驰。
许多人/公司其实根本没有太多竞争力,只是靠政商结构的保护伞,
以强调复合价值的文化产业为例,
如果不是马友友,像梦想家那种鸟东西根本不可能存在,
但这个国家,时常把用落后世界一大截的旧思维,来操作这些新兴产业,
用大量你我纳税人的钱,补助或外包给一堆活在上世代的人玩一些老游戏,
许多真的跟得上世界潮流、具备世界竞争力的人,反而得不到资源挹注,
在这种情形下,这些新兴产业会不上不下自然也不让人意外。
当然,不是上一代的人都是如此,也不是所有年轻人都有这种视野,
有很多值得尊敬的前辈老早就存在这样的远见,年轻人也有一狗票中二,
但相对年轻族群而言,中老年人视野狭隘的比例的确是相对高的。
价值观点的视野是否\宽广,
不是用一个人成功与否、身价多少、专业多强来断定,
而是是否能看见一个事物的多方面价值,
以及事物对其他人、其他领域、其他地方的各种影响,
并能思考当代与过去/未来的连结关系,
许多成功人士借由自己领域上的成功,就对其他领域的所有社会议题大放厥词,
这些人用他的价值观点来面对他的“专业”,也许绰绰有余
却忽略了他所熟悉的“专业领域”未必能与人类社会各种议题类比,
许多成功人士谈社会议题时,你很容易就会发现她们价值观点的狭隘,
例如,郭台铭对台湾年轻人爱开咖啡店一事就颇不以为然,
然而这些咖啡店或小店,却渐渐变成台湾人文的一大特色,孩成为观光资源,
这种价值好坏的宽广性,根本不是一个代工搞成功就自以为大神的人所能解释,
但台湾很多人却爱吃这套,他们只看他成不成功、有不有钱做为取信标准,
却忽视他的成就,和他所谈的议题完全是两回事。
年轻世代的多元价值观,不只是强调精神上的追求与浪漫而已,
更是极其务实、与当代世界潮流紧密接轨的广角视野,
台湾人所推崇的欧、美、日等先进国家,特别是欧洲各国
都相当重视价值观的多元性、永续性,更强调手段上的合理与道德性,
而不是像台湾人,把价值取向锁得只剩“功利”,还是“短期功利”,
也不在乎手段上的合理与道德性,伤痛不管,只要“结果好就好”。
台湾年轻世代的价值取向,相较上一代的主流价值观,
其实是更接近“先进国家”的思维潮流,
许多人酸年青人不够“国际化”前,
恐怕都必须先想想自己的价值观,
是否真的跟上国际潮流,还是仍活在50年代?
况且国际化不是只有经济的国际化,经济只是各种议题的其一面向,
上一代所谈的国际化大多是论经贸,
但当代年轻人所谈、所追求的不只经贸,还有更广泛的社会与生活议题,
在价值思维的视野“广度”和思维“进展”上,
这个年轻世代相较其他华人国家,其实并没有落后先进国家太多。
为何中国、港澳游客会认为台湾是华人社会中最具“人文气息”的?
因为“人文气息”的形塑,
就奠基在宽广多元、重视人性与精神的价值视角上,
这些东西不是我中共花几百亿搞个“人文工程”就能搞出来的,
一个功利独大的社会,
是不可能衍生出这种相对适合生活的人文环境的,
而我们这一代之所以会对对岸普遍反感,排拒,
除了认同与历史因素外,更重要的,
恐怕是我们无法接受中国人价值观点的狭隘,
那种对功利追求所衍生出的种种不可思议的思维、论述与行为,
这对我们这代人来说,绝对是难以接受的。
中老年人时常会贬易台湾年轻人,推崇中国年轻人,
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他们的价值取向,相对之下更接近对岸年轻人,
(事实上对岸年轻人比她们功利太多了,能要的绝不会手软,
我爸以前整天酸台湾年轻人,去对岸后却成天烦恼对岸人吵薪水、工作伦理低落等问题)
因此,所谓的“惧怕竞争力”,某些程度而言恐怕只是假议题,
因为价值角度的不同,两岸年轻人的竞争路线实质上各有特色,
重点在于,我们能否用自己相较之下更为宽广永续的价值取向,
在世界,或是在自己的国度,
去产生不同的竞争优势,生活方式,和社会想像,
这点才是我们应当重视的关键,
而不是一直用对岸的思维,对岸的价值观点来评断孰优孰劣。
这个世界又不是只有“中国”,
欧洲,美加,日韩,甚至东南亚,印度,阿拉伯,拉美,非洲难道都不存在?
以前念书时,面对这些人“你又没工作过,最好会懂”这种指控,
老实说心里的确有很多的不踏实与自我怀疑,
然而出社会后,看到眼前许许多多谎言/短视/掠夺与自私,
现在我面对种种类似形式的老>少质疑,
心底都蛮笃实的,因为有太多可以拿出来讲、拿出来打脸的例子,
更何况我所从事的,是价值观点应该更多元、更先进的文化事业,
但在这里我却时常看过,甚至做过许多与自己道德良知专业相违背的鸟事,
这对我们这代年轻人,特别是念过大学,有一点人文基础或素养的,
其实都很难认同,很难接受。
台湾有很多年轻人愿意冒险,犯难,愿意为理想牺牲,
但不是为了你们这种迂腐、自私、狭隘、毫无远见的伪善与功利而牺牲,
我们抱怨,只是不愿让自己跟着少数人一同沉沦,
成为我们以前曾经讨厌、鄙视、厌恶的那种人或共犯,
江宜桦不是不懂,他只是为了权力选择无视罢了,
至于其他人,可能是你我的长辈,父母,
我想他们迟早会懂,只是在他们彻底接受了解之前,
我们可能必须在自己的书桌、办公桌、街头或网络上,
燃烧、流汗、流泪甚至流血好几年,取得一点功利性成果,
他们才愿意正视我们一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