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请写出完整媒体来源!例如中国时报、TVBS等,没写者一率删除。
2.完整新闻标题/内文:
欧洲要求保障被遗忘权 Google仍思考如何因应 反对者:怕情妇曝光吗?
欧洲法院本月裁决,Google (GOOG-US) 必须维护用户隐私,保障“被遗忘权”,人们有
权要求搜寻引擎,删除自己不愿见到的多余讯息。但就部分美国人来说,这个举动并不切
实际,而且难以做到。
《美联社》报导,要让消费者能编辑 Google 搜寻的结果,对许多美国人来说,是奇特的
想法,难以执行,在最坏的情况下,还可能侵犯言论自由。
美国国土安全部前助理国务卿 Stewart Baker 说:“美国人可能发现,他们想要的搜寻
结果,被神经敏感的欧洲人删去了。我们会成为大输家,最大的赢家,是那些想让人们忘
记他们有过那些情妇的法国部长。”
欧洲有人抱怨自己不想曝光的资料被搜寻出来,欧洲法院在 13 日做出裁决,要求
Google 有所回应,但 Google 还不知该如何处理。Google 还在衡量,是公众能得到正
确搜寻结果的公众知情权为优先,还是优先保障被搜寻的个人“被遗忘权”重要。
欧洲法院的判决适用所有搜寻引擎,但实际上,主要就是针对 Google ,Google 占 90%
的市占。
Google 发言人 Al Verney 表示,这个判决的影响重大,而且涉及多国语言,工程繁浩。
等到 Google 想清楚如何运作,就会让使用者知道,不过可能要花上数个星期。
美国隐私权律师 David Keating 认为,这是个重大的科技挑战,他说,要达成这个标准
看来是有理想性的,但现实难以达成。
Google 可能会让最后的做法自动化,就像他们处理版权争议的情况。公司证实,已经开
始制作“线上工具”,来帮助人们申诉。
Wikipedia 创办人 Jimmy Wales 过去一直批评类似裁决,并担心不当地让技术侵犯人权
,这相当于审查,而最终恐怕行不通。他认为,危险在于,搜寻引擎终将面对一个不确定
的未来法律风险,有人认为搜寻结果和他们“无关”时,就去审查各式的内容。
普林斯顿大学资科客座教授 Joel Reidenberg 认为,这个判决结果不令人意外,也说明
美国、欧洲明显差异的世界观。在欧洲,普遍偏向认为隐私及个人资料控制是基本人权,
但在美国,言论自由与自由市场的解决倾向,更占上风。
3.新闻连结: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40526/KIVHQWOZ7XOKU.shtml
4.备注:
未来google "马"
约有 0 项结果 (搜寻时间:0 秒)